大家好,這里是巫姐讀書,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是《快速閱讀術》,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印南敦史,他是一位專業的書評人,在長期的讀書過程中,總結了一套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法”,讓自己從一頁書讀5分鐘,變成每年能讀700本的讀書狂人。
閱讀速度緩慢的是源于我們對讀書總有一種誤解,覺得要從頭讀到尾,如果讀完了記不住,一定是讀得時候沒有用心,但即使是仔細閱讀,有些內容還是會遺忘,閱讀速度與理解程度及效果并不成正比。
這本書的作者指出:比速讀技巧更重要的是正確使用,正確的方法將書順讀下來。
讀書的意義并不在于復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獲。
讀書如同在尋寶,找到最打動你的那一行
當我們把讀書看做是一種享受,就不會覺得書那么難啃了,一本書中找到最打動你的那一行,然后談一下為什么它打動你,有時候作者和讀者的意圖是不一樣的,或許作者覺得非常小的一點,卻很打動讀者。
不會遺忘的閱讀秘訣是不求記憶的閱讀。
怎樣畫線都會遺忘,都不會再看,因為沒用。
不提倡劃線,提倡記錄閱讀。
利用一行采集,一行精華,一行評論,這三個步驟來讀書。
步驟1,仔細閱讀序言和目錄
合理利用序言與目錄,是確保高效輕松閱讀體驗的規則。
通過序言了解一本書的文體,寫作意圖,把握全貌。
通過目錄選出自己需要閱讀的章節。
步驟2,僅讀開頭和結尾的五行
掌握了標題結構就可以決定跳讀單位了,難以決定是否跳讀章節,只讀最初5行和最后五行。
商務類書籍的結構一般是:
1 開局提出主題或觀點
2 中舉例展開說明,用論據論證觀點
3 結局基于事例及論據再次確認主題或觀點
步驟3,確定了關鍵詞之后再閱讀
發現需要細讀內容的簡單方法,明確閱讀目的,流水式閱讀得心應手。
只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關鍵詞搜索閱讀法。
確定不想漏掉關鍵詞一邊搜索一邊閱讀。
步驟4,使用多種閱讀節奏閱讀
隨時換擋緩急有度,掌握最舒適的閱讀節奏。
就是要擁有兩種以上的閱讀節奏,不僅要有仔細閱讀時的基本閱讀節奏,還要有1.5倍數的中速閱讀節奏,兩倍數的高速閱讀節奏,以及5倍速的流水式閱讀節奏,隨時調用。
1、制定一周閱讀計劃,一日一本視同等閑
以一周6本,一個月25本,一年300本記錄,多讀生活的狀態。
如果我們養成了流水式閱讀的習慣,使用一行采集一行評論的閱讀方法,一周讀完6本書就絕非難事。
每周找出一天,策劃一周必讀書目。
并在每周制定下周的讀書計劃
在用來書寫一行評論的筆記本或小冊子上,預先寫好6本書的書名,只等填入摘抄和評論。
如果你房間一角堆滿了很多要讀的書,請確定好閱讀這些書的順序和時間。
2、打破興趣壁壘,增加喜歡的書籍
只選擇自己想讀的書,讀書就會千篇一律。
選擇一兩本不太想讀的書,從自己本并不感興趣的書中獲得感動,才是閱讀的妙趣之一。
讀書的妙趣就在產生興趣的那一瞬間。
別人推薦的書目,可以不加選擇的閱讀。
3、如何正確閱讀不能快讀的書籍?
不讀取故事情節,心靈會變得貧瘠。
能夠快速閱讀的書籍,商務類書籍和時下一些新書,無法快速閱讀的書籍,小說,散文,閱讀的目的是不一樣的。
讀書目的可粗略劃分以下兩種:
第1種,書籍內容為事實主張,為了實現自我提升
第2種,書籍內容為故事情節,小說或散文,為了追求心靈愉悅。
采用流水式閱讀法,制定每年閱讀300本書的計劃,前提就是一天讀完一本內容為事實主張的書。
花費時日的閱讀安排在自由日進行。如果長時間不碰小說,總會感到心中似有所缺。
如果覺得自己對小說不太了解,不妨先從發行數量較多的暢銷書讀器,故事性情節性較強的書籍,可以在一周內設定的自由日閱讀,也可以和其他6本書并行閱讀,以豐富我們的閱讀生活。
4、獲取書籍的來源要不拘一格
不必只閱讀新書或一個國家的書,老派作家或者中外作家的書都要涉獵。
5、可以處理的數據的判定方法。
解決只買不讀的頑疾,書架的流動式管理方法。讓書架成為自己的鏡子,整理書架的原則:每三個月一次。
理由1,最近三個月讀的書里,也會有不需要的書籍。
理由2,三個月前的新書已經不是新書了,
理由3,過去保留的書籍現在不一定還需保留
好了,小結一下今天的內容:
今天我們聊到了,如何才能夠快速讀書。不要為了記憶而讀書,要為了寫而讀書,一本就為了邂逅那么一句,把它摘抄到本子上,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一年以后,你的收獲將超乎想象。
人們常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本書,人生在世會經歷很多,其中一些經歷會成為我們人生的轉折點。
讀完一本書確實會感到有所收獲,這份收獲可能是自己不知曉的信息或知識,也可能是自己不曾擁有的感受或價值觀,隨著一行評論數量的不斷增加,我們能夠切實體會到大量閱讀的成就感,還有讀書筆記日漸積累的滿足感。
擁有大量的知識并不意味著這個人就非常了不起,這與全身穿著名牌的人覺得自己優雅高貴是同樣的道理,醉心于收集知識的人往往會誤以為自己非常優秀,但只有把讀到的書內化成自己的養分,才是真正地滋養到你的內心,你才是真的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