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深愛著的這座城市
雖然沒有北上廣的犀利
卻擁有著獨一無二的發展潛力
發展的腳步從來不曾停滯
有陣痛,卻一直向前
近日,有關部門透露, 洛陽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規劃正式出爐, 從18日起通過本網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 建議。將要完成功能大提升的洛陽龍門站將要變成啥樣?大家一起來瞧瞧吧。
定位
我市最大的長途客運樞紐
根據規劃,未來的洛陽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不僅是城市間重要的鐵路客運樞紐,也將是我市最大的長途客運樞紐。將以地鐵換乘為核心,整合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長途客運、公交車、出租車等多種交通方式,促進各種交通方式的高效換乘,充分發揮樞紐集聚客流與商機的作用,實現城市對外對內交通的一體化高效服務。
設計
建設南北對稱廣場+強大的地下功能
地面層
北廣場主要為景觀廣場,其中東側為既有高鐵站房,西側為長途客運站,中間為換乘中心和公交車場;南廣場主要為景觀廣場,其中東側為城際站房,西側為旅游服務中心,中間為換乘中心、公交車場以及大巴車場。
負一層
北廣場中部是換乘公共通廊和地鐵付費區,北側靠近通衢路區域為配套商業,東側是出租車場和社會車場,西側是為長途客運站配套的出租車場和社會車場;南廣場中部是換乘公共通廊,東側為出租車場,西側為社會車場。
負二層
北廣場中部是換乘公共走廊、地鐵站臺和社會車場;南廣場中部為換乘公共走廊,靠近南環路區域是社會車場。
換乘
近換乘+南北互通
方案提出,充分利用連接高鐵站北廣場與城際站南廣場的地下連廊,將在南北廣場之間設置立體通道。
同時,還將設計換乘廳,有效連接高架平臺、地面公交、出站廳、地下車輛換乘與地鐵等板塊,在造型上,換乘廳突出高架平臺,形成視覺焦點,起到人流引導的作用。
北廣場
占地530畝,以交通疏解為主,配合城市景觀功能,交通方式包括鐵路、軌道交通、長途客運站、公交站。
南廣場
占地520畝,以服務城際客流的公交、大巴車場、社會車、出租車場為主,兼顧公交樞紐站的待車場,旅游集散中心,并設有景觀廣場。
效果
高鐵、城鐵、客運、公交,不出站全互通
規劃顯示,洛陽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將在南北廣場之間設置立體通道,同時新建換乘廳,有效連接高架平臺、地面公交、出站廳、地下車輛換乘與地鐵等板塊。
全互通
乘客無論從廣場任一位置,都可以從南北雙向進出站。
近換乘南北雙進雙出雙通道,多種交通方式換乘,實現公交優先方便快捷和公共交通換乘距離最短的目標。
無障礙
在整個場站建設中設置多處無障礙電梯、盲道、無障礙坡道等措施,方便特殊人群出入。
不對流
人車分流、進出站人流不對流,有效地提升人車通過率。
交通
私家車、出租車、公交車各行其道
進站客流
1、社會車輛旅客,可通過北廣場前的高架平臺直接送客至高鐵站和長途汽車站高架平臺上。
2、地下停車場旅客停車后,也可以在地下一層換乘廳通過自動扶梯到達地面層,再向上至高架平臺層進站。
3、出租車旅客,通過高架平臺直接到達高鐵站和長途汽車站前平臺。
4、公交車旅客,在南北兩側的任一公交站場下車后,通過公交站中設置的自動扶梯上至高架平臺層,隨后通過平臺到進站。
5、地鐵乘客,則在地下一層出地鐵站后,通過公共走廊至地下一層換乘廳,在換乘廳中通過自動扶梯到達高架平臺層進站。
出站客流
1、旅客既可以通過東側出站廳出站,也可以通過擬建的西側出站天橋出站,隨后換乘其他交通設施。
2、北廣場地下一層的客流,可以通過公共交通廊道換乘社會車、出租車及地鐵,也可以通過換乘廳上行至地面層換乘公交,滿足旅客就近換乘要求。
3、南廣場地下一層的客流,可以通過公共交通廊道換乘社會車與出租車,也可以在地面層直接換乘公交和旅游大巴,滿足旅客就近換乘要求。
風格
結合現代,主打“古韻新風”
從建筑風格上看,洛陽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將主打“古韻新風”理念,新建城際站房與既有站房設計風格統一,整體穩重大氣,重點展現洛陽龍門悠久的歷史與文化。
在景觀設計方面,綜合交通樞紐將結合公交樞紐上蓋慢行系統、高架花園等設施,形成由綠化、小品、休憩場所、水景等元素構成的立體花園。新建的具有時代特色的連接南北廣場的人行通道,既便于南北廣場之間的溝通交流,又通過在空中種植不同的植物、設置游人休憩場所而形成立體景觀,成為該區域的新地標。屆時,乘客在身處一個空中花園的同時,還可以在橋上欣賞遠處的龍門山色。
此外,換乘廳在設計上吸取中式古典建筑精髓,采用三段式設計:下部臺階形成建筑基座,中部簡潔、通透的玻璃幕墻模糊室內外界限,頂部屋頂借鑒古建三重檐形式,既有現代氣息又有文化內涵。
地鐵1號線
史家灣試驗段工程年底前開工
地鐵1號線
全長22.9公里
設站19個,中高架站1個
●濱河南路建設
●洛宜路改造
●開元大道改造
●牡丹大道改造
●關林路改造
●古城快速路改造
圍繞緩解中心城區三大板塊交通擁堵問題,我市還將實施道路交通暢通工程和公交優先戰略,加快中心城區環城路李城橋建設;構建“雙井字+外環”骨干路網交通體系,實施古城快速路、古城路與王城大道互通立交等工程;濱河南路、濱河北路東西延伸工程盡快實現全部貫通;逐步將城區46條斷頭路全部打通,今年重點推進秦嶺南路、紗廠東路等13條斷頭路打通工程,提高道路通達性和出行便利性。
其中“雙井字”是指中心城區王城大道、中州路、開元大道、古城路、九都路和定鼎路—龍門大道6條城市骨干路;“外環”是指北環路、西環路、南環路、東環路(中原大道)形成的城市外環線。
我市還將建設覆蓋中州路、九都路、龍門大道、開元大道等全市37條主要道路的智能交通系統,構建以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統為骨干,以常規公共汽(電)車為主體,以微型公交為輔助,以公共自行車為補充的多層次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網絡,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有機統一。改造城市道路斷面布局,增設路口行人安全島,推進道路林蔭化,建設立體過街設施,構建安全、連續的慢行系統。協調電力、通信、給水、熱力、燃氣等各類市政工程管線的布局和需求,統籌布局地下綜合管廊,合理確定干線管廊、支線管廊和纜線管廊三級架構體系。
加快建設高鐵龍門站、澗西谷水、洛陽航空港、洛陽火車站四大綜合交通樞紐。
建設“一主一輔(洛陽北站、洛陽西站)十節點”的鐵路貨運樞紐系統和19個公路貨運站,著力打造由綜合物流中心、綜合性貨運站和小型貨場組成的多層次貨運場站格局,實現貨運系統對現代物流業的支撐。到2018年,投資5.8億元,重點實施洛陽北站綜合物流基地和洛陽西站集裝箱辦理站建設項目。
將提升洛陽機場等級,擴大洛陽一類航空口岸的開放度,努力增開國內航線與國際航班。
“三橫一縱四城際”的鐵路網狀骨架,形成洛陽與鄭州、平頂山、南陽、三門峽、濟源、焦作的互聯互通。其中,“三橫”是指鄭西客運專線、隴海鐵路、三門峽至洋口港鐵路;“一縱”是指焦柳鐵路;“四城際”指鄭州—登封—洛陽、鄭州—洛陽—三門峽、洛陽—濟源—焦作、洛陽—平頂山4條城際鐵路。
依托連霍高速和二廣高速,形成“十字形”對外高速公路骨架,二廣高速洛陽段改建計劃也已列入市交通局“十三五”工作規劃中,堯欒西高速堯欒段已正式開工,濟洛高速也將于近期進場,澠欒高速和欒盧高速的建設也進入我省的規劃之中。以洛欒高速、堯欒西高速、澠欒高速及欒盧高速建設為主體,以洛欒快速通道、嵩汝路(S322)、臨木路(S240)、寧欒路(G241)、安虎線(S315)、嵩寧路(S243)等旅游干線公路為補充,形成洛陽南部生態旅游交通體系。
厲害了我的大洛陽!
你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真是越來越喜歡你!
內容來自@洛陽微生活
洛陽打折? 宜陽? 愛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