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把美劇《權力的游戲》從第一季追到了第七季。
看完劇之后,意猶未盡,于是開始讀原著《冰與火之歌》。細讀之下,發現這真是一部偉大的著作,書里對于人物的刻畫很詳盡,而電視劇限于時間等各方面的條件,很難完整地呈現某些細節。
在讀到瓊恩·雪諾被送到絕境長城后那段日子時,瓊恩的成長歷程如在眼前。有一些細節特別讓人感動,它讓我想到一句話: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的,但爹們能夠給予的只是一時的優越與美好,在你身處絕境時,你唯有依靠自己。
臨冬城城主艾德被國王勞勃召至君臨城擔任御前首相。當時艾德決定帶走兩個女兒珊莎和艾莉亞,讓妻子凱特琳和兒子們留守臨冬城。而不受凱特琳待見的私生子瓊恩的去留成了難題,最后只好把瓊恩送到了絕境長城,成為守夜人。絕境長城是個什么地方?絕境長城也叫北境長城,位于北境邊疆,是一座由冰雪筑成的城墻,城墻以南是七國,城墻以北是野人,七國人民視長城為文明與荒蠻的分界線。
守夜人又是什么呢?就是守衛絕境長城的守備軍,在瓊恩去長城的那個時期,守夜人里,除了少部分騎士、被貶的貴族、貴族私生子等人員之外,有很大一部分人員是來自七大國的罪犯,比如盜獵者、強奸犯、小偷,還有像瓊恩那樣的私生子。成為守夜人就意思著不能娶妻生子,不能有封地,一生都只能與冰冷的長城作伴。
實際上當時,父親帶著兩個妹妹南下君臨,自己跟著叔叔班揚北上長城,14歲的瓊恩已經意識到,此次一別,有可能永遠也不能再回臨冬城了,也可能跟自己的兄弟和妹妹們永遠無法再見了。
因此不管是在原著里還是在劇中,瓊恩剛到長城的時候日子非常難過,沒有任何朋友,叔叔班揚也忙于自己的事務,根本無暇照顧他。
絕境長城給予瓊恩的只有一個字:冷。長城是冰冷的,黑城堡是冰冷的,那里的人更是冷漠。沒有任何人可以做朋友,他想念臨冬城的一切,想念自己的同父異母的手足們。
而同時,瓊恩又對長城上的守夜人兄弟表現出鄙夷之情。
在新兵訓練當中,瓊恩明顯比其他人劍術高強,畢竟他從小就在臨冬城受接受過訓練。其他人雖然比瓊恩年紀大,個頭也更高,卻在和瓊恩打斗的時候不堪一擊,瓊恩打心眼里瞧不起那些人。因此瓊恩表現得有些傲慢和自大。
這跟我們現實生活其實完全是一樣的啊。鄙視鏈其實遍布生活各處,就比如城里的瞧不起農村的,有錢人瞧不起窮人一樣。
很顯然,那那種地方,沒有人會庇佑瓊恩,瓊恩必然會因此得到教訓。面對瓊恩的蔑視,其他人以羞辱瓊恩的母親作為還擊。他們惡毒地嘲笑、猜測瓊恩的母親一定是個妓女,瓊恩無法承受這樣的羞辱,把對方打得頭破血流。
這個時候,一個掃地僧一樣的人物出現了。他就是長城兵器庫的武器師傅唐納。
唐納告訴瓊恩,那幾個人的確年紀比你大,個子也比你高壯,但你不要忘了,你在臨冬城公爵府中長大,你的教頭一定教過你怎樣對付比自己高大的人。而他們呢?
他們的父親不過是農民,車夫,盜獵者、鐵匠、礦工,他們沒有受過正式訓練,唐納說:
“他們的打架技巧是從甲板上,從舊鎮和蘭尼斯港的暗巷里,或從國王大道路邊的妓院、酒館中學來的。他們或許相互耍耍棍子,但我跟你保證,這里面沒幾個買得起真劍。”
所以,在雙方條件不對等的情況下,瓊恩就算打贏了這些人,又有什么值得驕傲呢?
唐納的一番話,對瓊恩來說猶如醍醐灌頂,瓊恩頓時深感慚愧。
頓悟之后的瓊恩獲得了新生,那一刻,長城在他眼里也有了別樣的神采,作者馬丁在書中寫道:“當晴日里天光直射,長城又仿佛有生命般閃閃發亮,如同一道橫斷半天的藍白絕壁。”
而正是從那一天起,瓊恩長大了,他變得謙遜了,主動提出教他們練習劍術,開始真正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兄弟,把自己當作守夜人的一員。
正是由于自身的主動改變,讓他很快適應了長城上的環境,贏得了大家的尊重。瓊恩后來的行動也證明了他的成長與蛻變。他最終脫穎而出,并成功當選守夜軍團總司令。
我們回頭看這些情節,就會發現,教育的確是需要拼爹的。盡管瓊恩只是個私生子,但他得到了完整的父愛,他跟艾德的其他孩子一樣接受了最好的教育,父親以培養騎士的標準來培養他,給他提供最好的條件,因此他的確比較來到長城的其他人更有優勢,也更優秀。這是毫無疑問的。
在《冰與火之歌》當中,選擇去做守夜人的,可以說都是被世界(家族)所拋棄的人。
作為私生子,瓊恩不能跟著父親去君臨城,而凱特琳也堅決不許他留在臨冬城。也就是說,瓊恩當時已是走投無路,身處絕境了。
在這種時候,已經沒有老爹可以依靠了,唯一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
正是唐納點醒了瓊恩,讓瓊恩意識到,在長城,他不再是大貴族家的小少爺,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守夜人,想要在這里立足、不被盜獵者或者強奸犯們羞辱、甚至殺死,必須靠自己的本事來贏得大家的尊重。
從瓊恩的故事里,我們必須承認,真正的教育的確是需要拼爹的。但這還不夠,因為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走很長的路,在某些路段是沒有爹來保護你的,這個時候,你就必須要靠你自己。
正如書里,14歲的瓊恩的內心獨白:“既然他注定孤單,他便要化孤寂為力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