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代表景觀有:奇松、怪石、云海、瀑布。
文學家形容其為“山峰叢林”和“石頭宮殿”。2011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成為世界地質公園。
西遞村至今完好地保存著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風格,有"活的古民居博物館"之稱。古宏村人規劃、建造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是建筑奇觀。
宏村因嚴謹的規劃,巧妙的設計,被中外建筑專家稱為“中國傳統的一顆明珠”、“研究中國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
胡氏宗祠,為江南第一祠,素有“木雕藝術博物館”和“民族藝術殿堂”之美稱,奕世尚書坊是明代正宗石雕牌樓,為徽派石雕之最。
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安徽省第二大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國內唯一全面體現徽州文化主題的博物館,原館址設在屯溪老街。
展館以突出古生物化石為特色,現有館藏標本5萬余件,包括不同地質時期各類化石、各類礦物巖石寶玉石等。有國內著名的生物群化石系列,如“貴州海生爬行動物群”“遼西熱河生物群”“山東山旺動物群”等。
淮北市博物館是一所地方性綜合博物館,又稱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館藏文物數萬件,年代跨度從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石山孜文化直至近現代,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7件(套)。
還收藏了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淮北的出土文物,從不同側面再現淮北曾有過的輝煌。
宿州市博物館,位于宿州市通濟一路8號,市政務中心對面,是一家地方性綜合博物館。建筑面積1萬多平方米,文物一萬多件,品種豐富,時代完整。
宿州市博物館建筑風格充分吸納了漢文化元素,仿漢式高臺大屋頂規制,大理石外墻,正立面鑲嵌著取自漢化像石圖案的浮雕,莊重古樸。
蚌埠市博物館,是一座以展示蚌埠古代歷史、近現代城市發展史、淮河歷史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
館現有各類文物藏品一萬余件,既有數十萬年前的古生物化石、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物,也有進入歷史文明時期各個朝代的陶瓷器、青銅器、玉器、書畫及古籍善本等。
鴻章故居位于合肥市淮河路步行街中段208號,是晚清名臣李鴻章的家宅,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區民居建筑。是合肥市的“十大景點”之一和市民心中的首選景點。
李府是江淮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晚清名人故居。故居前廳布置了“李鴻章生平展”,該展覽用大量的珍貴圖片與實物展示了李鴻章風云變幻的一生即“少年科舉,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
采石磯,位于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與城陵磯、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而采石磯以其險峻山勢、綺麗風光、眾多古跡居三磯之首,有“千古一秀”的美譽。
采石磯內有翠螺灣、太白樓、謫仙園、林散之藝術館、三元洞、延園、圓夢園、萬竹塢、三臺閣、李白紀念館等景點 。
萬佛湖位于六安市萬佛湖鎮境內,是淠史杭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面積299平方千米,湖面50平方千米,湖岸周邊205千米,庫容9.03億立方米。萬佛湖集山、水、泉、石、崖、池、洞、林、花及水利設施,文化遺址于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