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拾壹 胡林翼的崛起
湘軍水師大敗于石達開后,整個湖北就洞開在太平軍面前。
羅大綱從渡口出發,先后攻克小池口、武穴、蘄州、黃州,一直打到漢口,兵鋒威脅到武昌。之后羅大綱回天京,韋俊率軍接上,先奪取通城、咸寧、蒲圻,將武昌外圍掃蕩干凈,準備第三次強攻武昌。
武昌城內此時能打的守兵只有兩千綠營正規軍,不夠給太平軍塞牙縫的,湖北巡撫陶恩培心急如焚,趕緊向湖北按察使胡林翼求援。
胡林翼堅決不救。
胡林翼不救陶恩培,一是確實畏懼太平軍勢大,知道打不過。二是他在等著陶恩培早死早超生好騰位置。
陶恩培是浙江紹興人,原任衡州知府,守衡州時因防守做得好,太平軍被迫繞城而走,被升為湖南按察使。
曾國藩在長沙練兵的時候,因為動不動拿圣旨壓人,手段又狠辣,全長沙的官員都討厭他,陶恩培作為省里三把手,帶頭將曾國藩趕到衡陽,因此他跟湘軍早就結下了梁子。
曾國藩練完兵出衡陽,在湖南跟太平軍剛接觸吃了敗仗,長沙被南北包圍時,就是按察使陶恩培和布政使徐有壬,倆人一起勸駱秉章參掉曾國藩,另希望解散曾國藩的湘軍。
陶恩培跟湘軍這么不對付,咸豐看得明白,因此才把原屬于曾國藩的湖北巡撫的位置,轉給了陶恩培,希望他能牽制湘軍,不過也不想他把曾國藩整太死,因此又把湘軍里頭的胡林翼,調任湖北按察使。
領導想要的,是下屬間相互制衡,能解決問題,但又不能一家獨大。
咸豐想讓陶恩培牽制湘軍,是因為當時湘軍打得太順,沒想到劇本到石達開這發生了大轉折,太平軍反推過來,湖廣總督楊霈怕得要死,將守軍大部分帶到鄂北躲避,給陶恩培留下守城的士兵,就只??蓱z的兩千人了。
清軍里頭的楊霈,跟太平軍里頭的石鳳魁算是一路奇葩,都是不給團隊做加法,只給團隊做減法的人。
造化弄人,陶恩培只能向政敵胡林翼求救,胡林翼本來隨曾國藩攻九江,聽到上司喊救命,不慌不忙率軍到達武昌城下,正遇見太平軍攻勢正猛,他也不上前幫忙。
正打著呢?哦,不著急,那咱們先等等看。
胡林翼就沒打算救陶恩培。
救陶恩培干嘛?把他救回來繼續惡心咱們湘軍?不救他,巡撫的位置倒空出來了,多好。
武昌城墻建得又高又厚,確實很難攻打,但兩千守兵守這么大的城池,簡直是開玩笑!胡林翼沒等兩天,太平軍就攻破漢陽門,殺進武昌城,陶恩培絕望之下,跳進蛇山紫陽塘自殺。
玩了一輩子政治斗爭,最后死于政治斗爭。
這下湖北沒人了,本來也該讓曾國藩做巡撫了,但他又剛逢大敗,這時候上不太合適,加上朝中重臣肅順特別欣賞胡林翼,向咸豐舉薦了他。
結果胡林翼搶先曾國藩一步,先坐到了巡撫的位置。
這戰打得太亂,我們都忘了介紹胡林翼了。
胡林翼是湖南益陽人,生于1812年,小曾國藩一年,做到巡撫時,已經43歲了。
他爸讀書特別牛,是殿試探花出身,全國第三名,后來在京做到一名閑職高官,所以胡林翼打小就見過大世面。
而且因為打小人脈基礎好,各種大佬都見過,大佬們都夸他聰明機靈,將來會有大出息,有的主動要收他為徒,有的急著把女兒嫁給他。
胡林翼確實繼承了老爸的讀書基因,24歲時就中了進士,曾國藩是兩年后才中,論資歷,他算是曾國藩的學長。
胡林翼中進士后不久,他學生們給他湊了一萬兩銀子,捐了個貴州安順知府,他就從地方上干起,政績干得十分出色。
但凡是大商人或者大官的后代,他們在成長時,都會獲得長輩們為人處事的指點,以及豐富的社會資源,因此少走幾十年彎路,胡林翼獲益頗深,在官場上身段特別柔軟,不像曾國藩這種中產家庭出身的孩子猛打猛沖,大家都夸他會來事,肅順尤其喜愛他,沒少在咸豐面前說他好話。
肅順是滿人,但他很愛那些能干的漢臣,對無能的滿臣兇得很,后面曾國藩能任兩江總督、左宗棠免于牢獄之災,肅順都起到了關鍵作用。
胡林翼做到巡撫后,湘軍就不是一家獨大了。胡林翼原先是曾國藩小弟,但現在他官職比曾國藩還大,處于一種“你老曾說話,我可聽可不聽”的微妙局面。
湘軍后期一直處于這種多線分權的狀態,不熟悉湘軍的人,因為曾國藩名頭太大,會誤以曾國藩是唯一的核心,其實并不是的,湘軍體系是有序分散的,有好幾個山頭,從來不是絕對凝固的。
之前江忠源的楚勇,是與曾國藩并行的小山頭,胡林翼這次任巡撫,才算作湘軍內部的大山頭,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進步,又略有競爭。
第三次丟掉武昌后,曾國藩與咸豐在折子里,互相委婉地指責對方,兩邊都想推卸責任,但其實兩邊都有錯。
咸豐急躁冒進,幾次催促曾叔,逼迫曾叔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出兵,他的責任不可推卸。
曾國藩驕傲自大,認為自己裝有西洋火炮的水師天下無敵,可以順著長江一直打到南京,過度輕視石達開,才被石達開分割擊破。
打了半天嘴炮,兩邊都需要對方,又不能說服對方,只好悻悻散會,各忙各的去了。
曾國藩一面請駱秉章給添造新船、征集新兵,一面在湖北另新建了一座船廠,專門用來造新船,修舊船,湘軍主力再次進入休養生息階段。
1855年大半年時間,湘軍與太平軍都忙著休整,沒鬧出什么大動靜。
但到了7月,曾國藩突然接連失去了左膀右臂。
湘軍領軍人物1.0版即將全部下線。
第一個下線的是塔齊布。
湘軍從1854年12月開始攻九江,一直攻到1855年7月還是攻不下,防守大師林啟榮面對塔齊布一百多次進攻,每次都能輕易化解,塔齊布拿林啟榮一點法子都沒有。
為了向咸豐證明自己,曾國藩命塔齊布與羅澤南兩部,加強對九江的進攻,塔齊布7月間連續幾天組織進攻失手,身體疲憊至極。7月18日時剛安排完進攻任務,全軍正要出發,因勞累過吐,當場吐血,倒地而亡,年僅38歲。
塔齊布是活活累死的。
自升任提督后,塔齊布模仿岳飛,在自己左臂刻上“忠心報國”四字,每次戰斗都沖鋒在前,親冒矢石,毫無懼色。
他為人不錯,從軍時紀律嚴明、能吃苦耐勞,對兵油子深惡痛絕。洪山大捷時太平軍被圍,不少童子軍投湖自盡,塔齊布心生憐憫,放聲大哭,令士兵將這些幼童救上來,還釋放了不少童子軍。
塔齊布是一名樸素而勇猛的優秀職業軍人,無怨無悔盡職盡責,是隊友和對手,都認可的一員猛將。
塔齊布暴斃時,曾國藩并不在前線——他最好不要在前線,凡是他親自指揮的戰斗,最后都是慘敗——聽到塔齊布死訊,曾國藩趕到九江,在其靈柩前放聲大哭,痛惜不已。
曾國藩同志,哭的時候情緒不要放太開,以免動精傷神,馬上你還要再痛哭一次的。
因為塔齊布剛死不久,羅澤南也離世了。
羅澤南在去世前,曾短暫地離開過曾國藩一段時間。
羅澤南一直認為,打九江不是什么好戰略,畢竟九江被武昌和湖口上下包圍,收復了也沒什么意義,他想去上游收復武昌。
但如果要去打武昌,他就得從江西進入湖北,那是湖北新巡撫胡林翼的地盤,他要接受胡林翼的指揮,相當于成為胡林翼的小弟了。
胡林翼也對羅澤南十分感興趣。
胡林翼這種高干人精子弟,受過系統的社會學家庭教育,跟曾國藩處事完全相反,他到了湖北后,雖也是第一次任高官,但懂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無論是人渣還是好漢,都被他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高干子弟一般分兩種,一種是鼻孔朝天、傲氣橫溢,大爺我牛叉閃閃,天下無敵,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平素里走路都得橫著走,今天我看上你家閨女,那也是你家閨女的福氣。
另一種就是胡林翼這種,打小就早慧,明白人情世故,身段放低、手法圓潤,懂得在照顧別人利益鏈的前提下,鏈接自己的利益鏈。
胡林翼在湖北任上,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與官文相處。
出身正白旗的官文,是那種典型的紈绔子弟,昏庸、愚蠢、傲慢、愛揮霍、圖安逸,不僅有無數的小妾,平日里還玩孌童,遇到什么事都沒個主意,政務全交給幕僚和家丁處理,是個十足廢物。
偏偏這個廢物,因為從道光年間就做了藍翎侍衛,深得上級信任,從副都統一直做到荊州將軍,膽小鬼楊霈被撤職后,又接了湖廣總督的位子。
碰到這種同事,換成曾國藩,非一封封折子參死他不可。
胡林翼知道,對皇帝來說,將這種廢物放在這么重要的崗位上,主要就是換個安心,自己現在要打仗,時時刻刻要跟這個廢物打交道,現在軍情緊急,政治惡斗不知道幾時停止,還不如早點搞定他,自己好專心辦事。
胡林翼的方法很簡單:讓官文爽!讓官文爽得不要不要的!
官文給寵妾過生日,湖北官員都厭憎他,來賀喜的沒幾個人,胡林翼卻抬著厚禮上門賀喜,給足他面子。
送禮還不夠,胡林翼還認官文寵妾做義妹,讓自己的小妾,認官文的媽做干娘,兩人親上加親。
最狠的是,胡林翼將自己所有的戰功,全部讓給官文,給朝廷上的折子,也一個勁地夸官文,什么這仗能次次打贏,全靠官總運籌帷幄什么的;什么沒有官總統領后勤,我們飯都吃不好,覺也睡不好;什么官總是我們前線將士的貼心人,是我們不可或缺的好領導,總之變著法子夸他。
胡林翼這種只求將事情辦好,所有功勞全扔給官文的做法,官文能不爽嗎?官文簡直爽得飛起。
官文給他的回報是,吏治、財政、軍事全部聽胡林翼主持,他啥都不問,啥都不管,胡林翼說什么,他就批什么。
胡林翼也因此間接掌握了湖南、湖北兩省的全部資源,可以好好邊建設邊打仗了。
羅澤南看胡林翼資源多,想過去辦事。胡林翼看羅澤南能帶兵打仗,也希望他過來幫忙。
倆人這一瞅對眼,曾國藩也看明白了,就不阻止羅澤南帶著心愛的弟子去武昌,不僅不阻止,還讓自己的幕僚兼好友劉蓉陪他一起去。
胡林翼對羅澤南也極好,事事禮遇有加,不僅對羅澤南好,還對他的弟子李續賓、李宜賓相當好,連他們的母親都接到自己府中,叫自己府里人伺候著。
李續賓、李宜賓感動得熱淚盈眶,胡總你就說吧,上刀山下火海,我們都干!
胡林翼真是把上下級關系,全玩明白了。
曾國藩這種鐵憨憨,要達到這種境界,則還需要好幾年,還要再遇些挫折,給生活揍得滿頭是血,才能懂得這些與人相處的道理。
這是一個精英家的孩子,與普通家孩子,所受家庭教育的本質區別。
靠著羅澤南和他弟子們的才干,胡林翼在湖北,也練出了一支戰斗力極強的新軍。
就在胡林翼越來越好的時候,曾國藩在江西則越來越慘。
曾國藩在江西只有一部分軍權,沒有政治權和財政權,他領兵打仗要花錢的呀,要花錢,就得找本地士紳募捐,得找當地官員通融,他這個鐵憨憨,又不會像胡林翼那樣處理人際關系,搞得全江西的官員都討厭他,江西巡撫陳啟邁帶頭搞他,氣得曾國藩上折子將他參劾革職。
曾國藩雖然贏了一局,但這種硬碰硬的處理辦法,只會遭到更加強烈的反彈,整個江西的官員們更痛恨他,新任巡撫文俊照樣搞他,曾國藩在江西,很快陷入了在長沙一樣孤立無援的境地。
要想做事,先要做人,曾國藩你看看人家胡林翼嘛。
這段時間曾國藩皮膚病又發作,全身奇癢,遭受從精神到肉體的雙重折磨。
這還不夠,不僅地方官整曾國藩,石達開也追著揍曾國藩。
1855年10月開始,休息夠了的石達開,領軍橫掃江西,連克瑞州(高安)、臨江(樟樹)、袁州(宜春),馬上要打吉安。
曾國藩只能從九江撤軍,派周鳳山駐軍樟樹鎮,準備保持機動,要么南下援吉安,要么北上守南昌。
周鳳山所帶部隊就是塔齊布的舊部,共五千人,舊部雖在,但周鳳山水平差塔齊布一大截,石達開跟他對陣,那是學霸打學渣的差距。
石達開懶得理會周鳳山,1856年1月輕易攻克吉安,2月28日轉頭北上,在樟樹鎮將周鳳山部打得大敗,周鳳山被迫逃往南昌,曾國藩也只能跑去南昌守城。
石達開并沒有重軍攻南昌,而是繼續在江西攻城掠地,江西十三府里的八府五十四州,幾個月時間被他全部攻陷。
曾國藩帶著八千兵馬,困坐在南昌城里,只能瑟瑟發抖。
他手頭現在的水師共四五千人,歸彭玉麟統帶,還有一定戰斗力,李元度手下有兩千人,周鳳山手下四五千人,這兩支隊伍就不行了,本來周鳳山水平就差,李元度更是個弱雞書生,這兩人連給石達開提鞋都不配。
曾國藩只好向老戰友羅澤南求援。
羅澤南那邊正忙著攻武昌,聽到國藩兄求救,打算先盡力忙完手頭的活,再去南昌救人。
但太平軍此時的武昌守將,可不是草包石鳳魁,而是能征善戰的韋俊。
羅澤南求勝心切,1856年4月帶頭沖鋒攻城,結果被一顆流彈擊中左額,當即斃命。
湘軍將領1.0版本至此全部下線。
聽到羅澤南陣亡的消息,曾國藩肝腸寸斷,差點哭暈在廁所。
曾國藩此時內憂外患,手下一線名將全部陣亡,江西官場處處排斥他,兵員質量出現下降,所控區域限于江西南康和南昌府狹小地帶,行政、財政、軍事各方面全部陷入困境。
感覺只要石達開再輕輕一推,曾國藩連同他的湘軍就要灰飛煙滅。
當一個人落入絕境之時,就不會有更差的情況發生了。
在獻祭完兩位名將之后,曾國藩沒來由的手氣爆棚,摸到了一張天胡牌。
太平天國最慘烈的內斗突然開始了。
天京事變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