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把婚姻維持下去的關鍵是什么?感情、三觀還是面包。
其實都不是,或者說不全是,真正把婚姻維持下去的關鍵,是彼此對人性的認識、接受和妥協(xié)。可能你會想,婚姻和人性有什么牽扯?那就錯了。
不僅僅是婚后,從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人性矛盾就已經(jīng)發(fā)生了。
戴爾·卡耐基說過:
“我們所相處的對象,并不是絕對理性的動物,而是充滿了情緒變化、成見、自負和虛榮的人。”
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不是絕對理性,絕對高尚的動物,反而是貪婪的、自私的、虛榮的、虛偽的、妒忌的等等,這就是人性,雖然說是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但每個人都有這一面,必須要承認這點。
簡單來理解,兩個人在一起相處,就是兩個虛榮人的人在一起相處,就是兩個自私的人在一起相處…
如果你考慮不到對方的虛榮,接受不了對方的自私,甚至你還想要去改變對方時,矛盾自然就來了,一定會發(fā)生沖突,也一定不可能有和睦相處的局面。所以,你的婚姻所遇到的大多數(shù)問題或危機,本質上都是雙方對彼此人性的反抗。
婚姻改變不了人性,永遠改變不了。
甚至我們說所謂對婚姻的經(jīng)營,其實就是不斷與人性妥協(xié)的過程,那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婚姻與人性是矛盾的,注定了兩者只能站到對立面。
你不對人性妥協(xié),婚姻就會出問題,難逃破裂的結果。
反過來說,要想婚姻長久和睦,先學會對“人性”妥協(xié),試著去理解與滿足對方的虛榮、自私和貪婪。
我有一個朋友,他前陣子和自己的未婚妻鬧得有些不愉快。
因為什么呢?兩個人定好了婚期在十月份,于是就忙著去拍婚紗照、選場地、買衣服,在這些小事上意見發(fā)生了分歧。
朋友就想著,一切從簡,把不必要花的錢省下來留婚后去度蜜月也是好的啊!
未婚妻則想著,自己一輩子就結一次婚,一定要體面,結婚照要拍好的,場地要選大的,衣服要買貴的,總之,怎么隆重怎么來,怎么熱鬧怎么來,平時可以省吃儉用,但結婚的錢一定不能省。
客觀來說,你說兩個人有錯嗎?誰都沒有錯,只是想法和思維不一樣。
本來不應該為這些小事鬧矛盾,可為什么又偏偏因為這些小事鬧矛盾呢?
從這件事上,我只看到了朋友的“自私”,和朋友未婚妻的“虛榮”,這才是矛盾的根本。如果未婚妻能夠接受朋友的自私,能夠理解朋友的自私,或者朋友能夠理解未婚妻的虛榮,能夠接受未婚妻的虛榮,就不會有矛盾了。
遇到這種情況,很多男生就會拿愛情和感情說事。
不光把愛情想的很童話、神圣和高尚,也在無形當中拿這三個標準去要求對方,于是自然只會換來大失所望的結果,矛盾必然到來。
就像我說朋友的,其實你也是虛榮的,只是你的虛榮不在這件事上,而恰好她的虛榮在這件事上。
表面上看來,只要有一個讓步的,事情便能翻篇,其實這個“讓步”就是對人性的妥協(xié),只不過是被動的妥協(xié),矛盾產(chǎn)生后的妥協(xié),如果能主動妥協(xié),那么不就避免一次矛盾了嗎?
有次堂哥和我說過一句話,他說:
“越來越發(fā)現(xiàn),婚姻挺現(xiàn)實的,根本不是只要有感情就能維持下去的,人也是現(xiàn)實的,再有感情也是現(xiàn)實的。”
在這里,感情和現(xiàn)實是不沖突的,或者說就是兩種同時的存在。
堂哥自己做點小生意,堂嫂在家里做全職太太,感情挺好的,只不過有時候堂嫂帶孩子煩了,會變得很暴躁。無論堂哥怎么分擔、怎么哄勸,堂嫂還是無法從根本上消除自己的暴躁情緒,只能稍微好一點。
但是,如果堂哥立馬帶堂嫂出去逛逛超市、逛逛夜市,回來后堂嫂的心情立馬會好了。
于是堂哥心里可能就有些失望,覺得自己的妻子怎么是這種人啊?太現(xiàn)實了吧!可人都不是自私的嗎?哪有人,真的可以完全忽視自己的感受,你只能接受她默默付出,而不接受她享受生活,那豈不是太苛刻了。
除非是仙女,才能做到那么偉大,人性中沒有丑陋的一面,或者是機器人,才沒有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偶爾,堂嫂也會向堂哥流露出虛榮的眼神,意思是身邊誰誰誰買了一條項鏈,自己也想要。
如果堂哥不滿足,堂嫂肯定心有怨言,帶有不滿,甚至會發(fā)生一些小沖突,可如果堂哥滿足了堂嫂的虛榮,堂嫂便會像一個小女孩那樣,眉飛色舞。
堂哥每次都不愿意滿足堂嫂的需求,等最后發(fā)現(xiàn)堂嫂因此悶悶不樂了,才想起來去滿足。
如果堂哥每次都能趕在堂嫂提要求前,主動先去滿足堂嫂的需求,夫妻是不是會越來越和睦?這個需求,就是因為人性背后的貪婪或虛榮產(chǎn)生的。
就像我勸堂哥的:“其實,她不是機器人,你也要考慮到她的虛榮、貪婪和自私。”
包括我們在感情中產(chǎn)生的占有欲,看見愛人接近別的異性就會吃醋,都是人性背后的自私在作祟,你要能理解和接受,并且妥協(xié)。
人與人在一起相處就是矛盾的。
為什么說夫妻在一起相處是很有學問的?這個學問就包括了對人性的接受和理解。那些被現(xiàn)實打敗的夫妻,不是感情不深厚,說到底就是人性經(jīng)不起考驗。
婚姻并不高尚,人也并不高尚。
所以你不要總是以“偉大”、“神圣”、“高尚”的標準來要求婚姻,要求愛人,那樣的話,你的生活會過得一塌糊涂。
婚姻就是現(xiàn)實的生活,夫妻就是一起去面對現(xiàn)實生活。
有人說,夫妻是合作關系,在某種角度上來說,也確實是這樣,那么要是合作關系,必然會涉及到利益匹配問題,需求滿足問題。歸根結底,長久且和睦的夫妻關系,靠得不僅僅是感情,還有需求和利益。
不要丑化婚姻,也不要美化婚姻,應該站在一個客觀的立場上去看待婚姻,用正確的態(tài)度去經(jīng)營婚姻。
反過來說,你也不是絕對高尚的人,也有著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