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由于近十幾天小編有別的事情需要處理,內容更新會暫時調整為一條或兩條,也有可能會拿一些往期分享的優質內容充數,還請見諒
如今
中國地鐵運行里程四千公里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地鐵出行
越來越多的城市在大力建設地鐵
大家在享受著地鐵帶來的便利,或從事著地鐵設計建設運營的某一項具體專業工作
但是否知道
地鐵是怎樣建成的呢
現在以成都地鐵為例
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地鐵的建設過程
地鐵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修建一條地鐵,需要經歷哪些步驟呢?
線路規劃
地鐵雖是修在地下,但線路的規劃卻不能只考慮地質情況,首先要有一雙“透視眼”,總覽大局,了解整個成都的城市現狀,不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這個地鐵還真修不起來。
比如地面建筑物疏密程度、電線水管的埋線位置、文物古跡必須保護、環境景觀不能破壞......
施工準備
房屋拆遷、綠化遷移、管道改遷、交通疏解是施工準備中的幾個大頭,這些工程難度大,任務重、時間要求緊。
站點建設
站點須建在地面客流集散點,在滿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時,還需要充分考慮地鐵施工引起的地面建筑物拆遷、鄰近建筑物的保護、地下市政管線的遷改、地面交通的疏解等多方面的影響。
連點成線
根據不同的施工環境,需要選擇不同的施工方法:
蓋挖法施工:
在地面鋪蓋“大蓋板”,上面通行車輛,下面施工建設,最大程度減少對路面交通的影響。1號線騾馬市站、7號線九里堤南站都是這樣完成施工的。
暗挖法施工:
就是在選定區域內掘出一條豎井,再將人員、設備吊入豎井,施工人員像穿山甲一樣挖掘出一個“地下宮殿”。
地下巨無霸 -- 盾構機
盾構機是地鐵隧道挖掘中的“地下巨無霸”,最前端的刀盤猶如一口“大鋼牙”負責挖土掘進,后面“吃土”的運輸通道負責將渣土運出。
盾構每前進一米,都是建設者日夜奮斗的成果。盾構機一邊挖土掘進一邊安裝混凝土管片。一環管片需要幾十個人花費幾個小時才能拼裝完成,當我們乘坐地鐵飛馳而過的時候,通過一環管片就是一瞬間的事,但這一環管片的背后,是地鐵建設者們夜以繼日的付出。
▼盾構施工視頻
難點四連
穿越富水砂卵石地層
在富水砂卵石地層中盾構施工,在全世界的地鐵建設中都是一個打腦殼的難題。然鵝!成都地鐵在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首創土壓平衡盾構掘進及相關技術,終于解決這一項世界難題,并以此獲得多項國家技術專利。
穿越河流
成都那么多條河流——府河,錦江,清水河、沙河……地鐵是咋個穿過去的嘞?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簡單粗暴的解釋,就是在河流的下方挖出一條V字型隧道,在隧道兩邊安上防淹門,列車下坡時加速前進,上坡時減速進站。
穿越建筑物
成都市內人口繁密,建筑眾多,修地鐵經常需要“下穿房屋而過”。
高架施工
坐2號線去過犀浦的朋友會有這樣的體驗——地鐵跑著跑著,怎么突然就“上天”了呢?原來,地鐵2號線東延線進入龍泉后有三座高架車站,到了春天還可以坐在地鐵上賞花喲!
完成三通
洞通,即隧道施工完成;軌通,即軌道鋪設完畢;電通,即環網完成通電。
系統建設
系統建設包括:自動售檢票設備、電扶梯、屏蔽門、車輛以及保障車輛運行和車站運轉的動力來源,還有通信信號、綜合監控、通風空調等。
綜合聯調
在新線開通前,我們還將對線路設備設施、各系統工程展開綜合聯調。
空載試運行
按照國家規定,一條地鐵新線在開通試運營之前,須進行為期3個月的空載試運行,并通過專家評審后方可開通。
設置車輛段
車輛段是停放車輛的地方,就是對地鐵電客車進行運營管理、停放及維修、保養的場所。
開通運營
可能大家不知道,目前在國外地鐵建設周期正常在10年以上,有的長達幾十年,國內陸鐵建設周期在5年左右。
成都地鐵建設從規劃、設計、施工以及建設工法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優化、創新和提升,同時在得到成都市各單位的的大力支持下,使得成都地鐵建設大大提速。
在過去的8年時間里,成都地鐵相繼開通6條線路,覆蓋136座車站,開通運營里程已達196公里,全面開啟了“井+環”線網化運營時代。目前成都地鐵客運量累計突破30億乘次,安全運營2975天。
現成都地鐵共10條線路同時在建,其中5號線一二期預計2019年年底前開通,6號線一二期、8號線一期、18號線一二期預計2020年年底前開通。到2022年,成都地鐵通車里程將達600公里,覆蓋22大區市縣。
End
來源:軌道世界(ID:RailWorld)、成都地鐵(ID:icdmet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