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影響東晉百年歷史的北府軍

北府軍算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幾支軍隊之一了,淝水之戰以少勝多的的光輝戰績讓北府軍總是出現在諸如“中國古代十大名軍”“最有戰斗力的十支部隊”之類的名單中。

歷史上的北府軍其實緣起于東晉初年,北方而來的郗鑒借助遷移到京口(也就是東晉北府)的流民力量幫助東晉朝廷擊敗了叛亂的王敦,這可算作第一代的“北府軍”;幾十年后陳郡謝氏掌權,為了抵抗前秦苻的壓力,由謝安主持由謝玄具體操作,到京口組建了真正的北府軍,并在淝水之戰救東晉于危亡;到了東晉末年,當年替謝玄掌控北府軍的劉牢之出頭,并在東晉末年的動亂中成為左右局勢的重要力量,并意外地替北府將劉裕打下了代晉立宋的基礎,這可以說是第三代的北府軍。

所以,北府軍的來龍去脈其實比淝水之戰還要精彩,今天就來聊一聊北府軍的前世今生。

第一代北府軍的誕生-流民帥郗鑒的密謀

北府軍雖然是在淝水之戰前夕由陳郡謝氏的謝玄牽頭組建,但北府軍的淵源需要再往前追溯幾十年到東晉初年。

司馬睿過江之后,東晉皇權微弱,突出的表現之一就是手中沒有可供朝廷使用的軍隊。當時江南地區的本地世家大族手中掌握著大量人口,但依靠著南北方氏族建立起來的東晉司馬皇族沒能力向他們征兵,沒有武裝力量捍衛的皇權岌岌可危,司馬睿憂心忡忡。

這個時候,另一股龐大的力量進入晉元帝司馬睿的眼簾,那就是因為五胡亂華南下的北方流民們。

當時由于戰爭原因,大量人口從中原、華北地區南下進入四川和長江中下游地區,這些北方流民或者是舉族大規模遷移,或者是以小家庭為單位跟隨大部隊南下,人數眾多,而且大部分流民都有與胡人作戰的經歷,戰斗力遠勝南朝,所以是一個非常優質的兵員來源。

五胡亂華時期南下的流民許多都有嚴密的組織,加上一直在與胡人作戰,戰斗力很強

但當時人口作為最重要的資源,南下的北方流民很多都被世家大族控制,為了能夠從流民中征兵,晉元帝司馬睿開始推行了被稱為給客制度和發僮客為兵的兩項重要制度。

晉元帝太興四年(321),司馬睿下詔推行給客制度。給客制度在曹魏時期就已經推行,本質上是在無法控制世家大族搶奪人口的前提下,希望通過將各個世家控制的人口數量制度化,遏制編戶齊民的流失,司馬睿的給客制度還有個特點就是給南下的流民落戶,也就是把戶籍放到某個主人名下。這個制度表面上依然是向世家大族讓步,但司馬睿其實留了一手,“附籍于主人戶中”這一條為第二項制度,也就是發僮客為兵創造了條件。

既然既有的民眾都掌握在世家手中,孱弱的司馬皇族無力征兵,那從天上掉下來的北方流民總可以了吧,所以在太興四年推行給客制度的同年,司馬睿就急匆匆的開始了征兵大業,頒布了“免中州良人遭難為揚州諸郡僮客者,以備征役”的詔令,并把征集而來的兩萬多部隊一萬人給了劉隗讓他鎮守淮陰,一萬人配給戴淵讓他鎮守合肥。

司馬睿之所以這樣急匆匆,是因為瑯琊王氏的王敦。當時,王敦因為擁立之功,娶了公主又封了侯,還占據了長江中游的江州荊州,掌控長江中上游的軍隊,統轄州郡,自收貢賦,對東晉政權造成極大威脅。

結果司馬睿征兵既動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又給了王敦口實,導致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誅殺劉隗為名攻入了建康,雖然在其他門閥世家的斡旋下司馬睿保住了皇位,但兩邊都明白在沒有決出勝負之前這種平衡不可持續。

當時王敦自己被拜為丞相、江州牧,進爵武昌郡公,加上瑯琊王氏的身份和掌控長江上游的地理位置,可以說占盡優勢。而此時司馬睿甚至連王敦的堂弟王導都沒法處理,依然要留他在中樞,如果沒有外部力量介入,司馬皇族將非常危險,這個時候,高平郗鑒登場了。

高平郗氏是東晉初年一個被遠遠低估的家族,尤其是郗鑒,他的名號比不上王導、庾亮、王敦,但其實從他發揮的作用來看,他才是和王導、庾亮三人鼎足而立,構成東晉初年第一代三巨頭的那個人,因為正是郗鑒給東晉朝廷找來了最寶貴的軍事力量,踏平了王敦的叛亂,那就是北府軍的前身-流民帥。

郗鑒這個人和辛棄疾有點像,一方面他祖上是曾擔任漢獻帝時御史大夫的郗慮,而郗慮是經學大師鄭玄的弟子,也就是說郗氏屬于門閥的外圍圈子。另一方面五胡亂華的時候郗鑒既沒有和瑯琊王氏一樣舉族南下,也沒有留在北方朝廷任職,而是“與宗族鄉黨千余家保據嶧山(鄒山),三年眾至數萬”,也就是在南下流民武裝里也吃得開。

這兩個特點決定了郗鑒成為保住司馬睿岌岌可危龍椅的關鍵人物。

其實司馬睿何嘗不知道最厲害的當然是南下的流民武裝,他急匆匆推行給客制度又趕緊征兵就是明證。但這種方式動了世家大族的蛋糕,而且分散的流民戰斗力沒有保障,所以戰斗力最狠的還是類似于郗鑒這種“舉族行動”的團體。這種流民組織以血緣和地域為紐帶,在帶頭的宗族領袖,也就是流民帥的帶領下,和北方胡族騎兵還能打得有來有回,戰斗力很強。但也正因為如此,孱弱的東晉朝廷心虛得很,害怕如狼似虎的流民帥威脅到自身的權力。

但郗鑒的出現解決了這個矛盾,郗鑒出身雖不如瑯琊王氏、陳郡謝氏,但也不是被門閥們看不上眼的寒門,所以能夠獲得東晉朝廷的信任;郗鑒在北方和胡人打了好幾年的仗,其他流民帥也信任他,相當于“黑白兩道兩頭吃得開”。更重要的是,郗鑒這個人乃至郗氏家族有儒雅隨和、謙虛謹慎的傳統家風,讓郗鑒成為了東晉朝廷和流民帥之間完美的溝通者。

郗鑒被引入東晉朝廷權力中樞的時候,王敦第一次叛變已經結束,正好是東晉第二代皇帝晉明帝繼位,王敦意圖廢黜晉明帝改立東海王司馬沖的動蕩時期。其他有實力的門閥世家雖然也不同意王敦的咄咄逼人,但也并沒有站出來拱衛司馬皇族,危機時刻,晉明帝充分信任郗鑒,以及同樣后期南下的低等門閥龍亢桓氏桓彝(桓溫的父親),定下了拋開王氏、謝氏等門閥世家的力量,以郗鑒等人為橋梁,直接引入兇悍的流民帥對抗王敦的計劃。

太寧二年(324年),王敦與晉明帝之間的矛盾進入白熱化,當時王敦在起兵之后突然生病,這給東晉朝廷以可乘之機,晉明帝司馬紹決定以王導為大都督,以郗鑒為衛將軍,并命徐州王邃、豫州祖約、兗州劉遐、臨淮蘇峻、廣陵陶瞻等邊軍鎮將率部入衛建康,整軍備戰,為最終平定王敦之亂立下了汗馬功勞。

平定王敦之亂中流民帥發揮了巨大作用,也為后來謝玄建立北府軍打下了基礎(藍色線條為流民帥)

拱衛建康的幾支部隊里面,祖約是祖逖的弟弟,祖逖則是出身河北范陽,在永嘉之亂后率領親黨避亂于江淮對抗石勒等,是流民帥;劉遐是廣平易陽人 ,果敢堅毅,弓馬嫻熟,天下大亂作為塢主鎮守一方,也是流民帥;蘇峻是今天山東省萊州市)人,永嘉之亂后,結壘自衛,還是流民帥。

可以看到,參與平定王敦之亂的幾支部隊中,很多都是與郗鑒經歷類似的流民帥。

可以說,正是在郗鑒的牽線搭橋和晉明帝司馬紹決心引入了流民帥之后,才為平定王敦大軍提供了武力支持。從此“流民集團”成為了影響東晉朝政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也為后來謝玄以北府京口為基地建立北府軍打下了基礎。

真正北府軍的誕生-獨一無二的“募將不募兵”模式

真正的北府軍正如其名字所展示的,是謝玄以京口為基地建立的,并在隨后的對抗前秦的戰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從而一鳴驚人,這支著名軍隊最大的特點就是“募將不募兵”。

中國歷史上的著名軍隊通常都是從募兵到訓練再到投入戰斗一步一步打造的,典型的比如明朝時候的戚家軍,從選拔兵卒開始戚繼光就全面參與了進去,這在《紀效新書》中有詳細的記載。和這些軍隊相比,謝玄在構建北府軍的過程中沒有參與兵卒的招募,他來到京口之后,借助著當年郗鑒在京口打下的基礎,直接招募了流民帥組建了北府軍。

之所以形成這種罕見的建軍模式,有以下幾個特殊的原因。


1.流民帥不想放棄兵權

上文已經介紹過,司馬皇族在對抗王敦的過程中,首先是用傳統的募兵方法打造軍隊,用給客制度+發僮客為兵兩種制度虎口奪食,從世家大族中搜刮來了幾萬被蔭庇的流民組建了軍隊,配備給了忠于東晉朝廷的戴淵等人,結果毫戰斗力,最終還是在不破壞流民帥權力的前提下引入新的流民軍隊,才打贏了王敦。

而流民帥自己也非常清楚他們的權力來源就是手下的流民,所以他們非常不愿意交出兵權。比如戰斗力很強,但最后反叛東晉的蘇峻。打贏王敦之后被拜為歷陽(今天安徽和縣附近)內史,掌控建康上游。后來主持東晉中樞政局的庾亮擔心他威脅朝廷,征召他到建康任職,但被蘇峻拒絕,蘇峻直白地表示:

討賊外任,遠近從命,至于內輔,實非所堪。”優詔至,蘇峻仍不從詔,表請“乞補青州一荒郡,以展鷹犬之用。

我就是一個武將,擅長沙場作戰,坐辦公室里的工作我做不來,庾亮幾次征召都不來,乃至說出了讓他到江北鎮守一方的話,這里面掌控軍權保存實力的目的昭然若揭,最終蘇峻也在多方原因之下發動了叛亂。

蘇峻不是孤例,當時的流民帥其實和軍閥性質很像,謝玄像要奪走他們的軍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2.東晉門閥政治之下權力分散

正如田余慶先生所說,東晉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門閥政治時代,皇權被門權侵蝕架空,不同門權之間又相互制衡,套用一個現在的概念,類似于三權分立。各個門閥之間爭權奪利,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警惕其他門閥掌握太大的權力,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

這種狀態天然的非常討厭所謂的“強人”,前有王敦后有桓溫,在這些人替門閥們爭奪權利的時候他們大力支持,但當這些強人妄圖取代司馬皇族,改變當前的平衡局面的時候他們就犯嘀咕了,生怕自己的權力受到損害,所以只要他們一息尚存,他們就會全力避免某個軍事或者權力強人的出現。這同時也能解釋為何東晉北伐一直沒有大的成效,朝廷內部都在相互掣肘,北伐的目的都是為了內部爭權奪利,當然不會有成效了。

三國南北朝時期,能夠壓制世家大族的首推曹操,這建立在曹操雄厚的實力之上,東晉則缺乏這樣的強勢皇帝

總覽三國南北朝時期,前期打壓世家大族最有力的首推曹孟德丞相。曹丞相雖然也算是出身高貴,但因為他是依靠著一槍一刀拼出來的功業,所以他作為一個強勢的人物可以下狠手打壓世家大族。最典型的就是他能夠建立軍屯、民屯以及軍戶這些制度,這些制度把人口控制在了曹操手中,而不是放任被世家大族爭搶掠奪,這沒有足夠的強力是辦不到的。而此時陳郡謝氏雖然在中樞掌權,但謝安謝丞相和曹丞相是遠遠不能比的,謝玄也不是曹洪、夏侯惇之類的人物,無數雙眼睛正盯著陳郡謝氏,打造一支“謝家軍”是不可能的。

3.陳郡謝氏與流民帥關系密切

聊謝玄建立的北府軍不能離開一個人,那就是劉牢之,當時謝玄到京口招募流民帥,主要就是劉牢之、何謙、戴遁等人組成了北府軍,其中又以劉牢之為主,與謝玄相比,劉牢之更像是北府軍的靈魂人物。

劉牢之是彭城郡(今天江蘇徐州)人,他的爺爺是雁門太守劉羲,父親是東晉的征虜將軍劉建,所以劉牢之算是將門之后。東晉時候將領地位不高,但劉家和陳郡謝氏源遠很深?;笢剡€在的時候,想要從荊州往下游發展威脅建康,其中一大阻力就是占據豫州的陳郡謝氏。當時謝氏家族中領軍人物謝尚、謝奕等人一直擔任豫州刺史,謝奕死后桓溫妄圖安排桓玄擔任豫州刺史,但東晉朝廷害怕龍亢桓氏做大,讓陳郡謝氏中的謝萬,也就是謝安的弟弟繼續擔任豫州刺史。

升平三年(359年)謝萬與北中郎將郗曇兵分兩路,北伐前燕,結果被燕軍擊敗,在這次作戰中史書記載謝萬曾經“命征虜將軍劉建修治馬頭城池”,這說明謝氏與劉家在劉牢之父親一輩的時候就已經有交集了。

依靠著這一層關系,在謝玄組建北府軍的時候,劉牢之成為了幫助謝玄掌控北府軍的關鍵人物,而在謝安謝玄完成淝水之戰的歷史任務之后,陳郡謝氏也不出意外的被其他門閥排擠,此后北府軍實際上的領頭人就是劉牢之。

4.前秦大軍壓境謝玄沒有時間從頭練兵

太元二年(377年)的時候,前秦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南下意圖,這個時候東晉朝廷為抵御前秦襲擾,在謝安主持下安排謝玄擔任建武將軍、兗州刺史、廣陵相,都督江北諸軍事,招募北來民眾中的驍勇之士,組建“北府兵”,而兩年之后的太元四年(379年),前秦和東晉就已經爆發了戰爭,短短兩年時間想要從頭練兵時間是非常倉促的,這也是謝玄募將不募兵的原因之一。


總之,在上述四點特殊原因之下,北府軍采用了直接招募流民帥的建軍方式,后來的淝水之戰也表明,這種模式還是非常成功的。

但這里補充一點,也就是許多人在談到北府軍成功的原因的時候,都會順嘴提一句“訓練精良”的片湯話,還把這個作為北府軍打贏淝水之戰的重要原因來分析。但實際上,謝玄組建的北府軍沒有史料證明經過了統一的嚴格訓練,流民帥手下的軍隊其實和北方胡人軍隊類似,都是在作戰中提升能力的,他們平時都分布在江淮一帶,在戰斗中學習,最終幫助東晉打贏了淝水之戰。

劉牢之向左劉裕向右-第三代北府軍的沒落與重生

淝水之戰勝利之后,謝玄等人帶領北府諸將北上,趁著前秦分崩離析的有利時機收復了北方的大片領土。但飛鳥盡良弓藏,此時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心心念念的都是要重振皇權,現在東晉的生死存亡時刻已經過去了,也是時候清算門閥世家了。

司馬曜能實現他的父祖壓制門閥的夢想,主要和東晉建國已久皇權逐漸穩固有關,和門閥世家逐漸衰落有關。另外還有個原因,那就是和此時掌握中樞的陳郡謝氏門風有關。

作為曾經培養出謝靈運、謝道韞等文豪的家族,陳郡謝氏和高平郗氏有些類似,頭腦比較清醒,對權力并不執著,所以當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安排自己同母兄弟會稽王司馬道子進入中樞之后,謝安以及謝玄便逐漸的從東晉朝廷和北府軍系統隱退了。

在謝氏家族隱退之后,東晉孝武帝成了東晉立國以來最強力的皇帝,但謝氏離開容易,謝氏留下的北府軍就沒有那么容易處理了。

謝玄退隱之后,被他帶到北方的北府軍一時間群龍無首,司馬道子和自己的兒子司馬元顯想法設法要控制這支最有戰斗力的部隊,但收效甚微。不管是安排東晉沙場宿將朱序,還是他司馬道子親自出馬,北府軍系統諸將都不吃這一套,東晉朝廷對北府軍的掌控在離了陳郡謝氏之后出現了巨大的松動,北府諸將也大多留在北方,繼續回歸到流民帥的狀態,觀望著形勢的發展,而這個時候東晉中央又出事了。

擠走了謝氏之后,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又和自己的親兄弟掌控中樞的司馬道子之間產生了矛盾,家族內斗簡直就是司馬家族的詛咒,兩兄弟的明爭暗斗也深深影響了北府軍的未來命運。

剛剛壓制了門閥勢力,司馬曜就和弟弟司馬道子打了起來,最后再一次形成了長江上游荊州與下游建康對峙的局面

當時,司馬曜看司馬道子沒法控制北府軍,加上他內心也不太想讓他掌握這支力量,于是在太元十三年(388)四月,孝武帝安排譙王司馬恬為兗青二州刺史,代替了上文提到的朱序,但司馬恬也沒法掌控北府軍,于是回到了京口,并且安排自己的兒子司馬尚之到長江北邊的廣陵,與京口隔江相望拱衛建康的司馬曜。

這套部署在司馬恬死后依然維持了原狀,司馬曜又安排了更加信任的出身太原王氏的王恭繼承了司馬恬的位置,確保自己能夠掌控建康附近。

看自己的哥哥出手了,司馬道子也唯恐落后,搶先下手控制了長江上游的荊州,結果壓制了門閥勢力的東晉,兜兜轉轉又恢復了長江上游和都城建康對峙的局面。但這個平衡狀態也沒維持多久,因為太元二十一年(396年)孝武帝被自己的后妃張貴人給殺了。

孝武帝死后司馬道子獨攬大權,身舉京口的王恭完全無力對抗,所以他想到了北府軍,想到了劉牢之,并在隆安元年(397年)召回了劉牢之等北府諸將。

終于,在離開京口重鎮十余年之后,北府軍又回到了他們崛起的地方。

再一次回到東晉權力中心的北府軍已經和之前完全不一樣了。如果說324年參與平定王敦之亂的流民帥是北府軍的雛形,377年在京口誓師成立的是北府軍的完全體,那70多年后重新回到京口的劉牢之和北府軍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這個時候門閥世家已經顯示了衰敗的跡象,寒族已經開始掌握了真正的權力,靜候皇權的回歸。作為皇權的最重要保障,軍權也必將回歸到他本來的主導地位,而不是門閥家族手中的工具人。

在這個風云際會的關鍵時刻,劉牢之無疑是那個最接近逆天改命的人物,可歷史就是如此奇妙,真正享受這歷史大潮獎賞的不是風頭無兩的北府第一戰將劉牢之,而是與他一起南下的北府將孫無終軍中司馬,劉裕。

南下的劉牢之和北府軍一下子就改變了王恭和司馬道子兩方之間的實力對比,王恭一道討賊檄文發到建康,就讓司馬道子殺掉了自己手下最重要的寵臣王國寶。但司馬道子又怎么會輕易就范,他明白耀武揚威的王恭依靠的不過是劉牢之,只要解決劉牢之,王恭就是一個徒有虛名的繡花枕頭。

所以當王恭在隆安二年第二次起兵的時候,司馬道子秘密安排人向劉牢之許下了誘人的承諾,只要他倒戈王恭,王恭的都督兗、青、冀、幽、并、徐、〔揚〕州〔之〕晉陵諸軍事、平北將軍(案后來改號前將軍)、兗青二州刺史、假節等所有官職地位就是她劉牢之的,在當時那個時代,這是一個寒門將家想都不敢想的至高無上得榮耀。

所以劉牢之答應了。

劉牢之得反戈一擊讓王恭完全失敗了,他自己也如愿擔任了都督兗、青、冀、幽、并、徐、揚州之晉陵諸軍事職。

對于這一看似平常的人事變動,田余慶先生有敏銳的觀察,他認為:

劉牢之由王恭府司馬上升為都督數州諸軍事,這是北府兵由士族工具的地位轉變為獨立力量的開始,也是東晉門閥政治演變的一大關鍵...交戰雙方都對劉牢之以北府相許,后來果然成為事實,說明時勢如此,非劉牢之不能統率北府兵,非劉牢之不能發揮北府兵的作用。

這一現象表明,北府軍已經從門閥士族的工具,蛻變成為了一支獨立的軍事力量,下一步,就是進化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進而重塑整個南朝的政治格局了。

可惜,劉牢之不知道他正在經歷如此偉大的時刻。

歸入司馬道子、司馬元顯陣營的劉牢之很快迎來了新任務,那就是與桓溫之子,此時正意圖趁著東晉朝局混亂實現其父親夙愿的桓玄作戰。當年桓溫距離代晉稱帝只有一步之遙,但是被瑯琊王氏、太原王氏、陳郡謝氏等門閥世家破壞,如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王氏、謝氏都退居一旁,該是他龍亢桓氏的時代了。

桓玄從長江上游帶來了戰斗力不輸給北府軍的西府軍,也就是襄陽等地的流民軍隊。元興元年(402年),朝廷任命劉牢之為前鋒都督、征西將軍,兼任江州刺史討伐桓玄?;感瑯右舶才帕巳碎_始策反劉牢之,結果劉牢之再一次叛變了,從司馬道子、司馬元顯陣營投入桓玄陣營,并最終導致司馬元顯兵敗被殺,桓玄終于實現了他父親桓溫的夙愿,代晉稱帝建立桓楚。

但劉牢之也走到了死路上,一人三叛的劉牢之當然也不能被桓玄信任,就被解除了兵權,直到此時他才醒悟過來,他手握北府軍,本來可以做司馬道子、桓玄一樣的人物,何必非要屈從于某方之下,走到了如今的絕境?最終上吊自殺。

劉裕是最后一代北府將,他繼承了北府軍的遺產,踏著劉牢之的坐標,建立了劉宋

劉牢之的死,給了另一個北府將強烈的震撼,那就是劉裕。此時的劉裕已經逐漸明白了,他身邊的力量能夠改變整個東晉局勢,必須要好好發揮,于是劉裕在桓玄代晉稱帝之后舉起了反抗的大旗,再沒有投入某一方的麾下。

此時,經過桓玄的清洗,北府軍其實已經被嚴重破壞了,劉裕只能依靠自己北府軍的身份重建北府軍,這就是最后的北府軍。

憑借著出色的軍事能力和在北府軍系統中的地位,劉裕最終成功恢復了司馬皇族的地位,但后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此時的劉裕眼中已經不是恢復東晉皇室這個目標了,最終在永初元年六月十四日(420年7月10日),代晉稱帝,建立劉宋。門閥士族也逐漸變成了一種吉祥物一般的存在:他們就如同王權的裝飾物,讓南朝的宋齊梁陳看著熠熠生輝,但在背后,他們其實已經遠離了權力的中心,真正掌握內政外交的,變成了北府軍等寒門人物,門閥的衰敗和寒門的崛起成為這個時代鮮明的特點,而劉牢之、劉裕和北府軍們,成為這個時代的參與者、見證者和建設者。


最后,我想用一個歷史中不起眼的小細節結束這篇文章。

在劉裕代晉自立之后,保留了一部分前朝遺老遺少的爵位,東晉的袞袞諸公們,只有王導、謝安、溫嶠、謝玄與陶侃五家子孫的爵位未被廢除,其中謝氏就占了兩家。也許冥冥之中,已經登上皇位的劉裕心中還記著50年前陳郡謝氏建立北府軍的那個時刻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一個王朝的興與亡,全賴這支軍隊
東晉五大家族興衰始末
從劉牢之的成敗,探究東晉低級士族與高級士族間的兼容與矛盾
東晉北府兵由誰創立,為何稱為北府兵,為何具有超強之戰力?
江東勁旅——北府兵的興起與衰亡 白給了誰背鍋
北府軍:在淝水之戰中以少勝多、一戰成名的第一強兵是怎樣練成的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阳县| 临高县| 揭阳市| 茌平县| 文成县| 土默特右旗| 台中市| 靖西县| 怀集县| 从化市| 利津县| 陆丰市| 沾化县| 徐汇区| 淮滨县| 沅陵县| 文成县| 西乌| 环江| 石泉县| 屯昌县| 鹤壁市| 荣成市| 文成县| 海晏县| 绵阳市| 枣庄市| 车险| 西吉县| 贵阳市| 荆门市| 锡林郭勒盟| 通山县| 昌图县| 泾阳县| 梁山县| 阿克| 岳池县| 湖州市| 雷山县| 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