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分別是齊,燕,韓,魏,趙,楚,秦。七個國家的始祖,請聽我慢慢的說。
戰國時代的齊國不是春秋時代的齊國,戰國時代的齊國經歷過歷史頂頂有名的大事,也就是“田氏代齊”,準確的來說,我們所熟知的故事一般都是姜子牙被周武王姬發分封在東方的齊國,這是沒有問題的事情,這是春秋時代的齊國,也叫作姜氏齊國,他們的歷代國君是姜子牙的后裔,最為有名的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但是也是在齊桓公的的時代,后來戰國時期田氏齊國的始祖田完當時因為陳國的內亂跑到了齊國,被當時的齊桓公收留,成為姜氏齊國的臣子,到了田完的八世孫田和的時候,田和自立為齊君。放逐姜氏齊國末代國君齊康公于海島,賜給齊康公一座城池,讓他繼承姜姓。齊康公死后,姜子牙的正統后裔絕嗣,齊國正式被田氏取代,這就是戰國七雄的田氏齊國的來源,而他們的始祖就是田完。
秦國的由來由來十分的久遠,其實我的頭條號文章里有對于秦國的由來的具體描述,這里可以簡略的說一下,秦國的始祖其實要追溯到中華的始祖黃帝。黃帝的孫子中有個人叫做顓頊,而顓頊則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后裔中有一個女性叫做女脩,女脩在織布的時候,有神獸玄鳥經過,降下了一個卵,女脩吞服了這個卵,后來生了一個孩子叫做大業,大業就是秦國的始祖,大業后裔大費和大禹一起治水,治水成功以后,當時的皇帝舜十分開心,特地賜給大費一個姓,叫做贏,大費就是伯益。伯益的后裔和商朝的始祖商湯一起推翻了夏朝,被封為諸侯,他的后裔里面有一個比較著名就是惡來,沒錯就是影視劇《封神演義》里面的惡來,惡來就是秦始皇的第35世祖,秦國第一代國君秦非子的五世祖。他就是秦國的始祖。
趙國人的始祖和秦國人的始祖惡來是兄弟,趙國人的始祖叫做季勝,季勝和惡來的父親是蜚廉,沒錯你看的沒有錯,秦國人和趙國人其實是兄弟之國。季勝的后裔里面有一個人叫做造父,造父擅長駕駛馬車,由于戰車在商周一直到春秋時代都是戰場是的利器,所以造父的本領得到了當時周王的賞識,而且造父在平定徐偃王之亂中有大功,于是賜給造父趙城,從此以后造父的后裔都叫做趙氏,準確來說是嬴姓趙氏。
韓國的始祖是韓萬,準確的來說韓國的始祖和晉國的公室(晉國國君的家族)是同源的,也就是韓國和周天子的先祖是一樣的,因為晉國的始祖是唐叔虞,也就是姬虞,他是周成王的弟弟,周王室的祖先那就要追溯好遠,周人的祖先是黃帝曾孫帝嚳的兒子后稷,可以說韓國的源頭是后稷。但是始祖應該算是韓萬,韓萬是當時晉國晉武公的叔父,但是不過是庶子,所以沒有辦法,按照當時的禮法,他的后裔只能擔任晉國的卿大夫。晉武公將韓原封給了韓萬作為采邑,因而以韓為氏,后來韓萬的子孫參與三家分晉,是為韓國。
魏氏的始祖是畢公高的后代畢萬。畢公高是周文王第十五子,因為封國在畢地而得姓。畢國在西周末期亡于西戎,其后裔淪為平民。畢萬正是畢公高的后代,他在春秋初期投奔晉獻公,受到重用,晉升為大夫。晉獻公時期,晉國消滅了當時的姬姓魏國,把魏這一塊封給畢萬,于是畢萬的子孫便以魏為氏,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可能是魏國后來當上諸侯之后,給自己追溯祖先時故意追溯的先祖,這和后來的歷代王朝喜歡說自己是那個上古時代的貴族后裔一樣。畢竟畢國消亡已久,誰也不知道畢國的后代在哪里。但是可以知道的是魏國的王室是姓姬,始祖是畢萬。
燕國是正統的周王室的姬姓諸侯國,周武王封他的地弟姬奭于燕地,是為燕召公。論源頭和周王室一還有韓國一樣是后稷的后代,按照當時的宗法分,應該是周王室是大宗,燕國是小宗,而韓國是小宗的小宗,因為他是晉國的小宗。燕國一直在北方穩定存在,并未發生過中原各國的血腥內斗,所以國家一直是由姬姓掌握,直到被秦始皇消滅。
楚的始祖出自五帝之一的顓頊,而比較知名的是鬻熊,當時他是羋姓季連部落酋長,在商衰周興時,審時度勢,率族及時投靠周文王,在他的兒子熊繹時候,熊繹侍奉當時的周成王,周成王感念他的勤勞,于是封熊繹于楚蠻,封子爵,姓琇氏,領有丹陽的土地。熊繹和魯公伯禽、衛康叔子牟、晉侯燮、齊太公的兒子呂伋一起侍奉成王。這就是楚國開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