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上上上回書我們說到,南北朝是筆爛賬,政局之亂、皇位更迭之頻繁令人眼花繚亂,比起亂糟糟的五代十國都有過之而無不及。關于這一點,我們還要再說。
回顧:陛下,你要造反?
今天,就來聊一聊南北朝。
序首先,南北朝是個上承魏晉,下啟隋唐的歷史時期。
這段時期里,天下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北方經歷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朝,統稱北朝,南方先后經歷宋、齊、梁、陳等朝,統稱南朝。
南北朝疆域變化
雖然南朝和北朝都想統一天下,但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所以總體上南北保持著對峙態勢,相對和平。
1讓我們把時間軸往回調一下,看看南北朝之前——晉朝——發生了什么。
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子司馬炎篡魏建立晉朝后,心中一直有個愁事。
這個愁事不是別的,而是他的智障兒子,司馬衷(何不食肉糜就是他說的)。
司馬衷
果然,司馬衷登基后因癡呆而不能主事,皇后賈南風趁機奪權,引發了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如果只是破壞破壞經濟,換換皇帝,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也能恢復過來。最關鍵的是,八王之亂招來了五胡亂華。
自古以來,中原四周盤踞著許多游牧民族,而中原漢人與游牧民族的戰爭幾乎從未停止過。
八王之亂時期的北方游牧民族可以說是歷史上最走運的一批了。他們趁中原內亂,國力衰竭,瘋狂的在北方建立了一堆小國家,其中就有西晉的終結者——匈奴人劉淵建立的漢國(史稱漢趙)。
316年,劉淵之子,漢趙皇帝劉聰攻破長安,俘虜晉愍帝司馬鄴,西晉滅亡。2年后,司馬鄴被殺。
317年,晉朝皇族司馬睿跑到南方重新建立了晉朝,史稱東晉。
這時候開始,天下分成了南北兩個部分,南方是東晉,北方是一堆游牧民族國家。
2北方國家很多,什么前涼、北涼、西涼、南涼、后涼、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前秦、西秦、后秦等等,存在感極低。
好在北方雖然亂的一批,但還是統一過兩次,第一次統一,便是見于歷史教科書上的——前秦,皇帝叫做苻堅。
前秦疆域圖(中間綠色區域)
376年,前秦統一北方。7年后,苻堅和東晉來了一場南北決戰——淝水之戰。最終苻堅的80萬軍隊被東晉8萬軍隊擊敗,國力由此急轉直下,各部落趁機紛紛脫離前秦的統治,原本統一的北方再度大亂。
東晉趁機收復了許多失地,因而延續了幾十年的國祚。
北方的第二次統一,便是后來實行漢化改革的——北魏,皇帝叫做拓跋燾。
北魏建于386年,正值前秦淝水之戰失敗不久,國家四分五裂之時。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至此,五胡亂華才算徹底結束。
北魏疆域圖(中間橙色)
于是,南北朝中的北朝就從這兒開始了。
3南方的東晉,日子并不好過。
一方面,晉政府雖多次試圖北伐,但內部非常不團結,導致北伐毫無建樹。例如大名鼎鼎的祖逖北伐,晉政府一不給兵,二不給錢,只給了少量糧食,布匹,其余一切自理。
即使這樣,祖逖依然一心北上,為東晉收復了大量黃河以南的領土,使北方勢力不敢南犯。
結果晉政府派了一個徒有虛名的無能之輩接管了祖逖收復的領土。祖逖忙活數年,最終為他人做了嫁衣,堪稱終極工具人,究極打工仔。再加上后方權臣王敦專橫跋扈,與皇帝分庭抗禮,一場朝廷內亂在所難免,于是祖逖憂憤成疾,不久病死。
另一方面,北方外患仍在,東晉可以倚仗的只有一條長江天塹,所以晉政府不得不依賴士族的支持,這也導致士族愈發壯大,甚至超過了皇族勢力,不少士族因此賊心四起,意圖奪取政權。
東晉初期,皇帝重用王氏,以王導為丞相,王敦為大將軍,王家的勢力堪稱比皇家還牛,所以百姓稱之為“王與馬,共天下?!焙髞硗醵毓慌褋y,兩次發兵殺奔首都。
名臣王導,字茂弘
到了東晉后期,權臣甚至占據了國家的大部分領土,國家政令只能施行在首都附近的一小片區域上。這也導致這片區域的百姓承擔著更為嚴苛的剝削,最終引發了農民起義。
正當朝廷全力鎮壓起義的時候,權臣桓玄趁機大肆吞并藩鎮,徹底架空了東晉朝廷。402年,朝廷發兵攻打桓玄,卻被桓玄一波反推,進了首都,掌控了朝廷。2年后,桓玄廢了皇帝,自立為帝。
但是,桓玄是個驕奢淫欲,毫無才能之人,稱帝后仍然腐朽至極。他既不可能穩固自己的皇位,也不可能消滅所有勢力統一南方。
果然,桓玄的皇位坐了不到一年就被人趕下來了。那人不僅干掉了桓玄,順帶著把東晉僅剩的虛名也干掉了,他就是東晉的終結者——劉裕。
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為帝,建立宋朝,史稱劉宋。
宋朝疆域圖
南北朝中的南朝就從這兒開始了。
接下來,就是真正的南北朝時期了。
敬請期待下一期:
亂糟糟的南朝北朝,其實就這點事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