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喜歡“以貌取物”、這種認識事物的方法和態度使得我們忽略了很多身邊有著大價值和作用的小事物。今天小科君就帶大家去認識一下幾種最常見、最不起眼、卻有著非常大價值的野草。說是野草其實并不準確、因為這幾種植物是可以食用的,所以我們可以把它們稱為野菜。
1.蒲公英
在馬路邊、在田地里,蒲公英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植物了,我們了解的蒲公英更多只局限于小學課本,但是我們都忽略了這株弱小植物的大作用。
蒲公英、也叫婆婆丁、華花郎,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種子上有白色的毛絨球、花開以后會隨著風任意飄飛、然后到新的地方重新孕育生命,在全國各地都有蒲公英的野生分布。唐朝時期的《新修本草》中把蒲公英定位為一種常見卻藥用效果極大的中草藥,蒲公英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等功效。在現代的醫學臨床上、蒲公英被廣泛用于急性乳腺炎、結膜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癥狀。不僅如此。蒲公英還能滋補、修復人的皮膚,具有美容的神奇效果。
蒲公英的花、花徑和根部都可以食用,我們可以挑選鮮嫩的蒲公英來食用,可涼拌、也可熬制成湯、食用方法依自己的口味而定。
2.車前草
車前草也被稱為車輪菜,一般生長在河灘、草地、河溝邊、道路旁等地方,不光是我國大部分地區有這種草本植物,在朝鮮、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印度等地區也常見它的蹤影。
車前草味甘,性寒,具有利尿、清熱祛痰、明目、解毒等功效。現在多用來治療小便不利、尿血,肝熱目赤,咽喉腫痛等病癥。還可以用來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等癥狀。
采取春季或夏季車前草的嫩株、熱水燙熟、加輔料涼拌、口味甚佳。
3.艾草
艾草就是我們常說的艾蒿,很多地方也把它稱為蕭茅、冰臺、香艾,通身有一股清香味,在亞洲和歐洲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艾草有平喘止咳、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安胎保胎、抗過敏等重要功效。用艾草泡水洗澡、能夠有效治療皮膚瘙癢等過敏性癥狀。同時她對處于生理期的女性也有很好的調養作用。
除了諸多藥用價值之外。艾草也是一種非常可口的野生食物,不僅可以涼拌食用,也可用作燉湯,在南方一些地方還用艾蒿來制作美味的糍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