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張逸
來源 | TOP電商
8月30日,阿里巴巴集團總裁金建杭在電商減貧大會上宣布,農村淘寶興農扶貧頻道正式上線。他們想用“直供直銷新鏈路模式”來解決農產品上行問題。早在3年前,安廚就已提出這樣的策略,現在落地踐行都快1年了。
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的興農扶貧戰略,就是在原有“特色中國”頻道基礎上升級成為“興農扶貧”頻道,他們欲用直供直銷新鏈路模式,將貧困縣的農產品帶到城市餐桌。而這之前的“特色中國”項目運營情況卻并不理想,也是他們升級轉型的一個重要因素。
“鄉村這么多優質農產品,怎么讓農民增收致富呢?”這是出生鄉村的安廚創始人特有的“鄉村情節”。安廚創始人也是帶著這樣的情感,在2013年創建安廚公司,開始不斷探索前行。從2016年初開始與莪山畬族鄉建立精準扶貧戰略合作開始,到現在已經與中國幾十個縣域城市簽訂了農業電商公共服務戰略合作協議,幫助當地解決農產品上行難題。
1
農產品上行難,為何安廚知難而進?
中國電商發展快,置于全球范圍來說都是如此。
中國農業發展數千年,是第一產業。
但是中國農業電商,怎么把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賣出去,這卻一直是擺在大家面前的難題。為什么會這樣呢?中國農產品商品化、標準化程度低,很多地域甚至沒有;農產品物流體系才開始著手搭建......面對如此種種,即使是像阿里這樣的互聯網電商大佬都一直在尋找突破點。
那為何安廚敢迎難而上呢?
這還得從安廚為什么誕生開始說起。王曉楨出生在桐廬縣一個普通農村家庭,有媒體報道稱:或許是因為出生在農村,王曉楨對農業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王曉楨也說過:“農產品總是會遇到銷路不暢通的瓶頸,而農產品的新鮮度是非常關鍵的,所以信息的流通就顯得至關重要,電子商務就可以彌補這一缺陷。”
從外企到公務員,再放棄公職自主創業,2013年,王曉楨創立了一個專注于農產品的電商公司安廚。創業初期,困難重重,特別是作為一名農村電商創業者。“做農產品電商希望能幫助農民增收,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要想成功,必須腳踏實地,經得住誘惑。”在外人的眼里,她總是激情滿懷。
而在這一切精神支撐的背后,卻是安廚從不斷發展實踐中摸索出來的“殺手锏”。
2
面對“難難難”,安廚的殺手锏在哪?
“本來一只活蹦亂跳的土雞,宰殺后,然后發給客戶,沒想到后來收到的是客戶的投訴。”這是安廚剛開始時遭遇的苦惱。
因為物流的關系,第二天土雞才送達客戶手中,新鮮感打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安廚開始找專業物流公司談合作,并籌建自己的冷鏈體系。
“城區內能實現4小時配送。”安廚CEO孫黎明介紹說,如今安廚能提供倉配一體化服務,向線上、線下承包商、企業和各級農業合作社等提供農產品一站式批發、采購業務。從選品,到存儲,以及運輸配送,安廚都建立起一套完備、嚴格而科學的體系,這就是“安廚供應鏈”。
安廚供應鏈,首先從各縣各鄉挖掘、遴選優質特色農產品,圍繞生產者、質檢部門、認證標準、品控溯源、消費者等環節建立5道安全保障;同時對每一個農產品的生長環境進行嚴格監控,對每一個產品進行43項常規項目抽檢,從根源杜絕重金屬、農藥殘留、添加劑等危害;最后剔除中間環節,實現源頭直購,無縫儲送。公司配備了符合專業標準的冷藏庫(0-4°C)和冷凍庫(-18°C),常規倉庫,并為其配備了全套的倉儲系統,不同產品進行區別儲藏,提供8小時以上的冷鏈配送。
工具有了,但是怎么去拓展市場,真正實現既能“幫助農民致富”又能促進公司良性發展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安廚的“縣域農業電商公共服務”。
2016年1月17日,浙江莪山畬族鄉人民政府與安廚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安廚為當地提供專業化的電商培訓,大量培養涉農企業及涉農商家,建立地域電商人才培育體系,創造家門口就業條件,有效帶動農民致富增收。有媒體報道稱,這是打開了“造血扶貧”的源頭。
安廚縣域農業電商公共服務鋪開后,廣受地方歡迎。現已在浙江杭州、安徽阜陽、河北承德、四川南充、廣西南寧等地建立(籌建)項目公司20余家,總部提供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在當地建設和運營農業電商公共服務中心。
在中國并不缺少優質的農產品,缺少的能產生品牌效應的農產品。安廚縣域農業電商公共服務就能也在做這樣的事情,它幫助鄉鎮打造地域品牌和挖掘開發優質農產品品牌。安廚并農產品電商化、市場化,幫助全國各縣建立農產品開發體系,為農產品提供商標注冊、品牌設計與推廣等一整套設計包裝和品牌推廣解決方案。
當然,安廚的殺手锏還不只有這些。它越發迅猛發展的勁兒,就在表明了一切。
3
安廚憑什么能“虎口奪食”?
跟阿里、京東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尤其還是電商巨頭爭搶市場,不是自尋死路么?
有業內人士這樣表示:農村電商比拼的是地面能力,在此方面中小企業和巨頭幾乎在同一起跑線出發。
而安廚卻并不和他們在同一起跑線上,安廚早在三年前著手準備,實踐起來也快1年了。
起跑時間早是一方面,關鍵在于安廚還跑的穩跑得實,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安廚從實地調研開始,上山下鄉發掘優質農產品,并建立電商農產品資源庫。安廚會派駐專業的選品團隊駐扎當地,梳理縣域農產品,發現農產品亮點和傳播點。安廚培訓團隊更是會深入縣鄉,為當地農民做專業化的電商培訓,當地農民可以了解電商,并且能夠通過安廚微店、供應鏈把農產品送到餐桌上來。
今年的2月,安廚在桐廬縣莪山畬族鄉建立全縣首個“互聯網+精準幫扶”試點鄉。緊接著,安廚電商產業園項目順利落戶安徽潁泉,并與榆樹市、龍游縣、橫縣,芮城縣等多個縣市簽訂農業電商公共服務戰略合作協議,幫助建設和運營縣域農業電商公共服務中心。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安廚通過不斷的摸索、實踐、改進、再實踐,摸索出了一條真正能夠幫助縣域解決農產品上行難題,帶動當地農業電商產業系統化、專業化可持續發展的一條“安廚之路。”走的早,走的穩,還得走對了方向。多年來安廚只專注于農產品上行,把農民、農村、農業放在首位。不少加盟其他各種農業電商的農民發現,很多所謂的農業電商,因為資金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等因素,它們更像是將工業產品銷往農村,而不是將農產品推銷出去。
打著農產品上行的幌子,卻只做工業品下行的事情,最終受益者卻不是廣大農民。對于農民而言,僅僅只是多了一個消費工業品的途徑,對于如何把自家的農產品賣出去真正的創造效益,仍然是一籌莫展。
安廚從始至終只做“農產品上行”這一件事,幫助整合縣域資源,打通縣域農產品上行通路,幫助縣域鄉鎮快速的把土地特色農產品進行電商化開發,最終實現電商平臺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