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給中國學生的第五封信——你有選擇的權利(中)
2010-07-09 14:06閱讀:
為什么要積極主動?
三十年前,在工業社會里,每位員工是企業的機器里的一個齒輪。雖然機器需要齒輪,但是齒輪是可替換的。最好的齒輪是耐用的,不是卓越的。因此這些公司最喜歡的人才是:
一個有專業知識的、能夠埋頭苦干的人。
斗轉星移,在今天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里,人們對人才的定義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在現代化的企業中,有更多的人享有決策的權利,有更多的人必須在思考中不斷創新,也更多的人有足夠的空間來決定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大多數人的工作不再是機械式的重復勞動,而是需要獨立思考、自主決策的復雜過程。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PeterDruker)曾指出:“未來的歷史學家會說,這個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術或網絡的革新,而是人類生存狀況的重大改變。在這個世紀里,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所以,今天大多數優秀的企業對的人才的期望是:
積極主動、充滿熱情、靈活自信的人。
要想在現代化的企業中獲得成功,就必須努力培養自己的主動意識: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擔責任,主動為自己設定工作目標,并不斷改進方式和方法;此外,還應當培養推銷自己的能力,在領導或同事面前要善于表現自己的優點,
作為當代中國的青年一代,你應該不再只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么,而是應該主動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規劃它們,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幾個是唯唯諾諾、被動消極的人?對待自己的學業和研究項目,你需要以一個母親對孩子那樣的責任心全力投入、不斷努力。只要有了積極主動的態度,沒有什么目標是不能達到的。
其實,許多年輕人并不是沒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做出自己的決定,而是不習慣在重大問題上做出自己的決定。如果我問一位中國的大學生:“你最常做的決定是什么?”他的回答很有可能是決定買什么樣的電腦,看什么電影,讀什么書等等。這些事情固然需要做出決定,但是,許多更重要的決定更需要由你自己做出。例如,像讀什么專業,讀什么學校,考研還是出國等決定,大家可能習慣于聽父母的安排,或參考大多數同學的選擇——殊不知,在這些最重要的問題上,只有你自己的決定才能幫助你邁向真正的成功。自己做無關緊要的決定,但是對一生有重大影響的決定卻聽他人的。這是多么不合邏輯呀!此外,就算你自己做出了決定,也不見得你事先
三十年前,在工業社會里,每位員工是企業的機器里的一個齒輪。雖然機器需要齒輪,但是齒輪是可替換的。最好的齒輪是耐用的,不是卓越的。因此這些公司最喜歡的人才是:
一個有專業知識的、能夠埋頭苦干的人。
斗轉星移,在今天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里,人們對人才的定義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在現代化的企業中,有更多的人享有決策的權利,有更多的人必須在思考中不斷創新,也更多的人有足夠的空間來決定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大多數人的工作不再是機械式的重復勞動,而是需要獨立思考、自主決策的復雜過程。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PeterDruker)曾指出:“未來的歷史學家會說,這個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術或網絡的革新,而是人類生存狀況的重大改變。在這個世紀里,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所以,今天大多數優秀的企業對的人才的期望是:
積極主動、充滿熱情、靈活自信的人。
要想在現代化的企業中獲得成功,就必須努力培養自己的主動意識: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擔責任,主動為自己設定工作目標,并不斷改進方式和方法;此外,還應當培養推銷自己的能力,在領導或同事面前要善于表現自己的優點,
作為當代中國的青年一代,你應該不再只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么,而是應該主動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規劃它們,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想想今天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幾個是唯唯諾諾、被動消極的人?對待自己的學業和研究項目,你需要以一個母親對孩子那樣的責任心全力投入、不斷努力。只要有了積極主動的態度,沒有什么目標是不能達到的。
其實,許多年輕人并不是沒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做出自己的決定,而是不習慣在重大問題上做出自己的決定。如果我問一位中國的大學生:“你最常做的決定是什么?”他的回答很有可能是決定買什么樣的電腦,看什么電影,讀什么書等等。這些事情固然需要做出決定,但是,許多更重要的決定更需要由你自己做出。例如,像讀什么專業,讀什么學校,考研還是出國等決定,大家可能習慣于聽父母的安排,或參考大多數同學的選擇——殊不知,在這些最重要的問題上,只有你自己的決定才能幫助你邁向真正的成功。自己做無關緊要的決定,但是對一生有重大影響的決定卻聽他人的。這是多么不合邏輯呀!此外,就算你自己做出了決定,也不見得你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