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跳槽后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常常會問到一個終極問題“你為什么離職?”
但是顯然,面試官實際上并不關心你離職的原因,那么他真正的弦外之音是什么呢?
這類問題我們又該如何應對與回答呢?老夏做個分析
面試官問你從前企業離職的原因,其實是想通過你的口中對你的能力進行初步的了解。
能力,是一個職場人士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也是面試官重點想要考察的內容。
海伍德曾說過:“對于一個能力強勁的人來說,無事不能為。”
你的真才實學和工作能力在簡歷上或許確實有跡可循,但仍受多種因素干擾無法直觀表現。
而如果加上你對自己所具備能力的認識,面試官就能得出更為完善全面的結論。
面試,其實就是為了回答面試官想知道的內容,通過自我推銷實現入職就業。
在這種情況下,面試官對這些有營養的實質性內容的重視,遠超離職“追求更好的職業發展”、“喜歡更有挑戰的工作”等較為空洞的回答。
此時,你要更著重于你對已有工作的理解和貢獻度,而不是找一個妥當的理由進行述說。
在你說出離職的原因之前,你可以客觀真實地介紹前公司的背景后,具有說服力地描說自己過去在職期間所做的工作內容,謙虛得當地羅列展現此前的亮點成果。
面試官問你從前企業離職的原因,其實是想從你的回答中判斷你的職業成熟度。
在定義上,職業成熟度包括職業認知、職業態度、職業價值觀、職業選擇等因素,與經驗與資歷無關,每個職場人士對此都有屬于自己不同的理解。
正因為企業競爭是瞬息萬變的,因此需要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專材。
擁有高度職業成熟度的職場人士,也是所有企業都夢寐以求的,面試官也會在面試過程中進行相關判斷。
面試官問的這個問題,是在憑借你對前公司與自己的認知的基礎上,對你的職業成熟度進行判斷。
這個問題往往出現在面試的中后階段,此時你優質的回答能讓你在面試過程中帶來巨大的優勢。
人的職業發展是一個終生的過程,且呈現出階段性特點,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存在不同的發展目標和任務,只有完成了該階段的目標才是職業成熟的表現。
面試官從你對離職原因的敘述中,判斷你的成熟度與你的職業發展階段是否契合,是否符合企業需求,再作出決斷。
面試官問你從前企業離職的原因,其實是想考察你應聘的態度。
現在的就業形勢很是嚴峻,即便是具備跳槽的優勢,但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適的崗位。
應聘時,罔顧事實夸大自己與詆毀自己,其實并無二致。
而面試官真正想看到的是你表現得不卑不亢,客觀冷靜地進行回顧,正視自己與前公司的過往,并對自己應聘的崗位抱有堅定的決心。
明確的求職目標與積極的求職態度不只是面試官所想要考察的內容,更是應聘時我們所需要具備的素養。
跳槽所從事的工作大抵會與過去相同,但依舊需要具備明確的方向。
試想,一個對自己的的職業生涯都不明確的人,又如何能夠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呢?
積極的求職態度能夠幫助我們保持充足的自信,表現出自己的勇氣和耐力,在應聘中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進而誠懇謹慎地直面自己與前公司的過去,坦誠真摯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面試官也會更加認可你的應答,向你伸出他們的橄欖枝。
面試官問你從前企業離職的原因,其實是對你忠誠度的質疑。
人們常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句話同樣也適用于職場。
在今天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跳槽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職場人士離開原來的工作另謀高就已經是一種常態。
正是因為你是跳槽參加應聘面試,面試官必須考慮到你存在的再度跳槽的可能性。
因此面試官難免對你的忠誠度、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產生懷疑,會更多地產生防備心態。
對于公司而言,在一位員工身上投入了時間與資金,這位員工只是把它作為跳板,只做了一段時間就離職的話,可以說是公司的巨大損失。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公司,在你回答這個問題時,不得不顧及自己跳槽的行為,也要認同與理解公司的擔憂。
因此,在描述離職原因時,務必謹言慎行。
你更多是簡明地表現客觀的原因,強調你對這份工作的適合度和對企業的忠誠度,使得到面試官的認可。
文/老夏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里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里,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如果你喜歡鄙文,那就在下面點個贊呀,也可以轉發或賜幾顆糖果,
你的鼓勵是我最大的動力和支持,在此老夏深表感恩.
歲月靜好,愿你幸福,一起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