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好發于中老年人,大部分早期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病例沒有間歇性跛行等典型的肢體缺血癥狀,有時僅表現為下肢輕度麻木不適,但是在這部分患者可以檢測到動脈功能的異常,且心血管缺血性事件的風險增加。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主要癥狀有間歇性跛行。下肢動脈供血不足往往會導致下肢肌群缺血性疼痛,癥狀在運動過程中尤為明顯,即出現間歇性跛行,通常表現為小腿疼痛。當血管病變位于近心端時(如主髂動脈閉塞、髂內或股深動脈病變),間歇性跛行也可發生于大腿或臀部,即臀肌跛行。癥狀的嚴重程度從輕度到重度不等,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部分患者因其他病變導致日常活動受限時癥狀可不典型。
下肢處于嚴重缺血階段時會出現靜息痛。靜息痛為在間歇性跛行基礎上出現的休息時仍然持續存在的肢體缺血性疼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肢端,通常發生于前足或足趾,靜息痛在夜間或平臥時明顯,患者需將患足置于特定位置以改善癥狀,如屈膝位或者將患足垂于床側。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體征主要有肢端皮溫下降、皮膚菲薄、毛發脫落等營養障礙性改變,下肢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動脈收縮壓下降,肢體潰瘍、壞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