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寶寶的小腦袋真奇怪,爸爸媽媽反復教了很多遍的東西,寶寶就是記不住,可有些東西寶寶只看過一兩遍,就銘記于心了。寶寶記憶力好,才能學得多、學得快、記得牢,所以,很多父母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有意識地培養寶寶的記憶力,那么,提高寶寶的記憶力有哪些科學的方法呢?下面來看看小編有什么好的方法吧。
在語言發生之前,寶寶只有形象記憶,那些直觀、形象、有趣味的事物才能引起寶寶的興趣,并且記住他們。所以,爸爸媽媽應該為寶寶提供一些色彩鮮艷、形象具體的事物,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從而很好的記住它們。
寶寶的理解能力較差,以機械記憶為主,記東西時只會死記硬背,所以,爸爸媽媽在給寶寶講故事或者讀兒歌時,要多給寶寶講解,幫助寶寶理解,讓寶寶在理解的基礎上更好的記憶。
爸爸媽媽要經常帶寶寶到戶外活動,這樣可以讓寶寶接觸更多的事物,比如花草樹木、小貓小狗等,然后利用寶寶記憶的形象性和直觀性的特點,反復對寶寶講,“這是樹,這是小草”,過段時間后,就可以對寶寶進行提問,“寶寶,告訴媽媽小草在哪里?”這樣寶寶就會用眼睛去尋找,用手去指。
爸爸媽媽要有充足的時間陪寶寶說話、玩耍,這對促進寶寶記憶能力發展非常重要,寶寶在愉快的親子交流中,既感受到了父愛、母愛,又能接受到豐富的語言符號和對事物的感知,提高寶寶記憶的能力。
由于寶寶的死記硬背,所以,他們記得快,忘得也快,剛剛記住的事情一會兒就忘記了。所以,爸爸媽媽不妨多和寶寶一起談論以前的事情,比如經常念以前學過的兒歌,讀以前聽過的故事,幫助寶寶回憶,從而讓寶寶記得更牢。
寶寶的記憶要經過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少數到多數的過程,所以,爸爸媽媽對寶寶的記憶能力不能有太高的要求,要循序漸進,比如,給寶寶看圖卡時,可以先讓寶寶記住一兩個,待記熟之后,才教寶寶更多的內容。
寫在最后:寶寶的記憶能力要盡早培養
寶寶剛出生時雖然還沒有形成明顯的記憶,但他已經能夠對各種刺激做出反應,這是記憶的基礎。在寶寶三四個月的時候,就會記住媽媽的樣子,對陌生人感到害怕,這說明寶寶已經有了記憶,所以,爸爸媽媽要盡早培養寶寶的記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