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安然□輸出|128KBPS□出品|縮書影音室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傅維韜,本名付訊山,青島市黃島區(qū)人,是一名杰出的心靈導師、著名作家,長期從事身心理咨詢工作,致力于探索自我,認知自我,尋找一條實現(xiàn)自我的捷徑。
作品簡介
這就本書的意義所在,是因為作者在里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觀念,從而能讓讀者從根本上認清自己,重新對自己做出新的定義,重新尋找回新的生活目標,把藏住的優(yōu)秀都能尋找回來。
信念的建立
█ █ 信念和觀念是我們對自身以及事件相信的是什么,它們的差別只是相信的程度不同而已。信念是一種確信,觀念是一種相信,觀點是在某一時段的認識,隨時會變,你的思維判斷就是依據(jù)這些做出正確與否的選擇。
█ █ 人有各種各樣的觀念,它們制約著你的思維,限制著你的選擇,支配著你的行動,決定著你的結(jié)果。靜下心來問自己:是什么原因?qū)е铝诉@樣的結(jié)果,往自身找,就能找到答案。改變信念或觀念的第一步就是質(zhì)疑原有觀念的證據(jù),第二步是給新觀念提供證據(jù)和充分理由。
█ █ 我們的很多觀念其實對我們并沒有益,我們卻還在堅守,也許是因為它們曾經(jīng)對我們有益,但現(xiàn)在未必還有益。檢視哪些對我們有益、哪些無益,是你現(xiàn)在要做的工作,如果你想要生活變得更好的話。
█ █ 你選擇什么樣的圈子,讀什么樣的書,看什么樣的電影、電視劇,結(jié)交什么樣的朋友,選擇什么樣的工作,找什么樣的伴侶,逛什么樣的商場,參加什么樣的聚會,等等,都在影響著你的觀念。
█ █ 我們在局限的思維觀念里做著局限的選擇,依著學習到的觀念去認識世界,選擇情境,定義自己,論斷他人。我們對每一種事物的認知,都是被教導出來的。我們每一個人的認知都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我們活在了局限的思維里而看不到廣闊的現(xiàn)實。
改變觀念,重新選擇
█ █ 給出一個什么力量就會返回來一個什么力量,這是物理定律,也是人生哲學。
█ █ 要改變他人就要先改變自己,而且改變自己不是為了改變他人,而是你想改變。他人會因著你的改變而改變,你有什么樣的改變就會引發(fā)別人什么樣的改變,但是你不能期待他人的改變。不然,你可能會失望,從而影響到自己的情緒、行為或改變的態(tài)度。
█ █ 改變他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引導他人想象改變后的好處,但是不能讓他覺察到是你在引導他,而是他自己做出的選擇。我們在行為上要表現(xiàn)出“對方已經(jīng)改變”來看待他、對待他。
█ █ 改變的第一步是認識到這種被動反應,并愿意走出舒適區(qū)。第二步是看清事件中反應的虛假性,重新觀察發(fā)生的事件而不是給事件下定義。第三步是選擇你想要的結(jié)果,知道你選擇什么的權(quán)利永遠在自己手中。
█ █ 另外,痛苦、憤怒等情緒出現(xiàn)的時候,要認出它來,承認自己有這種情緒并感謝給你帶來這種情緒的情景,因為是它給了你認識自己內(nèi)在模式的契機,并可以趁此機會療愈自己。同時,也要探究是什么樣的信念、行為引發(fā)了這樣的事件,唯有改變了這種信念模式,你才算痊愈了。
圖片原創(chuàng):「縮書」團隊
追求真相
█ █ 我們看到的是現(xiàn)象,詮釋的是頭腦,除非了解真相,否則只有在幻象里打轉(zhuǎn),任憑局限意識控制著你的現(xiàn)狀。
█ █ 不需要追求更好,真相就是,當下就是最好的,生活當然要往前走,要改變,但不是變得更好,而是不斷變化。我們就是在這不斷變化的生命之河中順流而下,在每一個最好的當下經(jīng)過,不管這個“當下”怎樣,它都是最好的展現(xiàn)。當下就是最好的,我們的一生就是最好的一生。
█ █ 我們常說的生活不容易,其實就是你的生活給你的現(xiàn)狀,這就是你認定生活是怎樣的,你的現(xiàn)狀就怎樣。要改變現(xiàn)狀就改變你的認定,認定改變了,現(xiàn)狀就會改變。
█ █ 錢的多少不是衡量貧富的標準,思想的自我確定才是。一旦有了富裕的思想,你的物質(zhì)財富就會逐漸地來到你的身邊,你的思想與你的現(xiàn)狀總是息息相關(guān)。
█ █ 我們的痛苦與煩惱大都來自現(xiàn)實與夢想的落差,落差越大,痛苦就越大。而自身行為與想要的背道而馳,令你怨恨自己,羨慕他人,產(chǎn)生無力的沮喪感,想改變卻無能為力,而這一切都是你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
█ █ 我們每個人都會去追求享受幸福、避免痛苦,但是幸福與痛苦不是由事件決定的,而是由你對它的看法決定的。同樣一件事也許你覺得是痛苦的,別人覺得沒什么或是愉快的。
█ █ 設(shè)定目標、制訂計劃、采取行動,找更好的方法,堅持到底,這是成功的基本步驟。關(guān)鍵在于是否堅持下去,持續(xù)采取行動的力量來自是否快樂。如果行動就快樂,不行動就痛苦,那么達到目標就變得容易,即使達不到目標也不重要了,因為過程比目標更重要。
情緒是什么
█ █ 人其實很少能做出新的行為來,人都是模式化了的,再加上人的惰性,人的一生變化不大,除非有強烈的意愿,意識到必須改變,改變才會發(fā)生。控制情緒的秘密就是打斷模式鏈接,建立新的通道。
█ █ 如果有人對你吼“你渾蛋”,你會立馬生氣;如果有朋友笑嘻嘻地對你說“你真是個渾蛋”,你是不會生氣的,因為你通過判斷認定他是在開玩笑。所以這種方法就是改變你對情景的定義,打斷思維鏈接。不是情景引發(fā)了你的情緒,是你對情景下的定義引發(fā)了你的情緒。
█ █ 情緒的產(chǎn)生,不是由當下的事件引起的,跟別人也沒有關(guān)系。之所以會去指責、抱怨令你生氣或是悲傷的事件,是因為這樣可以對此不必負責,逃避自己的擔當,把矛頭指向別人、指向外在,就不用面對自己的傷疤。而真相就是:你內(nèi)在的情感需求創(chuàng)造了外在境遇,以便體驗一直壓抑在心里的情緒反應。
生命的真相
█ █ 真相可以分為三部分:頭腦的真相,心靈的真相,最終的真相。頭腦的真相就是頭腦最終要的是什么,它最終要的是幸福感、滿足感;心靈要的是寧靜、至福與愛;最終的真相是無我、無不我。
█ █ 頭腦經(jīng)過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已經(jīng)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思維通道,不論地區(qū)、國家都大同小異;又因著信仰、信念文化的不同,呈現(xiàn)出民族的差異;又因著人與人觀念的不同,又有所區(qū)別,模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模式本身沒有對錯,就看是形成了什么樣的模式,人的命運就是模式控制著,改變模式就意味著命運的改變。
█ █ 幸福不幸福跟錢財沒關(guān)系,跟愛有關(guān),標準就是是否以愛去行動、去創(chuàng)造財富。幸福的人更容易創(chuàng)造財富,但是他們的目的并非金錢本身,獲取任何東西都不能失去愛與喜悅。
創(chuàng)造現(xiàn)實
█ █ 我們觀看的世界并不是真實的世界,而是我們看到世界表象的感覺。我們以我們的感受去定義、判斷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繼而形成我們的經(jīng)驗與認知。這種經(jīng)驗與認知又如此頑固地控制著我們的思維,我們又以這種思維去定義所有的事物。這種思維創(chuàng)造出了我們對事物看法的真實感,我們又以這種真實感創(chuàng)造出了相應的情緒。
█ █ 明白人生在世只是短暫的差事,你的價值觀必然大大改變,當你做決定時,將會根據(jù)永恒而不是短暫的原則,如此,你的生活將會發(fā)生徹底轉(zhuǎn)變。人生沒有偶然,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 █ 我們看事物,不是根據(jù)事物的本身來看它,而是根據(jù)我們的看法。你對人生的看法,塑造了你的人生;你如何定義人生,將決定你的生活態(tài)度;你對人生的看法,會影響你如何運用時間、金錢和才干,以及你在人際關(guān)系上的取舍;你怎樣定義人生,潛藏在你心中的人生象征,在不知不覺影響著你的人生。它影響了你的期望、價值觀、人際關(guān)系、目標和優(yōu)先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