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中信銀行和百度聯合發起的百信銀行正式獲得監管層批復,獲準在北京籌建,從此國內直銷銀行迎來新的發展路徑,未來肯定會涌現一批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在此之前,以騰訊發起的前海微眾銀行和阿里巴巴旗下的浙江網商銀行等為代表的多家互聯網民營銀行已經正式開業,后續力量也不斷加入。至此,國內商業銀行業出現了三種發展模式:傳統銀行(包括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信系統等)、互聯網民營銀行和獨立法人直銷銀行,銀行業競爭將更加充分。三種銀行基礎差異明細,市場機會也有所不同,差異化經營是未來趨勢。
壹
傳統商業銀行優勢依舊,更傾向于中高端用戶,但在用戶運營方面有所欠缺,面臨用戶增量困境。
傳統商業銀行的存量和增量用戶仍將以中高端用戶為主,并在市場中占據顯著優勢。受限于物理網點鋪設和運營的高人力、物力成本, 傳統銀行的分支機構更多分布于人口、商業密集的地區,也更傾向于服務貢獻度較高的人群,于是出現了“二八定律”。當前,對存量客戶的挖掘是擺在傳統銀行面前的主要課題。
然而,傳統商業銀行用戶經營體系圍繞分銷體系建立,優勢在線下維系客戶,而短期之內線上仍是輔助,且缺乏互聯網流量支持,造成了新興用戶群增長乏力,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貳
互聯網民營銀行掌控了絕大部分的流量和場景,對新生用戶影響力和吸引力不可忽視,但在合規、安全、穩健經營意識上有所不足。
互聯網實現人們生活的“線上化”,而移動互聯網將人們帶入“場景化”時代,銀行已不再是一個固定的經營場所,也將不僅僅被禁錮于網點、獨立的應用,而是隨時可得的金融服務。因此,銀行業務需要嵌入場景,圍繞客戶生活和金融需求,提供一攬子、個性化的解決方案。互聯網平臺通過選擇更貼近用戶日常生活的服務領域,在獲取基礎用戶上具有天然的優勢。而且,國內互聯網巨頭通過數十年的運營,已經壟斷了國內絕大部分的互聯網流量和場景,奠定了雄厚的用戶和數據基礎。同時,由于布局較早,它們已經與新興客戶群建立高頻的聯系,優勢明顯,未來在這些客戶爭奪上已經領先傳統商業銀行。
前海微眾銀行、杭州網商銀行等民營銀行脫胎于互聯網平臺,更崇尚“自由、平等”的互聯網文化,在合規、安全、穩健經營意識時與其他兩種銀行有一定差距。
叁
獨立法人直銷銀行面臨雙重競爭,未來的機會在邊緣領域。
獨立法人直銷銀行脫胎于傳統商業銀行,在成本和效率上相對于傳統銀行優勢明顯,而在合規、安全、風控方面于民營銀行更優,但生存環境并不樂觀,同時面臨雙重競爭。通常有以下兩種發展途徑可選:
1.深挖母銀行存量用戶中的特定群體,作為母銀行業務板塊的補充。
這是當前多數以部門或事業部模式運營的直銷銀行采取的定位,但目前來看效果并不影響。這是因為,直銷銀行客戶群體應以具有互聯網習慣的中低收入客戶為主,這部分群體其實已被BAT等互聯網巨頭占有,多數傳統銀行在市場占有率上處于劣勢。所以,多數直銷銀行在這一方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多取決于母銀行的積累。
2.與互聯網平臺合作,依托邊緣場景實現突破。
針對目前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巨頭在互聯網生態中的布局情況,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應該采取單點、邊緣突破策略,在場景選擇中避開互聯網巨頭的優勢領域。當前階段,對追求輕資產化的直銷銀行而言,以一己之力建立一種場景很難在短時間低成本實現,與掌握特有場景的第三方機構合作是可取之道。
綜合以上,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未來的生存空間主要在邊緣領域。
肆
總結
銀行業的核心業務是存貸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改變和改進的是服務輸出方式、生產方式等,對安全、風控等方面的堅守仍不可動搖。新興技術對金融業的升級最終還是將體現在提高運作效率、降低經營成本、改善用戶體驗層面。傳統銀行、互聯網民營銀行和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將會在很多方面趨同,比如業務品種、渠道建設、金融科技運用等,主要差異體現在中后臺支撐模式和客戶群細分。
來源:互聯網金融風控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