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鼻炎,給小編感觸最深的就是一位同事了,雨雪天氣、大風天氣、喝酒……只要是遇到這些時候,小編的同事總是會“鼻涕邋遢”,說句話就像有心酸事要流淚一樣。他告訴小編,你是不知道鼻炎的難受,為了驗證他的說法,今日小編將急性鼻炎、慢性鼻炎的預防與治療整理了一下,分享給大家,讓大家了解其痛楚,避免中招。如果是患者的話,就看看治療方案,希望能還你健康身體。
慢性鼻炎大多由急性鼻炎反復發作所致。此外,心臟病、腎臟病的患者,鼻腔長期淤血,容易產生慢性鼻炎;慢性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鼻中隔偏曲、粉塵、蒸氣、刺激性氣體,以及經常受溫度、濕度的急劇變化都是促進慢性鼻炎的因素。鼻腔用藥不當也會引起藥物性鼻炎。
癥狀主要是鼻塞,遇冷空氣刺刺激時加重。慢性單純性鼻炎往往在睡覺時頭轉向哪側,就產生該側鼻塞;如鼻粘膜肥厚增生,鼻塞呈持續性,就成為慢性肥厚性鼻炎。有時下鼻甲高度肥大,表面呈桑椹樣變化;如肥大的后端堵住耳咽管開口,可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等癥狀鼻塞嚴重時,說話帶鼻音,嗅覺也相應減退,鼻涕常常增多。
預防包括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得了感冒要及時、徹底治療,并積極治療全身慢性疾病等。
治療要去除病因,配合局部用藥。用呋喃西林麻黃堿或鼻眼凈藥水滴鼻。但鼻眼凈不宜長期連續應用。也可用針灸或按摩療法,取穴迎香、合谷、風池、印堂等。
患慢性肥厚性鼻炎時,用下鼻甲電烙、激光燒灼、微波凝固、冷凍或粘膜下注射硬化劑等療法。如鼻甲過于肥大,經上述治療無效,可動手術作鼻甲部分切除,但要注意避免切除過度。
慢性鼻炎既然是急性鼻炎導致的,那么,急性鼻炎又是什么呢?
急性鼻炎就是一般所說的“傷風”、“感冒”。通常是受涼后身體抵抗力降低,病毒和細菌相繼侵入而引起。具有一定的傳染性。
起病時可有畏寒發熱,同時覺得鼻內干熱發癢,容易打噴嚏,1~2日后有鼻塞和大量清水樣鼻涕,3~4日后漸變為黃膿鼻涕,然后鼻涕逐漸減少,約1星期恢復正常。一些傳染病的早期,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紅熱等,也有類似傷風的癥狀,需注意鑒別。傷風本身是小病,但有時會繼發中耳、鼻竇及下呼吸道的急性炎癥,所以不可輕視。
傷風可以預防。體質強健的人很少傷風。對于經常容易傷風的人,應特別注意預防,關鍵在于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要注意經常接觸新鮮空氣和陽光,積極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堅持洗冷水臉、冷水澡等。體質虛弱、云輒易汗、經常感冒的人,可服中成藥“玉屏風沖劑”。患者外出應戴口罩以減少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