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到底應該說真話還是假話?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
有人太老實、單純,說的都是實話,但卻容易傷人和露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有人更多說假話,時間一長,就會讓別人覺得太虛偽,不可深交。
而鬼谷子的說話之道則取其“中庸”,就是說能讓別人接受、理解的話。但這并不是讓大家不說實話。而是為了大家在說話時,能尊重他人,也保護自己:
很多人都有一個壞毛病:一遇到自己理解不了的事物,就喜歡指手畫腳,議論紛紛。喜歡以自己現有的認知形成判斷。還很固執,不聽他人的解釋。
引申:在別人的背后說長說短,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言論。首先讓人的第一感官就不舒服。如果是好的建議,就當面直說。如果是壞話,能不說就不說。
解讀:與人交流時,要有自己真實的想法。這樣才能使別人相信你說的話。但在說一些批評,建議的時候,要多顧及一下別人的感受。不能太過直白,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更不能以關心的名義去侵犯別人的私人空間!
引申:批評建議時,首先要站在他人的角度來說,要讓別人感覺到,你是真心為他好的。而不是把你自己的建議強塞給別人。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種人:遇到什么不如意或者不開心就滿腹牢騷,抱怨個不停的人?事實上,這樣看似發泄了情緒,但對于解決問題沒有任何的幫助,還會讓人看不起。
引申:怨天尤人,是人生一大禁忌。因為抱怨不僅會害了你自己,還會影響到別人,使你的生活越來越差。
關注鬼谷子大智慧,用智慧解讀經典,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