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反穿衣、反戴帽
古人非常注重穿衣,從穿衣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身份、地位以及性格特點。在穿衣上,非常忌諱反穿衣、反戴帽。河南沁陽一帶有“反穿羅裙,另嫁男人”的說法,也就是說,孀婦在改嫁時才反穿羅裙,如果日常生活中女人反穿羅裙,那就是不吉祥的。除此原因之外,民間還有親人去世后要反穿衣的習俗。我國很多地方,在給去世的人穿壽衣時,并非直接穿在死者身上,而是讓孝子或親屬先反面層層穿好,再剝下來一次性穿到死者身上。因此,人們也特別忌諱日常生活中將衣服反著穿。如果反著穿,就意味著是在詛咒自己的親人死去。
另外,古代有些地方在人去世后為其反戴帽子,清代熊伯龍的《無何集》中說:“毋反懸冠,為似死人服。”這就是說,人們忌諱反戴帽子,其原因在于類似于死者的穿著法,這對活著的人來說是一種兇相。
忌穿別人穿過的衣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衣服,所以古人認為,衣服與本人有著同一性,或者說衣服上會附著本人的魂靈。在這種思想觀念的影響下,古人非常忌諱穿別人穿過的衣服,如果穿別人穿過的衣服,自己的靈魂就會受到影響而變得不安寧。這種禁忌在很多民族的習俗中都存在,而青海的藏民尤其忌諱這一點。
忌反季節穿衣
在我國北方,民俗忌諱反季節穿衣。由于北方春夏秋冬的特點比較明顯,季節性比較強,所以,人們衣服的季節性也比較強,會按照單、夾、棉、皮的順序循環更替。但如果反季節穿衣,如六月天穿棉襖,那么有一種可能是生病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家道衰落,經濟拮據,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人們眼中的好現象,所以反季節穿衣就成為一種禁忌。
忌直接穿剛晾干的衣服
忌直接穿剛晾干的衣服,這是南方沿海一帶在穿戴方面的禁忌。過去,南方沿海一帶人晾曬衣服是用竹竿把衣服穿撐起來,看上去如同一個竹竿人穿著衣服似的。這樣晾曬的衣服如果取下來直接穿在自己身上,就有可能使自己受到竹竿人靈魂的侵擾而成為一個“竹竿鬼”。所以,衣服晾干后,收下衣服,再折疊起來放一段時間就能起到化解的作用,也就不會有不吉祥的事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