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貨架商品如何陳列?陳列被稱為是“終端銷售的重中之重”。 超市貨架商品陳列的主題不明確,會直接影響顧客對品牌的購買。作為媒體廣告的延續,明確的陳列主題能夠提供更加詳盡的、更加直觀的產品信息給顧客,從而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和購買行為,抓住顧客的第六感,縮短挑選的時間,加速交易過程。
超市貨架商品陳列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超市貨架商品陳列通過視覺與顧客溝通,以商品本身為主題,利用形狀、色彩、性能,通過藝術造型陳列及環境的相互協調來向顧客展示商品的特征,增強商品對顧客的吸引力,加深顧客對商品的了解。
超市貨架商品陳列原則
科學、優美的陳列可以塑造店鋪、專柜的風格,突出主打產品;增加商品的魅力,誘導顧客進店,為顧客營造購物氣氛。具體來講,陳列原則包括下面幾點:
*系列化:同系列產品陳列在相近的位置,方便顧客按功能進行選購。
*重點化:將主打產品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并配合其他產品做好陳列,做到重點突出引導顧客。
*多樣化:要根據產品的不同特點,進行多種方式組合陳列。
*平衡化: 如體育用品在陳列時尤其要講究平衡性和對稱性,以產生運動的平衡感、力量感和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重復化: 將同類產品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陳列,形成一種陳列氣氛。如一層層板上疊放6件同款、同色、同號的文化衫;鞋墻按照一定的分類準則以相同的間距將產品碼放整齊,保持陳列完整,沒有空缺;將不同色號的貨品在不同區域重復展示,以加深顧客的印象。
*響應化:產品陳列時,要進行全面考慮,注意其色彩、款式、類別等因素相互的關系,達到整體的協調統一。如掛鉤兩側或上下方的層板上要疊放與其同類產品,中間的架子上的陳列應與其相近的衣墻陳列同一系列產品。
超市貨架商品陳列要做到從一點一滴細節上去研究,商品陳列要做到:
(1)陳列的商品必須明碼標價,一物一簽,以免使顧客有混亂的感覺。
(2)各種商品如果有污漬或次品,如果無法整理應該盡快安排退倉,不要滯留在柜臺上。
(3)如果天花板、墻壁、貨架上張貼海報、廣告、懸掛吊旗,必須要小心處理,以免弄臟墻壁、天花板等,影響店容。
(4)商品的陳列要本著美觀、醒目、有序的原則,使顧客賞心悅目,以引導顧客。
衣著打扮是我們留給外界的第一印象,而貨架的陳列是顧客過目難忘的第一印象。心理學家認為:顧客在購買活動中,最容易受暗示因 素的影響。優秀的貨架陳列,能夠吸引顧客的注意力,促成銷售。反之,失敗的貨架陳列或降低顧客的購買欲望,應極力避免。
具體來說, 超市貨架陳列中應避免的情況包括:
1)產品系列性陪襯陳列,陳列物感染力。
2)將無關聯展示物過多的放入展示空間,造成喧賓奪主,主題不突出。
3)因追求專賣店的氣氛,而增加單元區域內商品數量和品種。
4)刻意營造色彩間隔,是店面顯得雜論無章。
5)太多零散和獨立的點綴式擺設
6)光源失調、殘損,照明無自然還原效果。
7)連續大范圍、大跨度單一陳列展示方式,導致顧客視覺單調、疲憊、缺乏重點。
8)季末、季初產品陳列方位未經調整,陳列方式保持不變。
超市貨架陳列應選擇顧客易懂、易看、易選且美觀的表現手法。顧客購買的不僅僅是商品,還有商品所具有的價值感和滿足感,陳列即體現了產品的價值和文化,因此,店鋪經營者要提高自己在陳列方面的技巧,以吸引更多的顧客前來光顧。
總之,充分發揮超市貨架陳列對銷售的作用,應做到建立以顧客為中心,需求為導向的陳列理念,根據顧客消費心理和行為習慣,采用科學的方式、方法,結合經營者的目標,展示出商品的特性,從而到達樹立形象、吸引人流、刺激消費、提升銷售的目的。看似簡單的陳列工作,期間卻涵蓋了許多科學規律。掌握了陳列的技巧,抓住顧客的第六感,有時對銷售是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