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影響吃飯、影響睡覺,它的折磨遠超過疼痛本身。
喻嘉言說:“凡治病不明臟腑經絡,開口動手便錯。”這話說的很明白,治病不能靠猜,一猜就錯。同樣的話,徐大椿也說過:“不知經絡而用藥,其失也泛,必無捷效。”不能定位準確,錯誤會很多,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
這兩位都是中醫大家,帶大家回顧下名人名言,是因為牙痛的找對了方法起效很快。
針刺治療
手陽明大腸經入下齒。足陽明胃經入上齒。所以牙痛的時候找大腸經、胃經上的穴位,靠譜!
給大家推薦兩個穴,按壓就能減輕。當然,針刺效果最好。
第一個穴位合谷,大腸經原穴。原者,源也,大腸經的經絡之氣直接輸注在體表的地方,通過這個地方可以溝通大腸經的經絡之氣,即治療大腸經的病證。
這個穴怎么找?
看下圖3,在虎口。按解剖定位的方式參考下圖1、2。
著重介紹簡便取穴法,我們的大拇指有兩節,第一節和第二節交界的地方是關節可以彎曲,這個彎曲就會形成皺紋,我們稱“橫紋”。這個橫紋就對應圖4右下的實心黑點。手指之間通過指蹼相連接。我們把一手的橫紋壓住另一手的橫紋,大拇指的指端下就是合谷穴。
合是交接,這里第一、第二掌指交匯。谷是凹陷,所以這里是個坑。正因為是交匯之處,有人稱,合谷是牙痛的開關。
我們臨床上也是這么用的,有篇238例患者的臨床研究顯示[1],針刺合谷治療牙痛有效,有即刻鎮痛效果,延時鎮痛效果更明顯。
第二個穴位內庭,是胃經的滎穴。滎主身熱,身體的熱證,尤其所在經脈的熱證有滎穴最好。這個地方的位置,就像以前院子的結構,穿過這里上面就是廣闊的庭。又其所治癥,多不在穴位近處,而在頭腦腹心者居多,是其功用有關于內。所以古人總結“于體則庭,于用則內”。胃經的頭腦病,自然包括牙痛。
臨床上有篇10例的小樣本觀察[2],8例1次治療疼痛消失,2例3次治療明顯減輕。
那兩個穴位一起用是不是能增加療效。Yes!
針刺治療牙痛864例的療效觀察[3]表明,針刺太沖、內庭、太溪、合谷、陽池,每日一次,痊愈682例(78.9%),好轉180例(20.8%)。
藥物治療
推薦清胃散,用于胃火上攻證。
癥見
牙痛牽引頭腦,面頰發熱,其齒惡熱喜冷;或牙宣出血,或牙齦腫痛潰爛;或唇舌頰腮腫痛;口氣熱臭,口干舌燥,舌紅苔黃,脈大而數。
藥物組成
生地黃6g、當歸身6g、牡丹皮9g、黃連6g、升麻6g。
前面說了,胃經入齒,所以如果胃里有火,就會順著經絡(管道)往上跑。正所謂“火性炎上”,小火苗總是往上竄的。
火熱循陽明經上攻,自然可見齒痛、牙齦腫痛。胃經“循發際,至額顱”,因而頭痛牽引頭腦。
有熱,自然面頰發熱、齒喜歡冷的討厭熱的。熱邪加快水液蒸發,“熱灼津液”,所以口干口燥。
牙宣是牙齦腫脹,腫起來了牙齦和牙齒之間好像就有了間隙,叫“宣”。“熱則迫血妄行”,所以牙齦出血、潰爛。
脾開竅于口,所以脾胃有熱,唇舌腮頰自然會腫。“熱微則癢,熱甚則痛”。
口臭,在之前有關瀉黃散的文章中說過,這是脾胃有熱的表現,脾胃腸就好比下水道,夏天的下水道更臭,味道會不斷往上返。
正常舌象是淡紅舌、薄白苔,舌紅就是顏色加深,熱把水濃縮了顏色自然加深;把肉放火上烤,自然就黃了,黃、赤都是火熱的顏色。
體溫升高,呼吸和心跳次數都會相應增加,所以脈搏變快。“熱則迫血妄行”,經脈好比吸管,迫血妄行單位時間內的血流量增加,管徑變粗。
綜上,就是胃中積熱、循經上攻、傷及血分。
胃中積熱,口氣熱臭、口干舌燥、舌紅苔黃、脈大而數。
循經上攻,牙痛牽引頭痛、面頰發熱、齒喜冷惡熱、唇舌腮頰腫痛。
傷及血分,牙宣出血、牙齦腫痛潰爛。
原理搞清楚了,用相對應的藥就可以組方了。
黃連苦寒,為君藥。入脾胃,直瀉其火,稱“苦寒直折”,就是有熱直接就用冷的往上懟。
升麻辛寒,為臣藥。辛能升散,把上攻的火分散,別堵一塊,堵一起發生車禍就腫起來了。叫宣達郁遏之火,郁就是郁積、遏就是阻遏,稱“火郁發之”。寒能清熱。而且升麻也入陽明胃經,是引經藥。
黃連得升麻則泄火而無涼遏之弊,就是說黃連苦寒泄火,但是“熱脹冷縮”,寒涼的東西會引起氣血運行緩慢、停下來。辛味藥的特點是“能散、能行”,所以就不會停下來。
升麻得黃連則散火而無升焰之虞,就是說升麻把說送上去可能“玩火自焚”,搞不好就烤個火把房子都點著了,那就用黃連降降溫。
熱入血分導致出血,所以用丹皮入血涼血清熱。
熱傷津液,所以用生地涼血滋陰。還有腫痛,所以用當歸養血和血,幫助消腫。
如果有需要可以按上面的劑量配比做成散劑,以前還建議可以水煎或泡茶,這次為啥這么執著。因為做成散劑不僅可以開水沖服,還可以加入清熱解毒的液體(比如醋、金銀花汁、菊花汁)外敷患處,內外一起,效果拔群。
嫌麻煩也可以直接買中成藥,黃連清胃丸。
我們中醫講胃火上攻的牙痛,那對應西醫的說法就是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經痛。臨床上其實也是這么干的。
比如說40例慢性牙周炎[4],清胃散聯合甲硝唑治療療效顯著,明顯改善癥狀,降低復發率。
又比如53例復發性口腔潰瘍清胃散治療[5],治愈49例,好轉3例,有效率98.11%
我們說胃火循經,那膽汁反流性胃炎算不算呢?膽汁肯定不會自己上去的啊,所以有個臨床研究112例患者,清胃散有效率92.85%,對應的西藥組是61.7%
相對應的口臭[7]是不是也就迎刃而解了?
疾病千千萬。我們學一個方治一個病,一輩子也學不完啊。
搞懂思路,一個能打十個。學以致用,期待您的反饋!
參考文獻:
[1]針刺合谷穴治療牙痛的臨床研究[J].王兵、張翠英、張軍岐等.傷寒針灸雜志.2006(8)
[2]內庭穴治療實火牙痛10例[J].蔣國慶.上海針灸雜志.2015(4)
[3]針刺治療牙痛864例療效觀察[J].柏樹祥.世界針灸雜志(英文版).2014(01)
[4]清胃散加減聯合甲硝唑治療慢性牙周炎效果觀察[J].劉勇.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15)
[5]清胃散加味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53例[J].李光、田梅.河南中醫.2015(4)
[6]加味清胃散治療膽汁返流性胃炎112例[J].金先紅、李浩.新中醫.1996(09)
[7]清胃散治療胃腑積熱型口臭的臨床觀察[J].羅翠芬、彭國光、馮遠華.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