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六大茶山,其中之一就是公明山,又叫孔明山。當地的人們還把茶樹叫做“孔明樹”,把孔明(即諸葛亮)封為“茶祖”,并每年在諸葛亮誕辰的那天舉行祭茶儀式—“茶祖會”賞月歌舞,放孔明燈,祭拜諸葛亮。至于人們為什么在祭茶儀式上祭奠孔明,還要從諸葛亮的茶事說起。
孔明山
諸葛亮祭茶
劉備三顧茅廬后,諸葛亮出山幫助劉備輔助漢室。當時天下大亂,群雄割據邊關。頭頂光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身為丞相,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不久使積勞成疾,累出癆病。由于政務繁忙,諸葛亮也無心養病,身體就一天天良弱下去。
一晚,諸葛亮夢見一神秘老人,他為自己指明治病良方,即取定軍山千年古茶樹之嫩葉焙制泡飲。諸葛亮按照夢中指示泡茶,幾天后疾漸愈,大腦反應更快,變得更聰明,操勞政務也不覺得勞累。為感謝茶樹的恩德,諸葛亮親往茶山設壇,拜祭茶樹除疾迪智之功。
煎茶嶺
煎茶嶺
諸葛亮一生志在伐魏,因此對周邊民族的安撫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團結周圍各族,共同對付曹魏大軍,諸葛亮在勉縣去略陽的一座山上設坊煮茶,經常派使者邀軍力強大的駐寧羌興州的羌氏族首領上山品茶議事。
在茶坊中,諸葛亮與羌氐族首領談茶論道,借談茶性和中的特點,謀求合作之道。羌氐族首領在品茶中享受到人生之快,同時又佩服諸葛亮的人品與才干,于是一同合作,還親自率領數十萬大軍歸蜀漢,共同北伐。為了慶祝合作的成功,諸葛亮賜其山名為“煎茶嶺”,一直流傳至今,成為諸葛亮以茶睦鄰的見證。
諸葛亮雕像
手杖生根
西南地區是我國很多少數民族的聚居地。為了穩定政局,諸葛亮親自前到少數民族聚居地治亂安民,西南地區平定之后,諸葛亮大喜,手中拐杖頓地感嘆,不料手杖定根不拔。一年之后,拐杖發枝萌芽,長出葉片。諸葛亮叫士兵采葉煮水喝,士兵的眼疾就好了。
由于西南地區生存環境惡劣,諸葛亮從慶甸王處購得8馱茶子隨軍運回蜀地播種,并囑托駐守西南的士兵興茶、種茶,靠種茶、賣茶維持生活。茶葉就這樣成為漢人與少數民族商品交換文化交流的媒介,百姓也從種茶、飲茶中悟出道和文明。西南夷蠻正是在茶的熏陶下,得以教化和進步,治安開始穩定。經過世代的教誨,至今當地人仍認為,漢中才是世界茶葉之源。
茶文化
諸葛亮識茶、興茶不但擴大了茶飲的傳播,而且在中國歷史上也有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