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們對男婚女嫁的事情都看得非常重,并且留下了很多有趣的俗語,比如有句民間俗語叫做:“男看手掌女看足,娶妻嫁漢無煩憂”,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以前的人與現在有所不同,那時候人們的思想都比較守舊,穿衣打扮都很保守。不像現在一樣,滿大街都是短袖短褲,有些人甚至會覺得越短越好。或許以前的天氣沒有這么熱吧,那時的人們即便是夏天,也要穿長衣長衫。特別是女人,更是包裹嚴實,所以人們只能通過外在特征來判斷了。
在農耕社會,男人的主要職責就是養家糊口,想要養家糊口也無非就那么幾種方式,而種地才是農耕社會大部分人的主要生活途徑。所謂“士農工商”,每一樣都離不開手,從遠古時代開始,人類就是靠手來抓取食物的,可以說手才是人類最萬能的工具。
老人們說:男人的手就是抓錢的耙子,如果一個男人經常下地干活,他的手就會粗糙起老繭,如果一個富家公子,經常游手好閑,他的手自然就會很白。所以人們通過觀察一個男人的手,就能基本看出這個人的家庭條件或者職業。
之前在網上還有一種有趣的說法,說男人評價一個女人,可以從外貌和身材方面看出來。而判斷一個男人,可以從右手的中指看出來,意思就是男人的中指自然彎曲到掌心的位置,再從掌心的位置到中指指尖的距離就是男人“丁丁”的長度。當然通過手掌也能看出一個人的很多信息,所以就有了“男看手掌”的說法。
在以前社會,女人們最保密的部位就是腳,特別是裹足的年代,女人的“三寸金蓮”是絕不能讓陌生男人見到的。在《水滸傳》中,王婆對西門慶說:“吃飯時你可以假裝把筷子掉在地下,然后俯身去撿,順勢捏一下她的小腳。如果她發作開來,老身也沒有辦法了。如果她不言語,這事就成了。”
由此也能看出腳的重要性,老話說:“小腳一雙,眼淚一缸。”據說女人纏足從三四歲就開始了,先將腳拇趾以外的四趾屈于足底,用白棉布條裹緊,等到腳型固定后,再穿上“尖頭鞋”,往后日復一日,使腳變形,最后只能用大腳趾走路。
很多人以為以前女人纏足只是為了好看,其實還有一定的功能,首先是男子為了限制女人的行動,不讓她多與外界接觸。其次是為了取悅男人,因為以前很多人簡直就是“拜足狂”,甚至在以前還出現了“金蓮杯”,就是把杯子做成腳一樣的形狀,用來喝酒。
如今在網上還有一種奇特的說法,說是女子裹足之后,為了正常走路,就會兩腿緊繃,長此以往就會導致腰部肌肉收緊。有位學者說:裹腳能使血液向上流,使臀部變得更豐腴。其實這與穿高跟鞋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就有了“男看手掌女看足,娶妻嫁漢無煩憂”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