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骨盆比喻成一個“水桶”的話,前傾、后傾都會造成能量的流失。昨天,我們已經詳細了解了“骨盆前傾”的種種影響以及調整方式。今天,我們就來細說“骨盆后傾”,攻克后傾,把該有的健康美麗拿回來!
一般骨盆后傾人士通過體態來看的話,臀部多呈扁平下垂狀,身體重心容易向后,脊柱為了平衡身體的重心,會向前移動,于是形成“駝背”,胸廓狹窄,且大腿向前推,膝蓋窩后側(即大小腿連接處)形成一個張開的鈍角。同樣,你也可以通過靠墻站立的方式來判斷自己是“骨盆前傾”或是“骨盆后傾”,亦或是最健康的“中正”狀態。如果背部與墻壁之間能夠平放一掌的話,基本身姿還是比較正常的(圖左);如果能放進去一個拳頭,那一般就是骨盆前傾的癥狀了(中間圖);如果是緊貼墻壁幾乎沒有縫隙的話,那就是因為骨盆后傾導致的駝背現象(圖右)。造成骨盆后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比如說,喜歡靠在很軟的沙發上睡覺、看電視,上班的時候椅子的支撐不夠好,背部不能夠很好的貼合靠椅,或者因為缺乏運動鍛煉、運動方式不對等。除此之外,久坐是一切身體疼痛的殺手。因為長時間保持坐姿,會使臀肌失去力量,導致臀部松垮下垂,大腿后側肌肉過于緊張,導致肌肉失去互相拮抗的力量。大腿后側肌肉打不開,把骨盆往地面方向去拉,進而引發骨盆后傾。骨盆后傾的人士,腰椎的弧度通常都會過于平直,就像在靠墻站立時,一般骨盆中正的很難完全貼合墻壁,而有骨盆后傾的現象的人士通常能夠比較容易地緊貼墻壁或是留有很窄的縫隙。因為腰椎弧度的平直使得腰部受力更為直接,更容易造成椎間盤的壓力,腰部的肌肉也會感到更為緊張。因此,經常性的腰部酸脹疼痛是“骨盆后傾”的一個顯著表現。另外,胸椎的弧度也會因為骨盆后傾受到影響,胸椎上半段靠近腰椎的地方會比校直,肩胛骨會比較突出,肩頸會很容易酸痛。通常這類型的人,頸部也會特別前傾,甚至引起頭痛的問題。 現在的你,如果感覺自己的肩頸、腰椎經常感到酸痛,并且嘗試多種治療方法仍沒能得到改善時,你就要注意了,也許問題的關鍵是由于骨盆后傾,而不是某個部位單純的疼痛。三、含胸駝背,臀部下垂,體態“猥瑣”,身形缺乏活力骨盆后傾的人走起路來,會讓人覺得很沒精神,這是因為他們很容易有內外八字的步態。無論是骨盆前傾或后傾,因為弧度不對,人都會“駝背”,只是駝背的區塊會有點不同。骨盆后傾所造成的駝背,其實是因為頸部前傾加上胸椎上半部弧度較大引起的視覺效果。但是這兩者都是不正確的體態,都會牽涉身體其他的關節受力和步態的發展。(來源:豆瓣網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