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維持我們生命的重要食物之一,但是,各種危險也潛藏在其中。有人說,蔬菜盡量買新鮮的就可以了,真的就是這樣嗎?
蔬菜不是新鮮就沒問題的哦,看好下面這些,并且記好,遠離這些潛藏的危險,吃上安全、健康的蔬菜哦~
★ 莧菜 ★
光敏植物,吃后遠離陽光
莧菜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個“老實人”,怎么吃莧菜也有問題了呢?原來,莧菜是屬于光敏植物,人吃下后,如果短時間內照射強烈的日光,容易出現日光性皮炎的情況。
河南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王玉東表示,莧菜感光強,加上在太陽下暴曬,過敏性體質的人就會發生植物性日光性皮炎。
王主任還提醒到,夏季吃蔬菜后不要長時暴曬。當然,蔬菜不必怕多吃,只要不到烈日下曬著,一般就沒事了。
★ 爛白菜 ★
亞硝酸鹽中毒
蔬菜腐爛后,細菌會滋生,分解生成大量的亞硝酸鹽。
食用腐爛的大白菜后,會亞硝酸鹽中毒,使人缺氧而引起頭痛、頭暈、惡心、腹脹等,嚴重時會抽筋、昏迷等癥狀。
★ 青西紅柿 ★
龍葵素中毒
未成熟的西紅柿中含有一種生物堿,叫做龍葵素,人食用后可導致中毒。
食用這種還未成熟的青色西紅柿,口腔有苦澀感,吃后可出現惡心、嘔吐等中毒癥狀,生吃危險性更大。而青西紅柿變紅以后,就不含龍葵堿了。
★ 鮮黃花菜 ★
秋水仙堿中毒
鮮黃花極有毒,干品無毒。因為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這種毒素可引起嗓子發干、胃部燒灼感、血尿等中毒癥狀。
若先將黃花菜在開水中沖燙一下,然后用涼水浸泡2小時以上,中間換一次水,鮮黃花菜就無毒了。
★ 腐爛的生姜 ★
誘發肝損和肝癌
腐爛的生姜會產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它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從而誘發肝癌、食道癌等。那種”爛姜不爛味“的說法是錯誤的。
★ 發芽的土豆 ★
龍葵素中毒
武漢市漢口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張金華說,土豆中含有一種叫“龍葵堿”的毒素,一般成熟土豆的龍葵堿含量很少,不會引起中毒。但皮肉青紫發綠不成熟或發芽的土豆中,尤其在發芽的部位毒素含量高,吃了就容易引起中毒。
土豆中毒的癥狀一般是舌喉麻痹、胃部灼痛及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其實即使削去長芽,也還是會有食物中毒的危險。
★ 長霉的茶葉 ★
食物中毒:頭暈、腹瀉
茶葉發霉是受了青霉、曲霉污染的結果,倘若喝了發霉的茶葉水,輕則引起頭暈、腹瀉。
★ 長斑的紅薯 ★
影響肝臟正常代謝
紅薯長斑是受到了黑斑病菌的污染,使表面出現黑褐色斑塊。黑斑病菌排出的毒素中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醇,會使番薯變硬、發苦,所產生的毒素對人體肝臟影響很大。
這種毒素即使用煮、蒸和烤的方法均不能使之破壞。故無論是生吃或熟吃有黑斑病的番薯,都可能引起中毒。其癥狀為胃部不適、惡心、食欲減退,嚴重的有嘔吐、頭昏、四肢乏力麻木等中毒表現。
★ 未腌透的咸菜 ★
亞硝酸鹽中毒
未腌透的咸菜蘿卜、雪里、白菜等蔬菜中,含有一定數量的無毒硝酸鹽。腌菜時由于溫度漸高,放鹽不足10%,腌制時間又不到8天,造成細菌大量繁殖,使無毒的硝酸鹽還原成有毒亞硝酸鹽。
特別提示:但咸菜腌制9天后,亞硝酸鹽開始下降,15天以后則安全無毒。
★ 變色的紫菜 ★
受到污染,不能食用
若涼水浸泡后的紫菜呈藍紫色,說明紫菜在干燥、包裝前已被有所污染,這種紫菜對人體有害,不能食用。
★ 紅色芯的甘蔗 ★
產生神經性毒素危及生命
甘蔗心發紅,是其發霉的表現。甘蔗霉變時,會產生一種神經毒素,主要損害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這種毒素的潛伏期最短的只有十幾分鐘,長的達十多個小時。
臺州市中心醫院高級營養保健師張麗軍表示:
“中毒初時的癥狀,一般是消化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不適,胃脹、嘔吐、頭暈、頭疼、視力模糊、四肢抽搐等,嚴重者出現昏迷。呼吸系統也受到影響,出現呼吸衰竭,甚至導致死亡,幸存者也會留有嚴重的后遺癥。”
★ 新鮮木耳 ★
含光敏物質引發皮炎
新鮮木耳中含有一種叫做卟啉類的對光線敏感的物質。人食用后,皮膚經光線的照射可以引起皮炎,出現瘙癢、水腫、疼痛,個別人還會因咽喉水腫而發生呼吸困難。
因此,只有選購干木耳,水發后再食用才安全。
★ 沒熟的豆角 ★
凝血物質促中毒
生的和沒有煮熟的豆角中含有一種凝血物質——聚集素,能使血液凝固,是一種毒蛋白。
其豆莢則含有一種溶血素。人若食后往往會中毒,發生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但這些毒素經高溫處理后即可破壞。
因此,對這種蔬菜應高溫燒炒,徹底熟透才可食用。
★ 變質白木耳 ★
中毒重者易休克
腐爛變質的白木耳會產生大量的酵米面黃桿菌,食用后胃部會感到不適,嚴重者可出現中毒性休克。
其實,這看似一步步的陷阱,想要避開,也不難,從選購、清洗、儲存和烹飪這些方面注意好,也不是什么大問題咯~快提醒更多親友,遠離這些毒蔬菜哦!
爬山爬樓最傷膝!40歲后這樣做,延長膝蓋壽命(真人指導)查看請點這里
驚!在微波爐放了一點醋,神奇的一幕發生了~超好用哦~查看請點這里
先弄清體質,再科學食療,學學這兩本書里的400種中醫食療方,家庭防病養生!查看詳情
(本文由“國醫大師健康”編輯發布,文中部分內容使用:搜狐、羊城地鐵報、新浪、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