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而這位新余老父親卻心甘情愿當(dāng)女兒的那件暖心小棉襖。 刷爆朋友圈的感人視頻 ↓↓↓ 文/視頻:記者莫宇龍 如今,他的女兒已經(jīng)41歲,智力卻與孩童一般。女兒一聽歌就手舞足蹈,非常開心。為了讓女兒開心,他學(xué)會了唱歌、吹口琴,閑暇時就表演給女兒聽。
這位父親,就是視頻中的老人,他叫廖斌晟,今年已經(jīng)67歲。很多聽過他故事的人都發(fā)出這樣的感嘆:這真是中國好父親。
1976年,廖永紅的出生讓廖斌晟欣喜不已。然而令廖斌晟困惑的是,出生后不久,廖永紅的手腳常出現(xiàn)抽搐、發(fā)抖,雙腳比較小。“剛開始,我以為她發(fā)育速度遲緩。但一歲多了,她還不會走路,口齒不清晰,只會叫爸爸、媽媽。”廖斌晟說。
1978年,廖斌晟帶著廖永紅到南昌的一家醫(yī)院檢查。經(jīng)診斷,廖永紅患有先天性腦癱,腦癱會引發(fā)四肢癱瘓。這意味著,廖永紅將在輪椅上過一輩子。“聽到這個消息,我頭一下子懵掉了。”廖斌晟告訴記者,當(dāng)時醫(yī)生勸他放棄治療,但是只要還有希望,他就不能放棄。
為了女兒能像正常人一樣,廖斌晟和妻子帶著她到處尋醫(yī),希望能夠找到方法治好她的病。為此,他不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而且還向銀行貸款,但這一切都是徒勞,廖永紅的癥狀始終不見好轉(zhuǎn)。
“醫(yī)生說是不治之癥,但作為父母,我們是她最親的人,也一定要盡全力照顧好她。”廖斌晟說,女兒雖然是殘疾人,但是在他眼里,和正常的孩子一樣,是他的掌上明珠,只要她有什么要求,他都會盡力滿足她。
多年來,廖斌晟夫妻倆細心照料廖永紅的一日三餐、大小便等生活日常,從來沒有一聲抱怨。鄰居們都看在眼里,開玩笑地說,這是廖永紅前世修來的好福氣。鄰居廖鳳發(fā)說,廖斌晟是個好人,平時有什么事都熱心幫忙,照顧癱瘓的女兒很有耐心,一般人都做不到。
為了照顧女兒,廖斌晟一直跟女兒同住一室。他告訴記者,晚上睡覺的時候,女兒經(jīng)常會突然出現(xiàn)四肢痙攣的癥狀,他要經(jīng)常起來給女兒按摩、抓癢。有時候,女兒還在床上大小便,他要及時給她換衣服。
廖斌晟的家里沒有像樣的家具,但被打掃得干干凈凈,井井有條。在他家墻壁上,到處都貼著名人名言,以及他自己的語錄。在大門口門梁上方還用紅紙貼著六個大字:一切為了后代。他說,這幾個字是他自己寫的,貼在墻上每天都能看到,能激勵自己。
廖斌晟的眼里有光芒,也有淚水。“女兒也好可憐,只希望她能活得開心。”他哽咽地說,女兒常年累月都在輪椅上坐著,她最開心的事就是能夠去看看外面的風(fēng)景,所以每年他都會帶著女兒到市區(qū)的公園以及仙女湖等地游玩。
“長這么大,我們都還沒去仙女湖呢。這個女兒真是幸福。”廖斌晟的鄰居說,記者前來采訪的前兩天,天剛蒙蒙亮,廖斌晟就帶著女兒去仙女湖游玩了。說到這里的時候,廖永紅又像個小孩子一樣笑起來了。
廖斌晟是一名退伍軍人,很愛學(xué)習(xí),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我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雖然組織上入黨了,但是思想上不能不入黨。我深知自己沒什么文化,所以要不停學(xué)習(xí)。”廖斌晟說,他自費訂閱了黨報黨刊,每天都會堅持學(xué)習(xí)。
在他家中,記者看到墻壁上貼著一張安排滿滿的學(xué)習(xí)制度,里邊有歷史、文學(xué)、農(nóng)學(xué)以及二胡、口琴等內(nèi)容。他說,生活雖然清貧,但是也需自娛自樂。有時候,他會給女兒唱紅歌,吹口琴,女兒也會很開心。
“近幾年,我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頭暈頭痛的情況,身體大不如以往,也不敢去醫(yī)院檢查,怕真有什么毛病。”記者看廖斌晟的身材雖矮小,但卻有一股子精氣神,詢問他的身體狀況時,他說,女兒還需要照顧,不知道以后會怎么樣。
如今,廖斌晟家中的田地已經(jīng)被征用,家庭收入主要靠回收廢品為主,生活并不寬裕。然而,每次看報紙時,看到一些困難的孩子需要幫助,他都會拿出自己一點微薄的收入捐助他們。目前,他還資助了幾個貧困的大學(xué)生。
在廖斌晟的家中,有一份手工的日歷表,隨著時間前移而更新。在他的家中,總有一股時間的洪流在感染著人。這位父親已經(jīng)被時間染白了頭發(fā),額頭上也爬滿了皺紋。他的時間全部奉獻給了這個家庭,流動在女兒的衣食住行之間,潑灑在每一份辛勤的耕耘之中。
愿時光慢些,給那些溫暖的愛。
為愛鼓勁點zan
來源:新余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