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今天主角確實木有圖片,用電視劇的頂著吧
01
在大唐天后武則天眼中,郝處俊這個名字實在令她惡心至極。
因為名字的主人是個老頭,既不好相處,相貌也不俊,而且還很頑固。
郝處俊是湖北安陸人,生于隋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
父親郝相貴是滁州刺史,在他10歲那年病故。
時值隋末亂世,群雄逐鹿天下動蕩,郝相貴生前的好友看孤兒寡母生活艱難,便送了他們一車厚禮,母子倆只取了一些薄絹,剩下的都還回去了。
靠著舅舅許圉師的接濟,母子倆才能勉強度日。
難能可貴的是,這個時候的郝處俊依然保持著讀書的好習慣,尤其嗜讀歷史巨著《漢書》。
任何時代,讀書都是改變命運最廉價的途徑。
憑著這股韌勁,郝處俊在唐太宗貞觀年間考取了進士,經過幾年的歷練后又被提拔為吏部侍郎。
順便插一句,當初接濟他的許圉師也是進士出身,后來他有個孫女嫁給了詩仙李白,兩人生了一兒一女,男孩叫李伯禽,女孩叫李平陽,是李白詩里唯一出場的兩位親人。
依據輩分來論,郝處俊是李白老婆的表叔。
不過郝處俊為人顯然沒有李白那么狂放不羈,他為人穩重辦事靠譜,公元668年還作為李勣的副將一起遠征高句麗,并直接將其滅國。
歸國后的郝處俊,因為文武雙全被提拔為東臺侍郎,并逐步邁入中央決策集團,成了位高權重的宰相。
02
此時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常年頭暈目眩的他不得不將政務交給皇后武則天處理,久而久之,朝政便被武則天掌控。
朝堂上遇到難以處理的政務,李治還要轉身征詢坐武則天的意見,以致于天下人將這種怪相稱為“二圣臨朝”。
郝處俊是個非常有原則的人,他對此很憤慨:
“天下是李家人的天下,不是陛下一人的天下。
如果陛下認為龍體欠安,要么讓太子兼國替陛下處理政務;
或者干脆禪位于太子,做太上皇豈不是更好?”
郝處俊有理有據引經據典:當年唐高祖李淵駕崩后,唐太宗李世民要依禮制守孝,太子李承乾就替父皇處理政務,還獲得了朝堂的一致認可。
而且現在太子李弘已經成年,完全有能力監國,為什么要讓一個女人來干涉朝政呢?
至于禪位也不是沒有先例,玄武門之變后,李淵借口年事已高,禪位于秦王李世民,這才有了貞觀盛世。
總之,天下必須由李家人執掌,那個武后休想染指!
李治原本就與皇位無緣,在舅舅長孫無忌及一幫勛貴的擁護下才當上了皇帝。
這二十多年的執政經歷,讓他對權力產生了深深的依戀,因此讓他禪位于太子,那是不可能的。
無奈之下,李治只得令太子李弘監國。
李弘是個苦命孩子,攤上這么個窩囊的爹和一個強勢的媽媽武則天。
他剛監國沒幾天,武則天就要求在龍椅后面設置一處簾子,凡事要她點頭才能作數。
這樣的狀態令武則天很不盡興,還是攛掇李治要攝政,后來這事就傳到郝處俊那里。
郝處俊這時年近七旬,再加上他軍功顯赫德高望重,便斗膽向李治進言:
“恕我直言,大唐的天下是高祖與太宗皇帝一刀一槍打出來的,而陛下的天下是太宗皇帝傳給你的,不是你自己打下來的!
太宗皇帝將天下交給你,是希望你能守住這萬世基業,傳給后世子孫,不是讓你交給武皇后!”
李治自知理虧,只得將這件事擱置。
而武則天聞知后,更是對這個老家伙恨得咬牙切齒。
03
這件事過后不久,太子李弘就莫名地暴死于宮中,坊間傳聞是被武則天毒殺。
更令武則天抓狂的是,郝處俊這個老家伙混跡官場,為人處世滴水不漏,以她的心機居然找不出一絲破綻,只得眼睜睜地看著他壽終正寢。
公元681年,大唐宰相郝處俊走完了他風光的一生,享年75歲,在那個時代算得上高壽了。
郝處俊死后,唐高宗不勝悲傷,罷朝一日,領百官在他的靈堂前痛哭,給予這位老臣以莫大的哀榮。
不過可疑的是,這么個牛人下葬,后人居然沒有找個陰陽師堪輿風水。傳說一個書生路過他的墳墓,觀察一番后長嘆一口氣說:“葬壓龍角,其棺必斫。”
一千多年后,當我讀到這一段時直覺告訴我,這個書生極有可能是武則天派來制造輿論的。
因為郝處俊雖然死了,他的兒孫們都還活著,而武則天手里的屠刀,早已饑渴難耐。
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李治駕崩,遺詔稱:“皇太子李顯繼皇帝位,軍國大事不能決斷者,請天后處理決斷。”
這是李治用生命的最后一刻再次坑了大唐一把。
他選擇的繼承人李顯很不靠譜,才登基幾天就要提拔老丈人韋玄貞任宰相,朝臣們剛表示質疑,就遭到怒懟“我將天下送給韋玄貞也未嘗不可,何況一個小小的宰相之職?”。
很快有人將這番言論告訴了武則天,武則天借機將李顯貶為廬陵王,將其流放到房州。
此時距他繼位才55天。
隨后,武則天將小兒子相王李旦立為皇帝,即為唐睿宗。
李旦生性淡泊并不熱衷朝政,剛好讓武則天有了臨朝專制的理由。
掌控了生殺奪予的權力,郝處俊的后人,只能是她武則天刀下待宰的羔羊。
04
郝處俊有兩個兒子,長子郝北叟,官至司諫郎;
次子郝南容,官至秘書郎。
都是朝堂里無足輕重的小角色。
這兩個兒子顯然沒有遺傳到老爹的長壽基因,他們死在老爹之后。
因為缺乏史料記載,時間并不確定,唯一能確定的是,他們在武則天動手之前,很幸運地離世了。
不知是郝北叟還是郝南容,為郝家留下了一顆獨苗——郝象賢。
都說隔代遺傳,郝象賢的的性格卻不像他剛直的祖父。
作為一個生理意義上的男人,他甚至連一絲陽剛之氣都沒有,郝象賢自幼就弱不禁風,說話綿言細語,一副天真無邪的小白兔模樣。
用網絡流行詞,這種人就是標準的“娘炮”。
身邊的朋友給他取了個“寵之”的綽號,當著他爹的面也這么叫,給郝老爹整得很尷尬,就半開玩笑地對兒子說:“改天把你的朋友們請家里來,我擺上一桌,正式給你取名‘寵之’”!
自己兒子被取上這么個戲謔的綽號,郝老爹此舉不過是讓兒子長點心??伤麤]想到,郝象賢真將朋友們請到家里了。
這哪里只是娘炮?
這分明是缺心眼啊!
酒過三巡,郝老爹拱手對朋友們說道:“我兒子是傻了點,還請各位多多包涵,言語間傷了我不要緊,千萬不要傷了他爺爺的名聲!”。
說罷竟然掩面痛哭起來,眾人一看玩笑開得過了火,這酒再喝下去也索然無味,只得紛紛退場。
成年后的擔任太子通事舍人一職,聽上去挺威風,其實不過是替太子跑腿的辦事員。
而且這個太子還是與世無爭的李旦——雖然名為皇帝,但實權還在武則天手里,李旦只能屈居太子。
而郝象賢這么個人畜無害的娘娘腔,死前居然比任何人都爺們兒。
05
公元688年4月,郝象賢被家奴誣告謀反,武則天命酷吏周興負責審訊。
這事聽上去就很扯淡,一個無兵無權的娘炮,拿什么去謀反?
得腦子進多少水才能做出這樣的事?
武則天的心思,周興當然心領神會,很快給郝象賢羅織了一串罪證,最終宣布將郝家滅族。
周興以陰險狠毒著稱,他發明的幾十種嚴刑酷法令人犯望而生畏,屈死在他手里先后達到數千人。
天日昭昭報應不爽,周興后來遇到了比他技高一籌的來俊臣,留下個“請君入甕”的笑談,當然這是后話了。
再說郝象賢被押赴刑場的路上,一路圍觀的百姓紛紛跟隨,等抵達時已是人山人海。
這時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
郝象賢突然掙脫了看守,跳到高臺上發表了一通勁爆的演講。
他經常出入宮廷,對武則天穢亂春宮的那些爛事了然于胸,此時正好一吐為快。
不得不承認,郝象賢的口才了得,武則天與薛懷義淫亂,與太醫茍且這些事被他描述得活靈活現,就連守衛、監斬官都忘記了身份,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
這類桃色新聞從來都是引起轟動效應的話題,等郝象賢罵完,人群中頓時一片嘩然。
這時監斬官才發現,自己誤了行刑的時機,只得匆匆傳令將他斬首了事。
武則天得知后怒不可遏,但圍觀者甚多,而且消息已經傳播開來,殺人也無濟于事。
為了泄憤,她命人將郝象賢的尸體肢解喂狗,再將郝象賢的雙親、爺爺郝處俊的遺骸從墓中扒出,投入火中燒成了灰。
為了避免這種事再度發生,武則天當政的15年間立下了規矩,犯人在被行刑前嘴里都要塞根木棍,以防他們再胡言亂語。
盡管武則天后來被稱作千古一帝,但淫穢的私生活還是成了她生命里難以漂白的污點。
這正是: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舉意早先知。
勸君莫做虧心事,古往今來放過誰?
參考資料:《舊唐書》、《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