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鄰居都在暴富,而你被包圍其中。
此時,背水一戰,沖破富人包圍圈,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
大南昌都市圈和萬億省會圈
最近,南昌有兩個圈子受到輿論的高度關注。
一個是令南昌人開心的:大南昌都市圈——
2019年《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出爐后,2020年12月,大南昌都市圈市際聯席會議召開。多個城際鐵路、公路項目將加快推進,融合發展走向深入。
2021年1月,《關于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新聞發布會召開。南昌將從昌北機場、鐵路樞紐、軌道交通三大層面打造交通強省中的“強省會”。
基于城際互通,未來將形成以南昌為核心的大都市圈,其融合發展也將帶動形成大內需產業。
南昌發展有望進入新階段。
一個是讓南昌人心酸的:萬億省會圈——
2019年,南昌周邊六個相鄰省會中有四個GDP超過萬億,而剩下兩個:合肥和福州,已接近9500億,2020年將大概率超過萬億。
雖然兩者破萬億的數據還沒有坐實,但網友已經炮制出一個令南昌人“非常不適”的圈子:環南昌萬億省會圈!周邊六個省會城市(廣州、杭州、武漢、長沙、合肥、福州)GDP均進入萬億元俱樂部。唯獨南昌被包圍在中間,還在向6000億元邁進。看到這種圈子,我真是感嘆: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啊!一方面是“大南昌都市圈”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一方面是“萬億省會圈”給南昌發展敲響了警鐘。其實早在這個圈子之前,“環江西經濟怪圈”就已經出現了——江西相對于周邊省份各方面均落后,以至于被種種包圍。最早注意到江西“被包圍”的是2013年一張高鐵地圖——當時周邊省份均有高鐵通過,唯獨江西沒有。江西就像被高鐵包圍了一樣。于是就有了一個說法:環江西高鐵圈。這讓沒存在感的江西以另一種方式出了名。之后,網友們又窮追猛打,炮制出了“環江西3萬億經濟圈”——甚至還出現了“環江西5G圈”、“環江西一流高校圈”……客觀地說,江西確實很多方面是落后的。我們必須要承認這個事實。前段時間追《大秦賦》時,呂不韋婉拒趙國春平君的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秦朝為什么強大?因為人!直白說就是:秦國人很多,能人很多,你邀請我去趙國也無濟于事。其背后也是一個基本的發展規律:“人”是地域發展的根本。畢竟:人是勞動輸出的最重要元素。沒有人,哪來發展?改革開放以后,大量外國資本涌入中國。中國沿海地區由于具有海上貿易便利,外資優先考慮的是在沿海城市設立工廠,然后通過海運將產品運入本國。于是,大量制造業落座沿海地區,產生了大量崗位需求。這無形中對內陸省份產生了巨大的人口虹吸力。“億萬人去沿海打工,人口大挪移”成為了改革開放時代下的縮影。其中江西地理位置又最為特殊,是沿海向內陸延伸的第一個中部省份,同時緊鄰三個沿海省份:廣東、浙江、福建。根據2018年官方數據:江西省全年農民外出從業人員894.9萬人。其中,省外從業595.4萬,占常住人口12.7%。以農民勞務輸出總量算,江西在全國排在第三,僅次于河南和貴州。但以輸出百分比算,江西可能要更高了。人口流失就意味著勞動力和經濟財富流失。同周邊六省相比,江西常住人口和GDP均墊底。更為嚴重的是:沿海省份依靠早期資本孵化,創造了很多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產業,對高端人才產生了巨大吸引力。改革開放中,江西成為人口輸出大省,犧牲了自我,“貢獻”了沿海。這種人口犧牲最終也影響了南昌:作為省會城市,常住人口總量非常不樂觀。比如2018年,在26個主要省會城市常住人口數量中,南昌以554.6萬排名第18位,相對靠后。與合肥(808萬)、福州(774萬)兩者相比,均有較大差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