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負擔,沉重的彩禮。
記得前幾年江西安義爆出的68.8萬天價彩禮,讓無數男人猶如泰山壓頂。
有人驚呼,這年頭,娶不起老婆了。有人深思,婚姻什么時候淪落成一場明碼標價的現金交易了。
我們來看這張2020年全國彩禮榜單,以圖片為參考,結果驚人的是江西彩禮居然排名第一,比北京上海都還貴!
「現實中,江西的彩禮錢真有這么高嗎?」
「你們南昌的丈母娘,對女婿到底都有什么標準啊?」
「彩禮多少重要嗎?這背后隱藏著什么問題?」
《民法典》2021版已于今年正式實施,取消彩禮!
《民法典》2021版第1042條第一款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面對疑惑,我們也很好奇,采訪了身邊的一些“為兒女操勞的家長”們,這是TA們的回答,有些令人感動,也有些令人深思。“當時我說彩禮按照江西的標準來,借機看對方的誠意,結果對方卻說,不給彩禮,我們也不用陪嫁。”雖說有些情侶,始于愛情,終于彩禮。孫媽媽并不想在彩禮上多花功夫,況且,二老又拿不到,說到底還是給他們當婚姻啟動資金了,以備不時之需,物質點,對于女孩子來說,這是必需的。彩禮,是生活的一種物質保障,也是婚姻中,衡量兩個家庭對彼此的重視程度,這份錢不能不要。對普通家庭來說,這個錢也許就是以后的保險錢,況且你試想一下,以后孩子懷孕了,萬一這個時候又婚姻變故,她要怎么辦?雖說彩禮不等于愛,也不一定換來幸福,但是彩禮多還是代表婆家人的態度,對于那些一分彩禮都不愿給的婆家來說,堅決不要。如果她如果不現實一點,很有可能保護不了自己,爸媽也不能陪她一輩子,金額可以稍微妥協,但總不能差距太多吧。“婚房是我們女方給的首付,男方家裝修完后,寫兩個人的名字。本來談的好好的,男方家也同意給10萬彩禮,可是臨近結婚的日子,男方家突然提出,要在房子上加上他父母的名字,畢竟他父母出了10萬的彩禮。”自私點說,寫上了男方父母的名字的確會讓我女兒覺得沒有家的感覺,好像寄人籬下一樣,女兒畢竟是嫁過去的,我真怕她受欺負。
前段時間,我朋友被求婚了,她精心挑選了禮物去男方家,結果只換來一頓快餐和一連串的追問,他媽背地里拉著這個女孩子問:彩禮要多少錢?家里其他親戚娶老婆只花了2萬塊。相處多久了,怎么還沒懷上孩子...聽到這些,我快炸了,這已經不是彩禮的問題了。表面上看出未來這個婆家不好相處,實際上,能看出嫁的這個男人的問題。不吭聲,也沒脾氣。“作為過來人,覺得門當戶對太重要了,婚姻最終會歸結于生活,生活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兩家庭連吃穿用行都不能匹配,彩禮估計也談不攏。”我女兒和對象交往第二年就結婚了,雖家庭條件不是很匹配,當初在彩禮上也磨了很久,但兩人真心相愛,我也沒反對。但漸漸地,看得出來,兩人在精神上做不到平等關系,很快就出現了問題。
光有愛情是無法支持一段健康婚姻的,門當戶對,尤其是精神上的對等太重要了。不要想著找一個比自己條件差很多的人能夠維持穩定。到時候,彩禮什么的也不是什么大問題了,只要不開天價都好說,不怕談錢,就怕亂談錢。
當看到全國各省份彩禮的參考圖時,李叔叔很激動地說:“這樣說來,一輩子辛辛苦苦攢下來的錢,全拿去給孩子結婚了。”“我兒子找個對象,對方家庭說他家女兒讀書的錢還算進彩禮里,這有點夸張了。”想起新中國成立之后,新郎推著一輛借來的自行車,戴著大紅花借走新娘,人生大事就算辦了。50年代流行“四個一工程”:從一張床,一個臉盆,一個痰盂、一把熱水到80年代的“四大件兒”:一臺冰箱、一臺電視、一臺洗衣機、一臺錄音機。婚姻本身是件美好的事,被過多的禮儀所捆綁,就沒意思了。社會明明在進步,彩禮卻瘋漲。
婚姻本事美好之事,彩禮卻束縛了太多,有多少男生因沒有足夠的彩禮而娶不到妻子,又有多少女孩因為彩禮不足遲遲不嫁。所謂的愛情去了哪里?
彩禮作為婚姻的一道程序,被過度放大,就顯得本末倒置了。畢竟,結婚后你為柴米油鹽發愁的日子,并不會比婚前少呀。*以上觀點僅代表受訪者立場,不代表在南昌立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