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我 ??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身自遠,非是籍秋風。
這首詩叫《蟬》,借物詠志,以蟬的棲高飲露,聲傳遠方來自喻詩人高潔傲世的高尚品格,全詩簡練傳神,韻味十足。
是初唐不可多得的詠物詩。
作者是虞世南,大唐初年的重臣,書法家、文學(xué)家、政治家,一個正如這首詩歌詠那樣,正直高尚的儒家知識分子。
其實他入唐為臣時已經(jīng)六十四歲,如果是現(xiàn)代人,退休都好幾年了。
顯赫的名聲、非凡的才華和坎坷的經(jīng)歷,大家對老先生無比尊崇,被秦王李世民請為天策府十八學(xué)士之一。
前面的人生經(jīng)歷,大起大落,無比輝煌過,也非常悲催過,他熬了過來,依舊努力以自己的博學(xué)多才,為新興的大唐帝國效力。
一直服務(wù)到大唐貞觀12年,以八十一歲高齡去世。
李世民評價虞世南五絕:
忠讜、友悌、博文、詞藻、書翰,是一個品德高尚,才華全面的大儒者。
01
孝和悌
虞家是吳郡望族,鐘鳴鼎食,簪纓世家。
虞世南的祖父在梁朝,父親、叔叔在陳朝,都是顯赫高官,他和哥哥世基從小就聲名遠揚,跟著江南文化大咖顧野王十幾年,天資聰明,后天努力,年紀輕輕,就是江東的才俊。
這樣的家世,特別講究忠孝仁義,世南相當突出。
父親去世,年幼的世南,傷心哀痛,喪事期間差點沒扛住趴下,這表現(xiàn)完全符合儒家“純孝”要求。
怕他們吃不消,皇帝專門派人到家里,照顧兄弟倆。
因為叔叔虞寄(世南過嗣給他)還被閩中割據(jù)軍閥陳寶應(yīng)押為人質(zhì),世南脫去父親的孝服,依舊吃素,直到叔叔被解救出來,皇帝下令,他才開始吃肉。
在南方陳國,就是孝字當頭的國家模范人物。
進入隋朝,哥哥虞世基投機有方,成為紅得發(fā)紫的高級人物。
隋煬帝繼位,和宇文述、牛弘等七人為吏部選官,就是組織部,號“選曹七貴”,虞世基講話最算數(shù)。
虞世基最會奉承煬帝,搞得皇帝離不開他。超級富貴,家里生活豪華奢侈,妻兒衣食住行,比擬王侯。
虞世南卻依舊是個起居舍人的小官,清貧節(jié)儉,安居樂道。
兄弟倆住在一起,非常友愛。
大業(yè)十四年(618),搞得天怒人怨的隋煬帝跑到江都,整個國家亂成一鍋粥,隨駕的軍官們發(fā)動兵變,以宇文化及為首,殺掉了隋煬帝。
虞世基作為隋煬帝身邊紅人和佞臣,被抓起來要殺,虞世南抱著哥哥若苦哀求,請代替哥哥去死。世基的兒子也搶著替父親去死。
不許,世基砍頭,世南裹脅隨軍。
善事父母叫作孝,敬愛兄長是悌。
虞世南做到了。
02
正直忠誠
虞世南長的非常瘦弱,看不去弱不禁風,平常安靜少話,給人特別膽小怕事的感覺。
其實性子卻非常剛烈正直,和哥哥的鉆營拍馬完全不一樣。
陳滅入隋,世南、世基一起到洛陽,當時的晉王楊廣久聞兄弟大名,立即下書征召,世南討厭楊廣的為人,不愿意依附于他,以母親病為由就跑了。
楊廣繼位就是隋煬帝,世基青云直上。世南原地踏步,卻安貧樂道,不改本色。
大唐天下,世南經(jīng)常敢說敢諫,深得唐太宗賞識。
貞觀八年,隴右地震,山崩而大蛇屢屢出現(xiàn),江淮又發(fā)大水,唐太宗非常焦急,是不是我的道德不好,政策有失,才這么多天災(zāi)?
虞世南說:高山大澤必有龍蛇,蛇在山上出現(xiàn)并不奇怪。
江淮連連大雨水,只怕是冤枉案子多,要進行清查,平息冤假錯案。
——太宗就按他的意見辦。
又有彗星出現(xiàn),太宗問,這是什么征兆?
世南說: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政治不清明,即使見到鳳凰麒麟,也于事無補。如果天下大治,雖然有彗星,也不必擔心什么。”
他借機發(fā)揮,說近些年我們?nèi)〉昧朔浅A瞬黄鸬某煽儭?/span>
陛下您千萬不能驕傲自滿,要慎始慎終,不忘初心嘛!
唐太宗大為感動,正色道謝說:
“我二十四歲就掃平天下,不到三十身居大位。
近年又打敗北方強敵突厥,的確很有志驕意滿的意思。上天的警示,都是我的過錯喲!”
后來太宗對人說:
“我每一回和虞世南討論歷史上的事情,只要略有一點過錯之處,世南就嘆恨良久。他就是這樣一個忠直的人。如果臣子們都如他那樣,國家還怕治理不好嗎?”
給虞世南極高的評價。
貞觀十二年,八十一高齡的虞世南去世,太宗痛惜不已,對兒子李泰說:“世南對我忠心耿耿,總是替我修補過錯,是當代的名臣,人生的楷模。我一點小過錯他就犯顏直諫,如今去世,朝廷上下,再沒有正直的人了!”
賞賜棺木,謚號文懿。
位列凌霄閣二十四功臣第二十位。
03
文章才華
虞世南的才氣文章,早些年就名聞天下。
少年時,世基、世南在大儒顧野王門下讀書,廢寢忘食,努力向上,有時十幾天都忘記了洗臉梳頭。
浸淫十幾年,成效顯著。
師出名門又再跟南方第一筆,號稱“當世顏回”的徐陵學(xué)寫文章,深得個中三味,徐陵也認定虞世南得自己真?zhèn)鳎@文章做的花團錦簇的好。
陳國被隋滅掉,年輕的虞世基、虞世南兄弟被征召到洛陽,名氣之重,大家視為西晉陸機、陸云兄弟。
所以世南入仕途,擔任的工作是秘書郎,負責掌管圖書經(jīng)籍,編輯史料,撰寫文章。
在隋編寫《長州玉鏡》;唐高祖李淵武德年間,撰《吉兇書儀》;
貞觀年間,參與編寫《群書政要》,主編《北堂書抄》160多卷。
做的是文化人的本職工作。
那年在江都政變后,虞世南被迫跟著宇文化及往北,化及被河北竇建德打敗,建德再被唐軍消滅,世南這才輾轉(zhuǎn)到了大唐秦王李世民麾下。
李世民非常看重世南,任其為記室參軍。成為弘文館學(xué)士,與一大批天下英才,為李世民手下的“十八學(xué)士”,無比榮耀,無比輝煌。
貞觀年間,他曾給唐太宗上了篇文章《圣德論》,頌揚太宗的功德,太宗表示:“你的評論太高了,我可比不上上古的圣王。只是略強于近世的帝王罷了。現(xiàn)在你只看到開始,還沒見到結(jié)束。如果能善始善終,你的大作或可以傳世。如若不然,只怕成為后世的笑柄。”
看的出這文章一定很好,雖然沒有流傳下來。
大唐封隋帝楊家的后人為酅公。太宗想送點櫻桃給他們嘗嘗,用“奉”字顯得太尊貴,用“賜”字顯得太低等。
問虞世南,還是虞老文化功底厚,講出個典故:以前梁武帝給齊巴陵王送東西,用“餉”。——梁也是代齊而立。
就這么辦。
那首詠蟬的詩,后人評價:“追逐精警,漸開唐風。”
是大唐詩歌的開路先鋒。
文學(xué)詩詞都是一代高手。
04
大書法家
現(xiàn)代人了解虞世南,是他的書法。
唐初四大書法家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薜稷。
他拜老鄉(xiāng)智永和尚為師——這個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孫,家學(xué)淵源。
所以虞世南的書法是師承王羲之、王獻之“二王”筆法,外柔內(nèi)剛,圓融沖和又遒勁有力。
世南以為寫字只要坐姿端正,運腕合理,紙筆那些都是小事,照樣能揮灑自如,寫出新意。
他的代表作《孔了廟堂碑》下筆如神,宋大家黃庭堅大贊:虞書廟堂貞觀刻,千兩黃金那購得!
唐太宗李世民對藝術(shù)的認知相當高級,經(jīng)常和大臣們談起詩書音樂,相得益彰。
他也是書法高手,特別喜歡王羲之的字,坊間還有他用計騙得《蘭亭》的傳說。
虞世南就是王羲之的嫡系,當然是他最喜歡的書法大家之一,每每寫字就要找虞世南切磋,虞老死后,太宗大為嘆息:今后和誰討論書法呢?
太宗寫了首宮體詩,想起虞世南,又說了:
鐘子期死了,伯牙就不再彈琴。
我這首詩,給哪個看呢?
派褚遂良拿到虞世南墳前讀后燒化,還是要給老虞看看。
很多年后,唐太宗做夢又碰上虞世南,還在朝堂上討論國家大世,老虞侃侃而談,有如平生。
太宗醒來感慨的很,下令給虞世南多燒些紙錢,派五百個僧人到虞家念經(jīng),給虞老造一座天尊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