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升入初中,很多學生不再是那個什么事都可依賴父母的孩子,相對具有獨立性,初中教學模式更加寬松,老師不會每天都會去過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離開小學老師無微不至的關注,他們會有些不適應,進入初中,學習科目幾乎翻了倍,知識量也會成倍的增加,學習難度更大,如何調整學習方法讓各個學科齊頭并進,看看專家是怎么說的。
孩子的憧憬 上初中會更自主
“課余時間,學校將通過舉辦講座、讓我們參加社會活動等途徑,廣泛培養同學們的興趣愛好,還會開設電腦、科技、繪畫、武術等特長訓練班。在這里,愛好與興趣將指引我找準發展的方向。”
“讀小學時,在學校里有困難老師可以幫忙,我們自然輕松。可是上了初中,一切都變了。好像進了一個陌生的世界,學校功課多、活動多,一切小事情都要自己解決,需要自己拿主意的事情越來越多。”
……
今年夏天畢業的同學是這樣想像他的初中生活的。要上初中了,很多學生感覺自己突然變成了小大人,有些興奮,但一想到很多事情不再有老師細心的幫助,而且功課也將加重許多,他們就有點惶恐。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走出小學校門的同學,對于初中生活有著各種美好的設想。有同學認為,讀初中就可以有自己的朋友圈了,很多秘密可以跟朋友分享了。還有同學表示,初中讀好了,就可以讀一所好的高中,意味著將來能進一所好的大學,所以初中學習非常重要。
家長的隱憂 怕孩子初中學習不自覺
暑假剛開始,有的家長就給剛小學畢業的學生借來了初中一年級主科科目的書籍,還給他們報“小升初”的銜接班。談起對于兒子假期的這種安排,很多家長表示,這是為了讓孩子提早感受初中學習的氛圍。
談到對兒子上初中的擔心,家長們最怕的是自己孩子學習缺乏自主性和自覺性:“讀小學,我們盯著、管著,還能應付得了。初中課程加多,深度加強,孩子的逆反心理也更強了。我準備讓他在全封閉學校里學習,跟著老師、學校的節奏安排學習和生活,這樣孩子的自覺性和自理性應該都有所加強。”
專家的建議 重點幫孩子調整學習方法
很多學生在回顧初一一年中最大的困惑時,很多同學表示,不適應初中學習方法,要學要記的東西太多。甚至有同學表示有失落感,他們小學階段在班上數一數二,進了初中發現自己成績排在中間,因此變得對自己沒了信心。
對此,教研機構專家表示,不適應相對獨立性的初中生身份、較為放手的教育方式、多學科齊頭并進的教學形式、一定抽象性的授課方式,這四種不適是初一新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調節過渡期不適的重點,是學生學習方法的調整。此外,還可以上一些質量較好的銜接班,像啟儒教學就在暑期有針對性的安排了新初一課程(全科、分科皆可)預習銜接:重點傾向于新學期內容,這樣可以讓小升初的學生提前感受初中學習,也可以請已上中學的哥哥姐姐介紹經驗,讓自己有個心理準備,或讓他們寫一下心中的初中生活。
暑假期間,家長和孩子們可為下一階段的學習做些什么呢?啟儒教學的教研老師提醒大家,幫孩子摸索學習方法,增加文學閱讀量是很重要的。因為進入初中后課程增多,老師講課進度比較快,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聽課方法都要進行調整。對于在假期提早熟悉初中課本的孩子,家長可以教導孩子一些比較和歸納的學習方法,引導孩子學會分析和賞析一些語文課程。
啟儒教學的教研專家還建議,家長在假期應引導孩子閱讀適量的古典文學,加大閱讀量。文言文是初中新接觸的一種文體,讓孩子們理解古代的語言和字詞句的用法,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在假期進行一定的基礎預習,讓孩子熟悉這種語體,也有益于完成小學到初中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