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是定期存單或存折,問題就比較簡單了。這類存款憑證都是白紙黑字,什么時候存多少錢,存期多久,存款人姓名等打印的一清二楚。如果被他人冒取,那還是有記錄的,不可能沒有任何蛛絲馬跡。銀行都有支取檔案,完全可以調閱支取時全套資料,有代取人身份信息和簽名等。還有種可能是曾經(jīng)的存單或存折掛失過,然后補辦了新的存單或存折,這時又找到了舊的存單或存折,當然是無效的。但銀行都有義務向存款人展示證據(jù),否則由銀行承擔責任。
銀行卡存定期在ATM上是無法查詢和支取的。大家知道,銀行卡的主賬戶是活期存款,但它又下掛了若干子賬戶,分別用于儲戶存定期存款、購買理財產(chǎn)品、黃金外匯等。如果用銀行卡存定期,首先不能在ATM上查詢到余額,只能柜臺或電子渠道查詢,且到期后也要轉入活期賬戶才能查詢和支取。同樣道理,定期型(封閉式)理財產(chǎn)品也是存在于銀行卡子賬戶中,無法在ATM上查詢,且到期之前不能提前贖回,包括柜臺和ATM支取方式。到期之后,理財產(chǎn)品本金和收益自動回到活期賬戶,才能支取。
除此之外,還有可能儲戶持有的是其他單據(jù),比如保單,即存款時實際辦理的是銀保產(chǎn)品。從產(chǎn)品形態(tài)看,銀保產(chǎn)品與定期存款有相似之處,比如躉繳型,固定金額和期限,有的還宣傳為固定收益率,很多不了解的人可能會被誤導成定期存款產(chǎn)品。在操作上,最初也是需要將錢存入銀行卡或存折,一旦簽訂保險合同,保險公司就會從存款人賬戶自動等額扣款,不再需要存款人密碼。也就是說,以后的存款并非還在銀行,而是被劃轉到了保險公司,公司給儲戶的憑證就是保險合同,上面有明顯的“XX保險公司 保險合同”字樣,注意查看。
如果是這類產(chǎn)品,當然在銀行無法查詢,如果持有到期了的,可以由銀行代理退保,也可以到保險公司退保,一般情況下本金沒有問題,收益可能會有小幅波動(并非固定收益)。但是,如果還未到期要提前退保的,不但沒有一分錢利息(不像定期存款),而且還要支付違約金,是按照現(xiàn)金價值退保。持有時間越短違約金越高,投保人損失就越大,持有時間越長也就損失越小。對于這類產(chǎn)品,建議盡量持有到期退保,哪怕收益少點,但至少本金不會有損失。
綜上所述,到銀行存款至少我們有憑證在手,這就是存錢的證據(jù),法律上稱為債權憑證,依法受到保護。其次,不論查詢還是支取,在銀行流水中都會有痕跡和記錄,不可能不翼而飛,根據(jù)痕跡或銀行檔案資料,進行追根溯源倒查,最終都會一清二楚。當然,對于銀行來說,更應該負有宣傳解釋,以及協(xié)助查詢答復的義務,而不應該簡單推諉或生硬拒絕,這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