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成為你的樣子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特點,上一代為下一代操心,為下一代規劃。上一代總覺得下一代不好管,不聽話。
下一代總覺得上一代活的樣子似乎不是自己想要的。
其實我們需要改變的是自己。上一代有上一代的幸福,下一代有下一代的未來,咱們這一代只要管好自己,接受自己,接受上一代和下一代,學著擁抱周圍的一切才不會累。
哪一代都沒有因為上一代的擔憂就真的過得不如上一代。社會依然在進步,一代人比一代人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輝煌。
插圖:愛孩子,無條件的愛,引導孩子,陪伴孩子
9. 從進食順序開始
小時候家里來客人,吃飯時,客人不動筷子我們不能動,客人沒有吃完,我們的筷子也需要擱在碗上等客人。如果起身離開,也必須和客人說四個字,“您慢慢吃。”
小時候記得有年輕夫妻和老人住一起,但不尊重老人的事情。如今人們素質提升,尊重父母的意識越來越強,知曉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尤其自己做父母之后,更體會到做父母的偉大,辛苦和喜怒哀樂。
10. “父母難為”的根源
作者認為我們這一代處于高速發展的時代,教育程度普遍高于父母。我們對于父母的態度有時顯得“孝”而“不順”,顯得我們比父母厲害。
我們這一代給孩子的感覺就是我們活得比父母“大”,孩子也覺得應該活得比我們“大”。于是孩子尋求其他資源,武裝自己,以便活出自己的“大”。
我們這一代人確實有做父母真難的感慨,原因是什么?我不太清楚。
作者的這個觀點,我自己以后在實踐中需要留意,是否正確?
11. 盡孝即“進化“
作者強調的是根據自然規律,父母養育子女是自然,無須刻意教導。 但子女孝順父母,是超越其他動物的進化觀。
感恩的人首先需要感恩自己的父母,不知感恩,人生難以圓滿。
教育自己的孩子,愛自己的孩子,首先我們需要孝順自己的父母,做好孩子的榜樣,讓“感恩父母”深深扎根于孩子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