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在全球范圍蔓延,口罩、防護服等概念股進入了新一輪的炒作,惹得股東們紛紛借機減持。
3月10日晚,口罩概念龍頭之一的搜于特公告,其第二大股東廣州高新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于3月9日減持了6000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1.94%。
此前的3月3日晚,搜于特則公告,其第三大股東嘉興煜宣投資合伙企業以3.79元/股的價格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減持了3050萬股,占總股本的0.99%。
雖為口罩概念個股的龍頭之一,但搜于特卻是一家從事潮流休閑品牌的服裝生產和銷售公司。在對深交所的相關問詢中,搜于特曾回復稱,公司正在積極推進口罩和防護服的生產以及認證等一系列工作,預計三月中上旬會正式投產。
數據來源:Wind
據搜于特3月10日晚對深交所問詢函的最新回復,公司仍未獲得防護服生產認證材料,采購設備也未全部收訖,但該公司仍表示:“公司預計2020年3月中上旬可以實現醫用口罩防護類產品投產”。
沾邊口罩概念股的南京聚隆,同樣上演了股東逢高減持的一幕。
南京聚隆擁有高性能改性尼龍、高性能工程化聚丙烯等產品系列群,廣泛應用于汽車、高鐵及軌道交通等領域。
2月28日,南京聚隆的公眾號發布 “南京聚隆成功開發出無紡布用聚丙烯熔噴專用料”的消息,并在置頂留言中表示“目前該系列料已經量產,日產量50噸,后續會繼續增加產能”。
隨后,從2月28日至3月9日收盤,南京聚隆累計漲幅超過50%。
數據來源:Wind
3月2日晚,南京聚隆公告稱,股東高達梧桐在2月28日以33.23元/股減持63.85萬股,減持計劃實施完畢,該減持價格相當接近當日最高點(33.3元);同時,股東南京奶業、舜天經協和蔡靜擬在公告3個交易日后6個月內進行減持。
3月6日,南京奶業和舜天經協以當日漲停價42.56元分別減持28.8萬股和8.55萬股。3月9日,舜天經協再以漲停價46.82元減持8.73萬股。至此,兩家公司減持計劃均實施完畢。
3月10日晚,在姍姍來遲的關注函回復中,南京聚隆稱,公司2020年2月26日開發出聚丙烯熔噴專用料產品,目前具備50噸/天的產能,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相比規模偏小。
另有一些處在“風口”上的公司,其股東已披露減持計劃但尚未完全實施。
國立科技于3月2日在深交所投資者關系互動平臺答復投資者時表示,公司目前在研發聚丙烯熔噴料相關產品,后續將依據市場情況決定是否量產。3月5日,公司又在互動易表示,目前已研發用于口罩熔噴布的聚丙烯原材料,但尚未量產。盡管公司說法保守,但依然迎來了股價的大漲。
值得注意的是,2月24日,國立科技剛披露了一則股東減持計劃,持股9.37%的股東東莞市盛和偉業投資有限公司計劃在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2%的公司股份。
此前的1月8日,國立科技還披露了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及一致行動人減持股份計劃時間過半暨減持進展情況的公告,按照去年9月披露的股東減持計劃看,該項減持計劃還未實施完畢。據公告內容,持股5%以上股東東莞紅土、深創投等合計僅完成該減持計劃的16%。
道恩股份司作為國內口罩布聚丙烯熔噴專用材料主要生產企業,備受市場關注。從2月3日算起,公司股價一個多月間已收獲了十余個漲停,至今的累計漲幅已超過400%。
數據來源:Wind
在股價大幅上漲的同時,道恩股份的股東也在準備減持。據2月12日公告,公司董事韓麗梅擬減持不超過122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韓麗梅與董事長于曉寧系夫妻關系,為一致行動人,是道恩股份的共同實際控制人。此外,公司高管蒿文朋擬減持不超過53.5萬股,占總股本的0.13%;高管田洪池擬減持不超過52.5萬股,占總股本的0.13%。
有意思的是,3月9日晚間,道恩股份才在公告中首度提示聚丙烯熔噴專用料產能過剩的風險。
“電子口罩”生產商融捷健康,也曾多次在互動易平臺回復投資者有關口罩、遠程醫療、干細胞治療等領域的業務和技術問題,股價出現上漲。
巧合的是,2月27日,公司原實際控制人金道明及其一致行動人推出減持計劃,擬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1600萬股。與此同時,此前推出889.74萬股減持計劃的股東韓道虎則于3月2日減持了457.66萬股股份。
公司曾在互動平臺明確表示,口罩產品出口韓國、東南亞等地,出口占比80%,且在疫情期間比較熱銷。
但是,3月5日,公司對關注函的回復中才明確,相關業務對公司經營業績不構成重大影響。電子口罩2019年營業收入僅為1.1萬元;因疫情影響,2020年電子口罩銷量有所增加,截至3月2日,銷售額為77.68 萬元,但占公司總體銷售收入比重仍然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