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我們身體的一個重要的排肝毒的穴位,就因為沒有痛覺神經分布,所以經常感覺不到肝臟的存在。但是肝臟對于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需要時常做好保健。
今天就來介紹這個通肝的穴位,那就是陽陵泉。
有的人因為它頭腦舒服了;
有的人因為它嘴巴不苦了;
有的人因為它心情好,脾氣也變小;
有的人因為它膽結石不嚴重了;
有的人因為它腿腳輕便了,健步如飛......
據《靈樞經.本輸》記載,陽陵泉素有“膽經合穴”、“筋會陽陵泉”之稱,可疏利肝膽、通經活絡、舒筋止痛。
陽陵泉穴是屬于足少陽膽經的一個穴位。是膽經的合穴,也是八會穴之筋穴。在膽經有著重要的地位。又由于肝膽相互照應,所以刺激膽經來調養肝經這是經常的事情。
所以凡是因肝、膽、筋有損而引起的各種疾患,都可通過陽陵泉進行調理。
而陽陵泉的這個名字也是有含義的。“泉”,源源不斷也。該穴名意指膽經的地部經水在此大量氣化。本穴物質為膝陽關穴飛落下傳的經水及膽經膝下部經脈上行而至的陽熱之氣,二氣交會后,隨膽經上揚的脾土塵埃吸濕后沉降于地,膽經上部經脈落下的經水亦滲入脾土之中,脾土固化于穴周,脾土中的水濕則大量氣化,本穴如同脾土塵埃的堆積之場和脾氣的生發之地,故名。
它的作用就是就是降濁除濕。
既然這個穴位那么好,那么應該這樣取穴以及怎么樣保健呢?
取穴方法:
位于人體的膝蓋斜下方,小腿外側之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即:在小腿的外側,膝關節下方的外側有一個高點(腓骨小頭),從高點的前下方大概一寸左右有一個凹陷。)
保健方法:
常用的保健方法就是按揉的方式,這個時候如果想效果更好,可以選用艾灸或者針灸的形式來保健。
【按揉】
只需要用大拇指按著陽陵泉,先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再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過程中你會感到穴位處有酸脹感,皮膚在發熱。(其實這都是正常的反應,也可以將這個作為自己取穴是否準確的標準,有些朋友在揉陽陵泉的時候會痛,這就說明膽經由于都,而且堵得很厲害。
這個時候不妨在平時有時間的時候,多敲敲大腿內側的膽經,從下到上,也是就是從此膝蓋處一直敲打到大腿鏈接臀部的位置。左右各敲打50次,把敲打法和按穴法結合起來使用,這樣的效果會更好的。
【艾灸】
艾灸是一種以艾的純陽之力注入身體,讓這種陽氣幫助身體驅逐身體的風寒濕。
尤其是那些,肩頸痛、手肘痛、老寒腿、類風濕關節炎等朋友,艾灸陽陵泉是獲得不錯的療效的。
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的朋友不適合獨自艾灸,只能按揉;
晚上8點以后,不艾灸是最好的,以免傷陰、失眠;
艾灸后,穴位都是打開的,因此不能受寒、受涼,否則會病得更重。
【針灸】
針灸也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找專業的醫師指導。
一個穴位或者沒有這么明顯的效果,但是搭配其他的穴位進行,就會有著更好的效果,這就是為什么針對一種疾病會搭配多個穴位一起保養的原因了。
【陽陵泉+太沖穴】
心情差的時候,感覺到身體憋著火,脾氣就像火球一樣,說來就來,這都是肝膽里面火引起的。這個時候可以選擇陽陵泉和太沖穴來做調理。堅持按揉這兩個穴位,火氣就會慢慢地降下去,你會發現,之前遇到的都不是事。
太沖穴取穴:太沖穴位于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第1、2跖骨結合部之間凹陷中)
先按揉陽陵泉,再按揉太沖穴,每個穴位要順時針按揉2分鐘,再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左右都得揉。
【陽陵泉+陰陵泉】
陽陵泉強健筋骨,為八會之“筋會”;陰陵泉化濕利濁。
經常艾灸這組陰陽相對穴可以舒筋通絡,調節局部陰陽,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祛風除濕,消腫止痛。
所以,肩頸腰腿痛的朋友,不妨常艾灸陽陵泉與陰陵泉哦。
陰陵泉取穴:
位于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足三里穴相對(或當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處)
先左后右,先外后內,每個穴位艾灸15分鐘。
注意事項:艾灸1小時內不能吃飯,艾灸時不能三心二意,需要專心,艾灸后不能受風寒。
陽陵泉是一個很重要的穴位,位于膽經上,經常刺激保健能夠起到保健肝經的作用。
平時可以按揉、艾灸這個穴位,也可以請專業的醫師指導針灸這個穴位。
陽陵泉可以搭配其他穴位一起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