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牛牛媽媽。
公開課講到第五次,相信很多家長朋友對繪本有了一定的認識,也迫不及待地想給孩子讀,媽媽們更想去買買買啦。
我得到的第一本繪本是老外朋友送的The Lion’s Share,一本封面是布偶做的,和孩子講分享意識的書,很有趣。
那時候牛牛1歲左右,我給他讀完了,天天拿著那個小獅子頭互相嚇唬,特別開心。
這是我最早的英文繪本的認識,好玩,孩子喜歡,是個好東西,于是走上了淘英文繪本的不歸路。七年以前我對繪本的選擇也是很茫然的,只能一步一步自己去摸索,摸索的結果是7年以來攢了2千本書,花了幾萬塊錢。
英文原版繪本因為版稅和關稅的問題,正版書很貴,在國外有強大的公立圖書館支持,繪本閱讀可以走進尋常百姓家。但國內圖書館的英文原版繪本還是靠家長自己掏腰包買,的確是比較大的一筆投資,讓大家少走點彎路,少花點錢,今天我把幾年來選書的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 網上流行的幾大書單之比
關注孩子英語教育的家長或許都聽說過以下三本書,分別是汪培珽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廖彩杏的《用有聲書輕松聽出英語力:一年52周100本英文繪本閱讀計劃》以及吳敏蘭的《繪本123,用五感玩出寶寶的英語好感度》。
(一)推薦者的背景
1汪培珽
美國紐約圣約翰大學MBA,知名教養孩子、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專家。
她所開列及建議給孩子閱讀的中英文書單,家長爭相購買。
“閱讀”是一切教育學習的基礎;“愛”則是親子間最珍貴的資產,汪培珽相信,“念故事書給孩子聽”同時涵蓋了這兩樣孩子最需要的東西,因此希望所有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不要錯過這個與孩子親密互動、貼心交流的寶貴機會。
2吳敏蘭
吳敏蘭是兩個孩子的媽,現任凱斯教育機構執行長,美國哈佛大學雙語教育碩士。
小時候跟著外交官父親游走各國,受過六個國家不同文化的洗禮,學過七種語言,在泰國住了三年、韓國六年,回到臺灣念國中,又到瑞典念高中,然后回臺灣就讀臺大外文系,之后到美國哈佛大學取得跨文化雙語教育碩士,并擔任美國麻州雙語教育(MABE)研究員。
3廖彩杏
兒童語文發展碩士,也是兩個小孩的母親。
專長兒童語言學發展、兒童文學,是兒童語文發展碩士,曾任英文老師,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根據學理和實際教養經驗,為孩子挑選合適的有聲書。每一片專業錄制的CD,不但聲音表情豐富、節奏掌握得宜,而且情緒營造恰當,完整傳達語言的精致內涵。
(二)推薦者的實驗對象
廖彩杏和汪培珽的書,都是以他們自己的孩子作為實驗對象,透過英文繪本的學習方式,小四就可以開始閱讀英文版的哈利波特第五集,沒有出過國卻可以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還會自己編故事。
不用補習不用硬背,輕輕松松就可以吐出一些諸如paleontologist (古生物學家)、claustrophobia (幽閉恐懼癥)等高難度單詞。
吳敏蘭的書則不找自己的孩子做證言式的代言人,她的觀念是透過一邊讀一邊玩的過程,讓孩子覺得學習英文是件有趣的事,因此在他的書中,推薦了許多適合不同年紀孩子的英文繪本,針對每本書不但有簡單的內容介紹,并且還會說明一些在朗讀上的技巧,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及在讀完繪本后,可以帶孩子一起進行的一些小游戲。
舉例子來講,讀完了「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可以用一條大浴巾把孩子包起來,讓孩子在地板上學毛毛蟲動來動去;讀完了「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可以到書局買些不同顏色的不織布,然后上網找一些五官的模板,剪成不同的眼睛、頭發、牙齒,讓小朋友們拼出各式各樣的小怪物。
(三)推薦者觀點之比較
汪培珽 -「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
1. 為孩子選書時,不要低估孩子對于書本的接受度,有時候孩子的潛力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每本唸熟了,再加下一本。(我覺得重點不是你「買了」多少書給你的孩子,而是你「唸了」多少書給你的孩子聽。)
3. 真正引發孩子聽英文故事書的,是「故事」,而不是「英文」。當孩子想聽一個故事的時候,哪里管他是中文還是英文。只要是父母唸的故事,永遠受孩子歡迎,所以,請多唸故事書給你的孩子聽吧!
4. 語言學習的自然法則是「聽說讀寫」,先聽,再說,再讀,后寫。不用急著讓孩子認字,當孩子的閱讀量增加的同時,自然而然能夠透過閱讀時的圖像記憶讓記單字變得容易。
5. 可多幫孩子選購系列作品,當孩子對系列作品的主角熟悉了以后,就會像認識一個好朋友一樣,想要再多知道一點其他的故事。
6. 中文英文的故事書要一樣多。 (劃星星!!)
7. 不對孩子考試,不要懷疑孩子學到了什么,也不用問孩子聽懂了沒。只要孩子愿意聽完故事,就算大功告成。
8. 補習或許可以幫助孩子應付考試,卻無法左右孩子的閱讀習慣。
廖彩杏 -「用有聲書輕松聽出英語力:一年52周100本英文繪本閱讀計劃」
1. 「四不一沒有」:不必先認單字,不必先學音標,不必先學文法,不必中文翻譯,沒有抽問考試。
2. 幼兒一開始是由耳朵來學習,在耳朵之后,才是透過眼睛看插畫來學習,接著才銜接到辨識字形、認識單字,最后才是獨立閱讀。
3. 除了英文繪本外,書店、圖書館的聽故事活動、觀賞戲劇表演、DVD動畫片以及網絡上的免費資源等,都是讓孩子在生活里接觸英文的好方法。
4. 父母除了要有執行的毅力外,更要具備等待的智慧。(這句話要劃三個大星星!!) 孩子的學習本來就不是一蹴可幾,沒有立竿見影這么一回事的,辛苦播種者,必能歡喜收割!
吳敏蘭 -「繪本123,用五感玩出寶寶的英語好感度」
1.不少爸媽會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夠好,發音不夠標準,真的可以唸英文繪本給孩子聽嗎?
其實孩子在學習英文的過程中,父母并不會是唯一的來源,將來還會從老師、網絡、DVD等不同的地方聽到英文,就算家長文法說錯了或者唸的時候會卡卡的也沒關系,孩子將來遇到新的各種英文刺激自然會彌補起來。
2. 在幼兒時期的英語閱讀重點并不是「學英文」,而是讓寶寶先喜歡書,對書有好感度,其中重要的關鍵就是爸媽要充滿說故事的熱情。
(四)推薦者的繪本閱讀方式及推薦手法1繪本要怎么念
汪培珽建議書買來后,應該先由父母念給孩子聽,故事聽熟了之后,再給孩子聽有聲書。對于比較大的孩子,也就是中文已經說的很流利了,為了怕孩子一開始就排斥英文故事,所以一開始可以一句英文一句中文的唸。
英文完全照書唸,中文則由大人自然的翻譯,意思到了就可以了,不用太拘泥于逐字翻譯。等到孩子已經對于這個故事很熟悉了,就可以不用再翻譯,直接每次都唸英文了。
對于小一點的寶寶,比如1歲之前的小朋友,一句話都還不會說,這時候無論跟他講什么語言,英語、國語、閩南語,對他來說都是一樣的,直接讀英文,不需要任何的翻譯。
廖彩杏則大大強調有聲書的功效,因為特地出版的有聲書都是請專業人士錄制的,不僅聲音表情豐富,情緒拿捏得宜,加上適當的背景配樂,會非常地吸引人想要聽下去,同時,不同的有聲書可以讓孩子聽到南腔北調、不同英語國家的口音,也對于練習英語聽力非常有幫助。
廖彩杏的方法是每天3次,每次30分鐘,每周3本持續地播放有聲書給孩子聽,每月12本,之后的兩周再將本月的12本重復播放一次,經年累月下來,孩子可以聽到上百本的英語好書。雖然每天照表操課就像在當兵一樣,小孩壓力不大媽媽我都先有壓力了,但是她的毅力真的令人不得不佩服啊!
吳敏蘭比較強調親子共讀,建議家長每天可以花20分鐘讀繪本給孩子聽,「每天花20分鐘講故事,孩子會愛上書本、會想要探索這個世界,并且開始思考,同時學會擁有夢想?!褂新晻鴦t是可以當作輔助工具。
2推薦繪本的方式
吳敏蘭和廖彩杏的書里針對每一本他們所推薦的繪本都有比較詳盡的介紹,包括故事內容、為什么推薦這本的原因等等。
她們兩位的書,我都會搭配視頻一起看,只要在網上輸入繪本書名,就可以找到很多好心人制作的影片或者是動畫,自己讀起來都覺得興味盎然,因為繪本真的是很有趣。
汪培珽的推薦書單就比較不足,只是直接列出100多本的書名給你,頂多在后面加注這是屬于勇氣類、友情類、還是探險類的故事,因此相對來說,父母所要自己做的選書功課就更多了。
二 我的體會
我最早接觸的汪培珽的《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通過各種途徑照著書單買。不管孩子懂不懂照著書來讀。
后來發現汪培珽推薦的書單大部分都是字數較多,故事情節較完整的讀物,屬于國外語言教學的分級,書單里面大部分是帶插畫的書,不是繪本。比較適合大一點,已經有簡單的理解能力的孩子。而且這些作品雖然是經典讀物,但出版的年代是比較久遠了,對于脫離真實英美文化環境學習外語的小朋友好像隔了一層紗。
比如講的棒球系列,對沒有這個文化環境大人和孩子都不能理解。這樣的作品如果給已經建立母語系統,想了解故事內涵的孩子來講是不容易理解的,也就是無效輸入,孩子會抵觸,于是也達不到效果。
當然汪培珽對于已經在學校學過一段時間3年級以上的孩子的輔助讀物是不錯的,大部分的書還配有音頻。
吳敏蘭和廖彩杏提出的小小孩接觸英文從韻文類、不斷的重復句、重疊句開始我覺得是比較科學的。語言的學習基本都是韻文開始的,韻文好比音樂,沒有孩子會拒絕音樂的美。比如我們的童謠、詩經都是很好的母語啟蒙。
朗朗上口韻文讓孩子認識到了英文里的「word family」,以及許多音群的組合,也就是培養了孩子英文的語感。比如Hikckery Dikery Dock, the mouse ran up the clock, …..
繪本里面的重復句讓孩子很容易唸上幾次就有印象 ,比如Eric Carle著名的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重疊句則有一種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的可預測性,小孩的參與度會比較高。比如上次講到的Not a box里面出現的問句what are you doing in the box? why are you standing in the box?之類的。
趣味押韻上面,Dr. Seuss的作品是經典,他的書是許多美國人小時候的共同回憶,而且一代接著一代,大家又繼續推薦給自己的兒子、孫子輩看,真的是實至名歸的經典。但蘇斯博士系列對于英語作為外語的小朋友并不合適,因為有很多作品為了湊足韻律犧牲了故事情節,不過里面出現的夸張畫面倒是很吸引小朋友。
三 我的建議
但我們要注意的是,這些書單上的書目都是為母語是英語的孩子而寫的哦,對處于非真實語言環境的中國小朋友并不一定適用。在我們購買繪本成本比較高的情況下,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特征和語言基礎有所選擇。
0-3歲的階段
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剛剛開始探索世界,對一切都很好奇,而且喜歡撕書甚至吃書,(撕書甚至吃書也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呢,只要保證安全,不用擔心。)
很多針對這個階段小小孩的紙板書,小機關的書會讓他們覺得“書”這個東西很有趣呢,比如Dear zoo,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 Eric Carle的低幼系列還有Emily Gravett(我對她很偏好呢)的Again等系列,
這個階段的書不必求多,因為小朋友們會不厭其煩地要求媽媽都同一本書。這個是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生理特征決定的,這個年齡階段,孩子在某一件事情上一定要達到自己內心的平衡才能算學習過程的完成。
因此,當寶寶要求你把一本書讀20遍30遍的時候,千萬不要拒絕哦。這個階段的語言學習(不管是母語還是英語)同樣也是通過這樣不停地重復學習的。
3-6歲階段
如果是在0-3歲已經有英文繪本閱讀基礎的孩子,吳敏蘭的書單對他們都是比較靠譜的,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進行選擇。蘇斯博士的有一個系列書也可以讀。
對于沒有接觸過英語的小朋友,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母語體系已基本建立,母語對孩子第二語言的學習會產生比較大的干擾,還會急切地想去知道故事的意思。不是足夠好玩的繪本,還真吸引不了他們呢。
所以不但選書需要一定技巧,讀的過程同樣需要和孩子有足夠的互動。
上面所說的紙板和機關書只要內容不是太幼稚,(Brown bear這樣的低幼不合適了),Emily Gravett的我覺得每個階段都可以,Chris Haughton的也很棒,Mo Willems的小豬小象系列沒有那個孩子不喜歡的,但他的鴿子系列除了不要讓鴿子開巴士,其他則幾本語言是比較難的,Oliver Jeffers的智慧小孩系列我和牛牛都很喜歡(小蠟筆系列需要一定的基礎才能讀)。
6歲以上
進入學齡階段,有讀漢語繪本習慣的小朋友對書的選擇已經有一定的喜好了。現在國內大部分的繪本80%是英文繪本或其他語言的繪本翻譯過來的。建議參照孩子喜歡的漢語繪本去選擇對應的英文繪本。
當然,我們會發現英文繪本的語言程度會高出孩子實際的水平,但可以英漢照著看,激發孩子的興趣。
如果孩子實在覺得英文版聽不懂,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找到他喜歡的漢語版繪本作者。同一個作者的作品風格往往會很相似,而且我們會發現同一個作者也會針對不同年齡段的作品,那么可以從這個作者的低年齡段開始,慢慢進入同年齡段的作品。
要注意哦,這個說的是有一定繪本閱讀習慣的孩子。閱讀習慣是需要不分語言的,需要從小開始培養,學齡之前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之后再去培養閱讀習慣真的有點難。
當然,除了上面他們三位推薦的英文書單,我覺得Amazon上的書評也非常有參考價值,上面不僅可以查到每本書的評價,同一本書如果出了不同版本也可以查的到。
另外還可以關注國外繪本大獎比如凱迪克大獎,英國格林威大獎等等,雖然不在書單里,也可以作為為孩子選書時的參考。
孩子選書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選什么書,除了大人引導,一定要也讓孩子參與,而不是硬塞給孩子,特別是有一定閱讀習慣的小朋友。
四 書單列表
廖彩杏書單
第1周
《My Very First Mother Goose》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The Wheels On The Bus》
第2周
《My Very First Mother Goose》
《Five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Go Away, Mr. Wolf!》
第3周
《My Very First Mother Goose》
《Down By The Station》
《Hop On Pop》
第4周
《Five Little Men In A Flying Saucer》
《Green Eggs And Ham》
《Henny Penny》
※第5周到第6周,重復第1周到第4周的書單
第7周
《Ape in A Cape: An Alphabet of Odd Animals》
《Ten Fat Sausages》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第8周
《Hattie And The Fox》
《I Am the Music Man》
《Today is Monday》
第9周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
《Five Little Ducks》
《Fox in Socks》
第10周
《Dr. Seuss's ABC》
《Dry Bones》
《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
※第11周到第13周,重復第7周到第10周的書單
【廖彩杏第2階段(14-26周)24本】
第14周
《Five Little Monkeys Sitting In A Tree》
《Sheep In A Jeep》
《The Mixed-Up Chameleon》
第15周
《Down In The Jungle》
《Goodnight Moon》
《Sheep In A Shop》
第16周
《Here We Go Round The Mulberry Bush》
《King Bidgood's In The Bathtub》
《Rosie's Walk》
第17周
《Color Zoo》
《The Napping House》
《We All Go Traveling By》
※第18周到第19周,重復第14周到第17周的書單
第20周
《Creepy Crawly Calypso》
《Polar Bear, Polar Bear, What Do You Hear?》
《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
第21周
《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
《The Very Quiet Cricket》
《Walking Through The Jungle》
第22周
《Is Your Mama a Llama?》
《Animal Boogie》
《The Foot Book》
第23周
《Kipper's A to Z》
《One Fish Two Fish Red Fish Blue Fish》
《The Journey Home From Grandpa》
※第24周到第26周,重復第20周到第23周的書單
【廖彩杏第3階段(27-39周)24本】
第27周
《Chicken Soup With Rice: A Book of Months》
《On Market Street》
《Silly Sally》
第28周
《Each Peach Pear Plum》
《PaPa Please Get The Moon For Me》
《Quick As A Cricket》
第29周
《Eating the Alphabet: Fruits & Vegetables from A to Z》
《See You Later, Alligator!》
《The Princess and the Dragon》
第30周
《I Am An Apple》
《I'm A Caterpillar》
《The Little Mouse, The Red Pipe Strawberry, and The Big Hungry Bear》
※第31周到第32周,重復第27周到第30周的書單
第33周
《A Dragon On The Doorstep》
《Alligators All Around: An Alphabet》
《I'm A Seed》
第34周
《I Am A Star》
《Maisy Goes Camping》
《The Itsy Bitsy Spider》
第35周
《I Am Snow》
《I Am Water》
《Maisy's Christmas Eve》
第36周
《I Am A Leaf》
《I Am Fire》
《Over In The Meadow》
※第37周到第39周,重復第33周到第36周的書單
【廖彩杏第4階段(40-52周)30本】
第40周
《Do You Want to Be My Friend?》
《I Am A Rock》
《I Am Planet Earth》
《Row Row Row Your Boat》
第41周
《Handa's Surprise》
《The Solar System》
《The Sun》
《What's The Time, Mr. Wolf?》
第42周
《Earth》
《The Moon》
《Tomorrow's Alphabet》
《Where's My Teddy?》
第43周
《Comets》
《If You Give A Mouse A Cookie》
《Owl Babies》
《Shooting Stars》
※第44周到第45周,重復第40周到第43周的書單
第46周
《Chica Chica Boom Boom》
《If You Take A Mouse To School》
《Kipper's Christmas Eve》
《Mouse Paint》
第47周
《Curious George Learns the Alphabets》
《If The Dinosaurs Came Back》
《Kipper's Monster》
《Madeline》
第48周
《Miss Nelson Is Missing》
《The Blue Balloon》
《The Runaway Bunny》
第49周
《Click, Clack, Moo Cows that Type》
《Dinosaur Encore》
《Noisy Nora》
※第50到52周 重復46-49周的書單
吳敏蘭
句型重復性高的繪本
-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 (Eric Carle)
- Eat Your Peas (Kes Gray & Nick Sharratt)
- I Went Walking (Sue Williams)
- The Grouchy Ladybug (Eric Carle)
- We Are Going on a Bear Hunt (Michael Rosen & Helen Oxenbury)
可吟唱的繪本
- Funnybones (Janet & Allan Ahlberg)
- Joseph Had a Little Overcoat (Simms Taback)
- Piggies (Audrey Wood)
- The Itsy Bitsy Spider (Iza Trapani)
- There Was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the Fly (Nadine B. Westcott)
- To Market To Market (Anne Miranda)
小小孩的英文繪本書單
1. Bear Hunt (Anthony Browne)
2. Berenstain Bears titles (Stan and Jan Berenstain)
3.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Eric Carle)
4. Caps For Sale (Esphyr Slobodkina)
5. Chica Chica Boom Boom (Bill Martin Jr. & John Archambault)
6. Curious George series (H. A. Ray & Margaret Ray)
7. Dear Zoo (Rod Campbell )
8. Doctor De Soto (William Steig)
9. Don’t Forget the Bacon (Pat Hutchins)
10. Elmer(David McKee)
11. Froggy Gets Dressed (Jonathan London)
12. George and Martha series (James Marshall)
13. 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 (Ed Emberley)
14. Goodnight Gorilla (Peggy Rathmann)
15. Goodnight Moon (Margaret Wise Brown)
16. 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 (Sam McBratney)
17. Harry the Dirty Dog (Gene Zion)
18. Hattie and the Fox (Mem Fox)
19. I Know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a Fly (Simms Taback)
20. Little Bear series (Else Holmelund Minarik)
21. Madeline (Ludwig Bemelmans)
22. Miss Spider’s Tea Party (David Kirk)
23. Mr. Gumpy’s Outing (John Burningham)
24. No, David (David Shannon)
25. Olivia (Ian Falconer)
26. Once Upon a Time (Nick Sharratt)
27. Rosie’s Walk (Pat Hutchins)
28. The Carrot Seed ( Ruth Krauss)
29. The Cow Buzzed (Zimmerman & Clemesha)
30. The Doorbell Rang (Pat Hutchins)
31. The Little Mouse, The Red Ripe Strawberry and the Big Hungry Bear (Don & Audrey
Wood)
32. The M&M’s Counting Book (Barbara Barbieri McGrath)
33. The Rainbow Fish (Marcus Pfister)
34. The Very Busy Spider (Eric Carle)
35.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Eric Carle)
36.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Maurice Sendak)
37. Whose Mouse Are You? (Robert Kraus)
38. Winnie the Witch (Korky Paul & Valerie Thomas)
39. Yo! Yes? (Chris Rasch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