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地鼓勵孩子?
父母需要掌握以下原則:
積極的肯定
“我相信你能做到!”而不是 “我希望你能做到!”前者給孩子堅持下去的信心;后者會使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在遇到困難時容易半途而廢。
合理的要求
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時,需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設置“跳一跳”能夠達到的目標。
避免雙重標準
父母對孩子提出所有的要求,自己一定也要達到同樣的要求。所謂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就是如此。
接納孩子的缺點
每個孩子有自身的優勢,卻往往也有能力所不及之處。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分清楚缺點和錯誤,因為錯誤可以改正,缺點唯有接納并盡力彌補!
避免代替干預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父母對孩子包辦代替,讓孩子“坐享其成”。其實,孩子正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成長起來的。家長可以在孩子發出請求時,給予引導和協助,讓孩子體驗到解決問題的快樂,逐漸提高自信和自尊!
重視孩子的貢獻和價值
每個人在家庭中、社會中都在謀求“存在感”。孩子也不例外。家庭是孩子向外部世界探索的第一步,承載著其獲得“存在感”的重要作用。
“鼓勵進步”比“關注成就”更重要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父母關注并肯定孩子在通過結果的路途中所呈現出的進步和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培養孩子接受挑戰的勇氣,掌握克服困難的方法,發展應對挫折的能力!
如何正確地鼓勵孩子?
這里有幾種方法可供參考:
肢體語言鼓勵
肯定的眼神、微笑、擁抱、拍拍肩膀等方式都是有效的方式。
書面語言鼓勵
文字能讓鼓勵留下痕跡。不妨在小紙條上寫一些鼓勵孩子的話,記錄孩子的重要努力和成就,讓孩子知道你以他為榮。
口頭語言鼓勵
抓住時機,及時、真誠地對孩子的表現進行肯定,有利于孩子維持良好行為。
教孩子學會鼓勵他人
鼓勵是一種有效的人際溝通技巧。教孩子學會鼓勵他人,為孩子良好人際交往打好基礎。
語言是有溫度的,是有力量的!巧用鼓勵培養高自尊的孩子,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家庭的沃土中陽光、快樂、自信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