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這個不一樣的微信號:鈦媒體 ( ID:taimeiti )
蔡文勝自述互聯網16年,投資需要反人性反周期,跟李開復、徐小平做的天使會項目沒有一個成功。
鈦媒體注:人工智能、O2O、互聯網 等各種前沿和鶩奇概念充斥互聯網行業,吸引著各路豪華投資陣容,但是在10幾年前的互聯網領域,投資域名賺錢卻是一門很好的生意。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通過在域名和站長資源上的各種盤桓,積累了人生第一桶金,而蔡文勝也在這個領域得以封神。
2004年,因偶然看到business.com域名賣了750萬美元的新聞,蔡文勝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毅然決定放棄家族經營的進出口貿易與地產開發行當,開始進入互聯網領域,進行域名投資,2005到2007年蔡文勝連續舉辦三屆中國互聯網站長大會,被譽為個人網站教父,2005年其又敏銳地進入天使投資領域,相繼入股4399游戲、美圖秀秀、暴風影音以及58同城等數十個互聯網項目,成為中國著名的天使投資人,他見證并經歷了中國互聯網產業的“激蕩20年”。
在格隆匯舉辦的海外投資嘉年華峰會上,“域名大王”蔡文勝分享了在互聯網行業16年的成長和感受,以及寶貴的投資經驗。
曾經和徐小平、李開復成立過天使會的蔡文勝感慨說:“如果一開始有很多出名天使人投資的項目,我都不會參與”。因為之前他們合作成立的天使會基金投的項目,沒有一個成功。
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包括兩點:
第一,大佬都投了,所以創業者以為可以得到所有人的資源助力,但實際的情況是,資源協調分配上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到頭來,誰也沒辦法幫更多的忙。
第二,一些基金總是說錯過了到騰訊、百度,但是就算你們投了,這些BAT也不會成為今天的這番模樣,回到今天,當大家看清楚一個公司是白馬時,其實這個公司已經普通的再普通不過了,因為你已經能夠用手指頭算出它的PE各個方面。
要知道金融圈的一個定律, 最終賺錢的一定是少數的。投資是需要遠見的。
在當今投資圈,要說賺錢最厲害的莫過于南非的MIH的公司。全中國所有VC包括后面新創的所有加起來,估計都沒有他們賺的多,7千億的投資回報,想都不敢想。
最令人佩服的是,當時南非公司MIH花了2200萬美金從IDG跟盈科數碼手里接走騰訊45%的股份,據了解MIH現在還持有34%騰訊的股份,據說上市到現在一股沒賣,按照騰訊今天兩萬億的市值他應該是差不多七千億港幣。
那為什么IDG要賣掉所持有的股份呢,蔡文勝說之前問過周全,IDG當時為什么賣。周全對他說,小蔡,我們是從1996年成立IDG基金,到2001年手里一百多個項目,我要給LP一個交代,已經有六年了,當時能夠回報最好的就是騰訊,所以只好賣掉騰訊。
這件事給了蔡文勝很大的啟發,從2005—2007年,他投了差不多有七八十個項目,后來也在反省,真正能讓你賺錢的就是兩三個公司,兩三個股票。同樣我自己也犯了錯,一般都是把賺錢的先賣掉,所以投資有時候一定是要反人性的。
此外這個時間段,獲得回報比較高的公司比如:58,2005年的時候投了50萬人民幣。現在回報應該是幾億美金。暴風影音也是2005年投的,當時投資是180萬人民幣,現在回報也是幾億人民幣。
這些天使投資項目的成功也說明,投資是需要時間的。
目前的投資熱點
蔡文勝對股神巴菲特表示非常崇拜,那巴老投資的邏輯是什么?他在喝可口可樂他就買可口可樂的股票,他在嚼箭牌口香糖他就買箭牌口香糖的股票,他在看華盛頓郵報就去買華盛頓郵報的股票,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樸素的道理。所有的東西都是圍繞消費品。
而現在你的日常生活被什么包圍了呢?很明顯你在不斷刷微信,來了解外界的新聞咨詢動態,和身邊朋友的日常,那不買騰訊的股票,去買誰的?
好的東西不要嫌貴
有可能你會說,騰訊的股票已經那么貴了,怎么辦,還能買嘛?
首先貴只是相對的,在香港大部分公司喜歡把股票不斷拆分,拆成幾毛錢一股,是因為他抓住了人性,大家都貪便宜,不愿意買貴的股票,卻不知道好東西就是貴的。一定要知道便宜沒好貨這一樸素的道理。
所以你買到貴的股票不用擔心,因為你喜歡,其他人也會喜歡。你看到好的東西,你買不起只是現在沒有錢,但咬咬牙買下來,沒有錢可以先買一半也沒有關系,但是如果你貪便宜,你一定會買到更便宜的東西。
把復雜變簡單的投資邏輯
那美圖是什么?當時我們做美圖的時候也沒想過要女孩子能夠修臉,當時其實就是做傻瓜化。因為我們知道要修圖就一定要用Photoshop,但它太復雜了,我們其實就是把它傻瓜化。這個傻瓜化也很簡單,比如你要修眼睛,你要進到Photoshop后臺,調這個參數,調哪個參數,這得多專業才行啊?其實干嗎要那么復雜,你不就是要把眼睛弄大嗎?其實就是要把眼睛弄大,無非是小大,中大,大大。那干脆我的技術就先把這個模型調好,然后讓你選擇,一鍵修復,這就很簡單的邏輯,這就是最開始的美圖。
當然美圖后面已經優化了東西,但切入點一般都是一個很簡單的,能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那么這個公司跟這個產品未來就能夠得到巨大的發展。
運輸途徑的顛覆
比如小米,小米為什么成功,我現在還是認為他成功,雷軍他現在只是在成長的路上有一個暫時平臺期。
很簡單,聯想當時要賣一臺手機,要找一大堆的市場調查人員去調查,然后要生產兩百萬臺,然后開始廣告鋪渠道,整個過程太復雜了。雷軍把中間全部砍掉,他不用調查人員,在微博發一個大家需要什么樣的手機,一大堆人給他反饋,這個比調查更有效。第二,他一定要生產多少臺讓大家看到,大家說要買一百萬臺,他還不放心,那你們一人交50塊定金才下單。下完單以后開始開賣,他也不通過渠道,就直接從廠家發貨給你,這個過程少了多少費用?
我覺得雷軍這個人真的非常棒,他前面三年其實都在網上賣,這個效率是非常高的。只不過后來他想賣更多,賣個一億臺,兩億臺,所以切入傳統渠道,才把自己變重了。
在刷微信你就趕緊買騰訊的股票,你在用美圖秀秀你就應該買美圖秀秀的股票,你用小米手機就去買小米手機的股票,這其實就是個簡單樸素的道理。
虛擬消費品升級
今天大部分的物資其實都是過剩的,所以這也是為什么這些企業現在不太好的原因。
80年代、90年代為什么日本電器索尼松下掙那么多錢,而為什么現在又虧錢?
因為他們把效率提高到極限,最終其實一定是虧錢的。以前我們穿衣服是因為一定要保暖,現在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是為了時尚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以前也都是穿破了才去換。日本人做的家用電器,說實話如果因為用破你才去換,你一百年也不會用壞,所以他會進入破產階段,所以一個新的消費品,虛擬網絡出來了,我們把更多的娛樂放到了虛擬上面。
以前男人賺錢了就泡夜總會,所以當時北京的天上人間各個城市的夜總會都發財了,現在男人流行到網站、映客、陌陌上去看直播,它其實就是網上的夜總會,所以這是一個虛擬的消費品升級。
愛美,怕死,缺愛的情感升級
另外一個升級是什么?同樣是這些實體公司,他需要有情感的需求,現在有句話說的很好,代表大部分女生,也代表25歲以下男生的消費需求,三句話:愛美,怕死,缺愛。
這幾乎是現在所有消費的重點,你只要圍繞這三句話,圍繞這三個去做消費品都是對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美圖秀秀為什么這么多人用,因為所有人都愛美。你們去看看現在的朋友圈,你會發現大部分都在鍛煉身體,在跑馬拉松,因為都怕死。為什么我們的社交網絡現在這么流行,因為現在的小孩除了學校就是家庭,應該是缺乏愛的,所以他們要在網上找各種各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