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木瓜,益胃舒筋,但因中藥木瓜和平時作為水果的木瓜名稱一樣,常常被混淆。其實中藥木瓜和水果木瓜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物種。■編輯:流嵐
平時作為水果走進千家萬戶的木瓜,又叫做“番木瓜”,屬于番木瓜科番木瓜屬植物,味道甜美口感佳,原產于南美洲,大約17世紀時傳入我國,在海南等地常見,樹高可達10米左右甚至更高;而中藥木瓜,一般稱之為“宣木瓜”,亦稱鐵腳梨,是薔薇科木瓜屬皺皮木瓜的果實,為中國傳統的木瓜品種。《本草綱目》中記載:“木瓜處處有之,而宣城者最佳”,因此才有“宣木瓜”之稱。中國的安徽、四川、湖北、云南、河南等地都可產宣木瓜,遠遠地看去像是梨子掛在樹上,其果實一般不生食、供藥用,同時花色美麗,也供觀賞。它還是傳統文化、詩歌中所提到的木瓜,如《詩經》中的名句“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中藥木瓜為薔薇科植物貼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實。夏 、秋二季果實綠黃時采收 ,置沸水中燙至外皮灰白色,對半縱剖,曬干。
【性味與歸經】 酸,溫 。歸肝、脾經 。
【功能與主治】 舒筋活絡,和胃化濕。用于濕痹拘攣,腰膝關節酸重疼痛,暑濕吐瀉,轉筋攣痛,腳氣水腫。
【用法與用量】 6?9g。
專家提醒:小便不利、癃閉者忌食木瓜。
宣木瓜性溫味酸澀,有香氣,入肝、脾經,具有平肝、舒筋、活血、通絡、化濕、和胃的功效,為治腿痛、轉筋、濕痹、腳氣的要藥,多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膝酸痛、腳氣腫脹、小腿肌肉痙攣等癥狀。
宋代名醫許叔微在《普濟本事方》中記載:安徽廣德顧安中患腳氣筋急腿腫,不能行走,只好乘船回家。在船上,他無意將兩腳擱在一盛滿東西的麻袋上,下船時登岸,發現腫脹的腳已減輕,疼痛消失,于是詢問船家袋中所裝何物,方知為木瓜。顧安中回家后即買木瓜切片裝入袋中,每日用病腳擱在木瓜袋上,不久腳氣病狀痊愈了。因此,中醫認為木瓜為治療腓腸肌痙攣(小腿抽筋)要藥。
番木瓜雖然不屬于傳統中藥,但它不光美味,也有很多功效。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其獨有的番木瓜堿具有抗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強烈抗癌活性”和抗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和“EA”腫瘤細胞的“適度活性”,并在試管內對結核桿菌稍有抑制作用。此外,番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質,有利于人體對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因此有健脾消食之功。木瓜蛋白酶用于驅除絳蟲、蛔蟲及鞭蟲等有效。木瓜含異硫氰酸芐酯,為廣譜抗生素,對酵母菌、20種真菌及數十種其他菌株均有作用。
木瓜豬蹄湯(《食療本草學》):豬蹄500克,加水適量,燉煮,再用鮮番木瓜250克,切塊,放入湯中,共燉至豬蹄爛熟,一并服食。本品具有滋補通乳的作用,適用于產后體虛,乳汁不足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