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18時結束!
預計7月28日各所高校的投檔線會出爐。
回到今天的主題——
今年有哪些本一高校的投檔線低到跌破眼鏡?
在福建省,東南大學當仁不讓。
東南大學在閩投檔線出現反常。
我們在7月17日公布全國高校在閩本一批投檔線排名時,就有人問,東南大學那么好的大學,為什么那么低的投檔線?
今年,東南大學在福建的理工類的投檔線僅為523分,高出一本線82分。而去年,東南大學的理科投檔線為 611 分,高出了一本線 146 分,位居各高校前列。
此外,東北財經大學在閩的文史類投檔線“觸底”,即到了本一批最低錄取控制線的489分。往年東北財經的文史類投檔線至少要高出本一線三四十分。
還有哪些名校今年也遭遇滑鐵盧?
那么,還有哪些高校今年的投檔線
出現滑鐵盧?
以下幾個例子,雖然都是省外的,
但是,看了,蠻驚心動魄。
山東大學
山東大學在河北文科的最低分為517分,竟然只比一本線高出1分!
山東大學今年在黑龍江理科的投檔線也僅為495分,僅高出一本線40分,而去年山東大學在黑龍江理科的投檔線可是要高出一本線134分的啊。黑龍江的考生們今年是怕了么?
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今年在黑龍江理科的投檔線僅為459分——
只比一本線高出4 分!
天津大學去年的理科投檔線為630分,那可是比一本線高出了144分啊!
為什么名牌高校的錄取線會出現反常?
這類反常一般是高校招生“斷檔”造成的,即到了某個分數段,大家都不敢填報,招生計劃又還沒有完成,只好“一瀉千里”。
很多時候,越是名牌高校越容易出現這類“斷檔”。這是因為這些高校往年的錄取線太高了,中檔分的考生根本不敢報,更不用說低分考生。另一方面,報考的高分考生不夠多,招生計劃還沒有完成,只好硬著頭皮,降至底線——按照規定,本一高校的錄取線可以降到本一線。
其實,這類“斷檔”高校每年都會出現,招考君記得多年以前,復旦大學在閩招生有一年降至本一線,就是因為出現“斷檔”,廈大也曾遭遇過。
高校對“斷檔”噤若寒蟬
斷檔是每所大學
特別是招辦主任心中永遠的痛!
單是聽到諸如“某某高校怎么啦?今年錄取線這么低?”的議論,就讓他們膽顫心驚。
每當這個時候,招辦主任恨不得扒開自己的“心”,讓大家看看自己的平均分其實還是很高,就是被幾個人“拖累”了。
其實,降至本一線能完成招生計劃,那還算好的,還有的連降至本一線,都無法完成招生計劃(想想也理解,和本一線齊肩的人,要不是有“舍我其誰”的氣概,誰敢去填報名校啊)。而如果降至本一線還沒有完成招生計劃,十有八九就必須參加征求志愿的錄取,這時,又要遭受一群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的圍觀。
所以,從中得到的啟示是,不要輕易鄙視高校的投檔線,人家高著呢!還是要看平均分。
順便插一句,每次征求志愿計劃公布后,都有考生在問:為什么我的分數在本一線(以本一批征求志愿錄取為例),我沒有被報考的A高校錄取,但是,A高校又出現在征求志愿計劃中?
這里有兩種情況——
?一是A高校在征求志愿中增加招生計劃,這種情況現在很少;
?二是投檔進入A高校的學生,因為不服從調劑被退檔,平行志愿又是一次性投檔,導致出現空缺。
為什么有考生會撿到漏?
每年名牌高校以超低分降落時,一堆人在揣測,那位踩著本一線進入名校的考生,當初他是怎么會想到填報名校的?怎么敢?
這時候真是應驗了那句“清華北大不如膽大”!
從事后分析看,很多種情況是“亂填”,特別是農村孩子,資訊不夠多,只挑自己喜歡的學校來填報。
一般城市的孩子很難有這樣的幸運。這是因為城市的孩子志愿填報太精細化了,參考資料一大堆,看了去年,還不夠,有的要上溯到好幾年前。總之,分析得太透徹了,反倒把自己搞暈了。
但是,農村的孩子,沒有那么多資料參考,他們填報志愿,往往是憑借自己印象來填報。曾經有位招辦主任說,有一年,志愿填報結束后,他在鄉下的遠方親戚才把孩子的志愿填報發給他看,他看了后大吃一驚:簡直是“亂填”,如果按照往年錄取的位次,很多志愿是白填報。
不料,等到揭榜后,親戚的孩子順利被錄取,那年他所填報的某所名校招生遭遇滑鐵盧。
但是,這樣的“好運”的幾率是微乎其微。順便說一句,農村孩子的志愿指導的欠缺,資訊的落后,更多的是使得他們和機會擦肩而過。
怎么才能撿漏?
怎么才能遇到高校的“低空飛行”?
應該說,可遇不可求,雖然每年都有這類情況發生,但是,誰也沒法找規律。
我們能做的是:
用認真的態度來對待志愿的填報,有真心喜歡的好學校不妨沖一沖!但是,能不能遇到,那就要看運氣了。
當然,“沖一沖”也有危險,很多種情況是浪費了一個志愿,畢竟每年出現這種現象的學校是“百里挑一”。所以,還得看你有沒有這個承受力。
更多教育資訊請關注秦學教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