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煮在北京是一道著名的的地方傳統小吃,它是將火燒和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買一碗主食副食和熱湯都有了。鹵煮起源于北京城南的南橫街。
據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地道的北京人估計沒幾個不知道鹵煮火燒的。
正宗的鹵煮,其實在北京有很多家。
1.北新橋鹵煮
2.凱林
3.京味居
4.陳寔包子鋪
5.門框鹵煮
6.小腸陳
7.陳記鹵煮小腸
以上這幾家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鹵煮火燒在北京人當中很受歡迎。火燒切井字刀,豆腐切三角,小腸、肺頭剁小塊,從鍋里舀一勺老湯往碗里一澆,再來點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熱騰騰的一碗端上來,火燒、豆腐、肺頭吸足了湯汁,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其中味道最厚重的還是小腸。腸酥軟,味厚而不膩,沒有任何異味。偶爾吃到一片白肉更是滿口脂香。
另外,我還想說說如何吃鹵煮。因為是老湯的緣故,經常有小伙伴會覺得鹵煮咸,那么你就可以問店家要些白開水兌入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