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有時會出現腳后跟痛,行走過長、站立過久腳后跟就會出現疼痛,休息時減輕,有時剛站起來特別痛,一下子不敢走路,如果走一會,癥狀反倒有所減輕。上述這些癥狀是足跟痛的表現,足跟痛是較常見的疾病,造成足跟痛的疾病有足底筋膜炎(足跟脂肪纖維炎、跟腱周圍炎、跟部滑囊炎等)、跟骨骨刺、跟骨病(骨髓炎、腫瘤、畸形性骨炎)、距跟關節炎等,其中足底筋膜炎最常見。足跟痛多發生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韌帶松弛,導致足弓的降低,足底筋膜所受張力增加,起點處受到的牽拉力更集中、更強大。因此,老年人較易發生足底筋膜炎。但是隨著現在人們對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大負荷徒步后也會發生足跟痛,多是由于長途步行后,使跖腱膜、趾短腱等在跟骨結節附著部位反復牽拉,發生無菌性炎癥,其中扁平足者則更易勞損。發生足跟痛后建議首先就診于骨科或疼痛科明確診斷,然后再對癥處理。部分患者是可以通過休息、熱敷、按摩逐漸緩解。生活中應該注意:盡量避免穿戴一些軟的、薄底的鞋子,一定要穿舒服的鞋子,也可在足跟部墊一些比較柔軟的墊子,以減輕局部摩擦、損傷;同時要注意足部保暖;老年人應當防止過度負重及用力,包括控制體重,避免重體力活動;同時還應堅持足部鍛煉,以增強肌肉韌帶的力量和彈性;每晚用溫水泡腳30分鐘左右,或者給足部做簡單的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可以促進炎癥盡快消退。但是也有部分病人疼痛持續或癥狀加重,此時就可考慮局麻藥如激素局部注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