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風險偏好角度而言,女性用戶更注重收益與安全性的平衡。在本次調查中,該平臺還將理財產品按風險偏好分為五類:保守型、穩健型、平衡型、成長型和進取型,女性用戶更傾向于投資穩健型和平衡型的產品,占比達69%。
值得一提的是,在男性用戶方面,更偏好PE、股票基金等高風險以及高收益的投資品種。并且有數據顯示,在信貸方面,女性相比于男性,借款更能按時償還;在理財、貸款方面更加謹慎、理性;女人不僅會花錢,也能夠更好地管理資金的去向。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分享“理財經”、推薦理財產品的女性人數比男性多了近一倍。具體而言,這些女性用戶更喜歡參加分享得獎勵、領券等優惠活動,活躍程度約是男性的1.2倍。
男人通常扮演理性的購買者,女人往往是感性的購買者。但有趣的是,在投資理財市場中,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正好相反。
在投資理財上,女性某些時候是有優勢。在傳統家庭里,所謂男主外,女主內。她們可以有多余時間學習理財知識,獲取經驗,女性在理財方面的優勢是與生俱來的細心。
與男性更關注投資的金錢回報不同,女性把投資和安全、獨立、生活質量和家庭聯系到一起。所以,雖然女性經常沖動性購物,但在投資上則表現得較男性謹慎。
女性在理財方面,如同購物一樣,喜歡貨比三家,在投資理財前,進行各種對比,必須貨比三家,詳細了解各種理財產品,和平臺的收益。
貨比三家的方法可以是網上論壇交流、和閨蜜討論后,在進行對比,綜合評價安全及各方優劣之后再進行選擇。而男性就不一樣,他們不會考慮得這么仔細,這就是女性理財優勢。
理財和投資不同,不是短跑,而是一項貫穿人生各個階段的長跑,講究的是流動性、安全性、高收益等方面的平衡,女性作為持家者,考慮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支出和需求,因此,她們看得更遠,通常也更穩健。
小財女總結出來幾點:在家庭理財資產的配置方面,女性的投資理財行為仍然比男性顯得保守,更加注重規避風險。反映在選擇具體的理財渠道方面,女性投資于股市、房地產等資產的比例較之男性都比較低。
不過,值得關注的一點是,隨著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女性對于這一新事物的接納和嘗試意愿要比男性高,讓女性走在了互聯網理財的最前端。總結了下,大概就是這樣的:她們主要是25周歲-35周歲的一群經濟獨立的女性。其中,收入年薪處于8萬元-15萬元的女性對于互聯網金融理財最為感興趣。不過,收入在20萬元-50萬元之間的女性投資能力最強,有77.3%的投資額度超過了10萬元,并且30.4%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配置超過總投資金額的50%。
選擇和購買理財產品,安全是最重要。據了解,大部分女性將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列為最重要的三項考量因素。
想要博得女性投資者的芳心,必須具備投資者教育能力、有“技術指導”(詳細的投資說明和注意事項),這樣可能會更吸引她們。當然,這不光是針對女性投資者,對所有的投資者都應該這樣。
其實,不光是互聯網金融產品,投資者在選擇任何理財產品的時候,訴求都是非常簡單的,無非就是安全、方便、賺錢。
如果你是一個風險偏好比較高的男性,那么下次投資之前不妨問問你的老婆女朋友或者女性朋友,這樣對于你來說投資可能更“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