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
藝術精髓在控球
率隊奪得2008年歐洲杯的西班牙老帥阿拉貢內斯曾表示,“再強的球隊如無球可踢,也無法獲勝。”西班牙隊主帥博斯克說:“控球,我們就感覺更好;不控球,我們就非常難受。”對葡萄牙隊、巴拉圭隊、德國隊三場淘汰賽,西班牙人的控球率分別達到64.5%、71.8%、56.7%。世界杯16強中,他們的控球率、射門、傳球、傳球成功率和角球數都是第一,失球數和搶斷成功率則列第二……西班牙隊如此華麗的數據,和球隊所擁有的絕對控制力密不可分。哈維和伊涅斯塔領銜的西班牙中場,保證了對最重要的中場的絕對控制權。截至目前,西班牙隊場均控球率高達66.8%,是世界杯32強中控球最好的球隊。西班牙隊6場比賽總傳球3687次,場均傳球616次,平均8秒就有一次。在傳球成功率上,西班牙人的82.9%的數據也領先巴西隊、德國隊和荷蘭隊。其強大的控制力也帶來了射門優勢,三場淘汰賽中他們的射門次數基本都是對手的兩倍。完美的控球不僅為他們帶來了在進攻上的巨大優勢,還減小了他們在防守上的壓力。在搶斷成功率上,西班牙人的80.4%僅次于加納隊,超強的控球讓他們甚至并不需要多少搶斷。中前場給后防形成了保護傘,這就是西班牙隊目前只有2個失球的關鍵原因。智者阿拉貢內斯教會了西班牙人怎樣面對杯賽,他堅持“控球必須帶來贏球”的理念,還強調“首先要避免丟球”的防守策略,這為西班牙藝術足球近年來的大熱奠定了正確的理論基礎。
對于足球
控制論的哲學斷想
西班牙人在本屆世界杯上開創的“新1∶0主義”,絕非意大利式的“1∶0主義”和穆里尼奧的“1∶0主義”,其本質的差別在于西班牙人堅持控球制勝,而非總想利用對手的失誤打防守反擊。也有人質疑:無聊的倒腳也算華麗足球?先不說哈維、伊涅斯塔們的每次控球和傳接球都精確無比,相信所有人都承認控球在腳肯定比無球狀態更需要技術含量。不管是控球、盤帶還是精確傳球,足球技術說到底,核心是有球狀態的技術。無球跑動和身體對抗再好,都不能說服別人,而華麗肯定跟球技有關。內德維德、馬特烏斯、因扎吉、斯內德肯定是能跑擅射的高手,但只有馬拉多納、齊達內、哈維、里克爾梅才稱得上是大師。惟有控球,才最能體會足球的本質。因為控球在腳是足球運動中最能體現精巧足球技術的部分,才是足球比賽的真正核心。簡言之,控制了球,就能控制對手,就能控制比賽,也就能控制勝利!——這才是足球運動最本質的東西,這也是足球為我們所揭示的最樸素的哲學內涵,只可惜長期以來為足壇的蕓蕓眾生所視而不見。
另一種解讀是:西班牙人的足球觀其實很人性化,他們的傳球總是要讓拿球人很舒服地去做下一個動作。過多的傳球會貽誤進球的機會,但在哈維、阿隆索、伊涅斯塔三人之間,傳球是一種想象力的迸發,是一種負責任的處理球方式。西班牙人在本屆世界杯上,獨樹一幟地展示著他們這獨一無二的優雅方式,這是一種消失已久的足球古典浪漫主義情懷!
愿每個人
都像哈維那樣傳球
對于西德之戰的當場最佳球員哈維,《阿斯報》不吝贊美之詞,將其形容為“燈塔”,“如果天堂要踢足球的話,那肯定也是像西班牙隊這么踢,有品位,有默契,讓足球完全聽命于自己。哈維猶如全隊的燈塔,引導著全隊的進攻……”德國隊在去年歐青賽中的冠軍陣容,被稱為是本屆世界杯中的一大發現,但他們被成名更久的“黃金一代”擊敗了——西班牙人的成功,不僅是由于“古典前腰”哈維的存在,還在于每個人都能像哈維那樣傳控球,被阿拉貢內斯稱之為“黃金一代”的西班牙隊體現出了集團優勢——當年世青賽冠軍和奧運會亞軍隊伍的骨干,在西班牙隊仍然是頂梁柱,他們是哈維、卡西利亞斯、普約爾、卡普德維拉、馬切納……不管是來自皇馬、巴薩還是巴倫西亞,他們非常統一地堅持藝術足球的風格,而且在面對一幫堅持“穆里尼奧主義”的強隊時,都體現出超強的自信心和挑戰困難的決心。更難能可貴的是,西班牙人的優越感最早到來,但當他們被瑞士人教訓之后,他們徹底嚴謹起來,他們可以把困難考慮到最充分,然后用自己的織網戰術,艱難撕裂對手。這不僅是一支藝術的西班牙隊,還是一支恐怖的西班牙隊,正是這一點,打破了藝術足球大熱必死的定律,讓西迷們滿懷信心地憧憬最后一場西荷大戰。
將藝術足球演繹到極致的是1982年的那支巴西隊,而今日一談及藝術足球,無一例外都會以巴塞羅那隊作為例子。7名巴薩人首發,讓人看出了博斯克的決心,就連打著“巴薩制造”牌子的定位球戰術,也在最合適的時候推動了西班牙隊前進。過去兩年來真正讓西班牙人吃苦頭的球隊,只有意大利隊、切爾西隊和國際米蘭隊這些球隊,其共同的風格都是嚴防死守。勒夫本想依靠“穆里尼奧式足球”限制西班牙隊的中場優勢,但德國隊的中場還未強大到這個程度。人員齊整且中場球員特點多樣的荷蘭隊有這樣的資本,他們具備逼迫西班牙隊踢出最高水準足球的實力。我們現在關心的是,已經“變藝術為功利”的荷蘭人在決賽上,究竟會拿出怎樣的姿態來?
本報記者 黃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