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走出泥潭的原油!
2018年油價能站上80美元/桶么?為什么要關注80美元,因為這是一個重要的價格拐點,站穩80美元,石油全產業鏈將迎來強勁復蘇,業績與估值雙擊!股價能飛多高就飛多高。
跟蹤我的原油相關帖子的朋友都知道,我說過川普上臺后,美國打壓油價的理由已經不存在了,油價斷崖下跌期間,俄羅斯復興已經被打壓下去,南美那幾個不聽話的哥們經濟處于奔潰邊緣,跟美國作對的幾個產油大國基本上被滅了(利比亞,委瑞內拉等),教訓了小弟(沙特老實了,更加依賴美國了),在此期間,美國成為了原油生產大國,繼續打壓原油價格不符合美國利益,而弱勢美元又是川普的執念,[大笑]也是其競選綱領的外在表現。
油價要漲,中東必須要亂,當年扶持伊朗的目的已經達到,現在是到了打壓它的時候了,誰叫這活的原油產量這么多呢,俄羅斯也樂見其成……
霸特,我認為今年上80美元時機還沒到,不要太樂觀,漲太快的油價并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打字累,理由不詳細說了[捂臉]),而且沙特阿美IPO在關鍵時刻,沙特出售阿美股權不就是因為油價低,缺錢嘛。
https://xueqiu.com/7548721861/77483372 原油周期(16年發的原油帖)
自從16年我發帖瞎猜油價17年下半年會走出泥潭,那么現在看油價毋庸置疑的走出泥潭,并且開啟一輪狂漲。? 2014年油價出現了斷崖式下跌之后,2018年1月11日,布倫特原油突破70美元/桶,這也是自2014年12月4日以來達到的最高水平。目前布油在69附近,多種因素造成了這一局面的出現。從短期來看,伊朗內亂、美國寒冷的天氣等都成為油價上漲的助推因素。從中長期來看,美國原油庫存創新低,OPEC在11月底通過延長減產協議,全球供需持續增長等也為油價上漲提供了有利支撐。 這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原油庫存減少。2018年1月4日,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數據,截至12月29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741.9萬桶,連續7周錄得下滑,降幅為2017年8月11日當周以來最大。而且,美國原油主要交割地庫欣庫存減少244.1萬桶,連續2周錄得下降,降幅為2017年12月8日以來最大。 同時,這也是庫欣庫存自2015年1月來首次逼近5年平均水平。 那么今年油價會如何?今年我瞎猜大概率在55-75來回波動了。
很多人又擔憂油價跌到40幾,呃,要是這么想的人還是洗洗睡睡吧,這個真不可能[攤手]。
多個因素決定了2018年油價有望維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大幅回落的幾率并不高。 首先,產油國并沒有實現持續穩定。 從歷史發展規律來看,油價對產油國政治非常敏感,從近期的伊朗國內事件、利比亞管道爆炸,到沙特反腐、卡塔爾斷交、伊拉克內亂等都對油價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而在2018年,這些地區并沒有形成絕對穩定的態勢,尤其是沙特一系列的改革對中東的局勢又增加了一些不穩定的因素。 除去OPEC國家石油減產協議延長減少的一部分石油產量,產油國所處地區地緣政治事件升級,造成石油供應鏈斷開等危險,都將引發油價上漲。
其次,頁巖油產量上漲可能會有所放緩。美國頁巖油是決定國際油價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少業內人士擔心,油價提升將有可能加速頁巖油的開發。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2017年國際油價有所好轉,但很多大型頁巖油公司仍在虧損中。隨著油價穩定上漲,也可能促使投資者考慮規避高風險的頁巖油開采,轉而投資回報可能更大的常規油氣。
另外,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良好,拉動石油需求。全球GDP增長是拉升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因素。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預計2018年全球GDP將增長3.7%,這也預示著2018年石油需求將進一步實現增長。
最后,新能源發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并不能影響石油需求,這也決定了油價并不會受到巨大影響。近幾年來,新能源發展形勢大好,風能、太陽能等發展成本進一步下降,致使行業內許多人擔心石油會被替代,進而致使油價下跌。但由于新能源行業分散、規模小、技術上仍有缺陷等原因,預示著新能源發展仍有漫長的路要走。 根據國際能源署最新數據,包括水力發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僅占全球每日能源供應的5%。雖然這個占比在不斷上升,但要真正產生影響,還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擴張期。新能源在短期內無法對石油構成威脅,原油庫存不斷減少,需求進一步增加等多種因素也決定了80美元/桶的高油價再次具有了實現的可能。 石油日益增長的需求被大大低估了。 石油供應越來越緊張,任何意想不到的供應中斷都有可能導致油價飆升。 除此之外,石油發現量減少,再次增加了原油價格飆升的可能性。 2017年全球常規油氣新增發現量僅有70億桶當量(約合9.5億噸),創70年以來最低水平。這也預示著石油供應緊張的局面已經滲透到石油勘探的源頭區域。
[俏皮] 還是那句話,當石油超級周期(5-10年)再次來臨時,未來油價上150甚至200也是有可能的,不要驚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