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期)
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日本和中國的醫學家在臨床上運用斷食療法治愈高血壓的案例。
文章中,只是以點帶面,一葉知秋。關于「斷食療法」治愈高血壓的案例,我們在斷食實踐中見證得非常多,正如秦鑒教授總結的,對于1-2期高血壓患者,很多都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擺脫終生服藥的「魔咒」,而3期高血壓的患者,也能通過斷食改善血壓狀況,變成能少吃藥的良好趨勢。現今在國內,對斷食療法的研究還沒有納入正規醫學的范圍,所以,能得到官方證實的案例非常少(實際上很多),不能為讀者提供更多案例和數據參考,這是非常可惜的。
讀者(東西南北)說:這是我迄今看到的最有良心的有關高血壓病研判和治療的文章。
謝謝您的鼓勵!
讀者(心即理3)說:如果是真的可行,就應該在世界權威醫學刊物發表,國家就該推廣!但國家沒有這樣做,說明什么?
以下是我對他的回答:
您好,謝謝您的問題。對于國家推廣每項醫學而言,是有很多顧慮的。第一,是要考慮科學性,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論證,不會貿然的推向治療領域。所以,往往要很多年。第二,一個國家推一個新的重大治療方法,這個課題能不能立項,有沒有預算。第三,一個國家推廣一種新法,牽涉到很多的利益領域,比如斷食能輕易的療愈高血壓,那么,所有的高血壓藥物、儀器、醫生、科室都要失業,這個也要權衡。
日本現在有很多的斷食醫院,雜志上經常傳播斷食知識,斷食成為養生流行??墒?,日本是30年前,斷食就進入醫科大學試行了。而更早的50年前,斷食都沒有進入醫療體系,只有民間在做,很謹慎的推行,保護斷食療法。(中國現在的狀況,恰似50年前的日本)
讀者(4415864379 )說:十分相信你的理念,如何參加斷食療法?個人可以在家做嗎?
非常感謝您的信任,關于斷食療法如何做,也是很讀者非常關心的問題,為此我們會專門撰一篇文章,系統說明,請您關注。好消息是,昨天我們的讀者過萬了,頭條特別為我們開通了「粉絲必達」的功能,就是說,只要您是關注了我們,以后我們的文章就會出現在您的閱讀信息流中,這就非常方便您閱讀我們的新文章了。
感謝今日頭條!
(大隅良典用斷食研究《細胞自噬機制》獲得2016諾貝爾醫學獎)
2016世界衛生日,因為全球糖尿病發展的嚴峻形勢,世界衛生組織(WHO)把2016年衛生日的主題定為「打敗糖尿病(Beat Diabetes)」,報告如下:
截止目前全球共有4.15億人患糖尿病,并仍呈上升趨勢,預計2040年該數字將會達到6.42億,中國糖尿病患者就占了全球總數中的1.5億。
近30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經從1980年的0.67%增加至2010年的11.6%。盡管在此期間診斷標準也歷經變化,目前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還是達到1.5億人次,躍居全球榜首,目前、中國已取代印度,成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國?!缚梢哉f,糖尿病在中國已成燃眉之急,希望中國人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關心自己的健康?!?007-2008年全國調查20歲以上成人糖尿病患者中有60%為新診斷T2DM患者,血糖異常、暫未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糖尿病前期人群也已達50.1%,也即成人中一半以上人群都存在血糖異常。
這是個非??植赖臄祿?,一個是中國糖尿病患病率快速的增長趨勢,30年間增長了17倍。一個是1.5億的龐大數字,變成全球第一,若以10億成人計算,七個人里面就有一個,也就是說,一個大家庭里面幾乎就有一個,而且還呈現不斷新加入的現象。
(為了我們的親人,趕走糖尿?。?/p>
糖尿病是一種嚴重的身體代謝異常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威脅極大。
由于糖不能進入細胞作為能量消耗掉,就會大量蓄積在血液中造成危害。隨著時間推移,高血糖會嚴重損害身體各主要器官系統,造成心臟病、中風、神經損傷、腎功能衰竭、失明、陽痿以及可能導致截肢的感染。
2017年1月,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立明課題組與牛津大學課題組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JAMA《美國醫學會雜志》上合作發表研究論文,探討了中國人群中糖尿病與死亡率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與無糖尿病者相比,中國成人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風險增加了一倍,平均壽命將縮短9年。
現在你知道了,我們親友中常有糖尿病患者,甚至我們本人就是糖尿病患者,但是,我們仍然對糖尿病不夠重視,缺乏關注和關懷。誰不想與家人、與世界多9年的陪伴呢?
那你現在應該怎么做?治愈糖尿病,尤其是早期糖尿病,要加油。
糖尿病是什么:人體對「糖」的使用出了問題,導致需要糖作為能量的細胞得不到,糖大量留在血液里,甚至不得不通過尿液來排出一部分,尿變成甜的了,所以稱為「糖尿病」。
從醫學的血糖監測指標判斷:糖尿病的診斷是依據臨床癥狀、空腹、任意時間血漿葡萄糖水平或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OGTT)的空腹和2小時血糖值來進行判定。
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和/或餐后兩小時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即可確診。
糖尿病患上不知不覺,但是,想要徹底的擺脫它,確是難于登天。目前的現代醫學給出的結論是:糖尿病不能根治,目前全世界還沒有找到根治它的辦法。
現代醫學對治糖尿病的方法,主要有降糖藥物和注射胰島素兩種。其中促泌劑是:通過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體內的胰島素水平而降低血糖,對解除糖尿病抵抗也有一定作用;糖苷酶抑制劑是:抑制糖的分解,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腸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注射胰島素是:直接替代胰島的功能,向身體供應胰島素。
大體如此,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沒有一種方法是在恢復胰島細胞功能上做文章。
(注射胰島素是糖尿病人的最后選擇)
值得擔憂的是,由于沒有逆轉糖尿病的方法出現,糖尿病人的胰島功能走向更糟糕,變成了必然之路。很多的患者,從口服的降糖藥開始,到降糖藥失去作用,最后發展到胰島素注射,完全走向了依賴外援性胰島素維持身體代謝功能的道路。
這是一條絕望的路。
頻道:
由我國藥學家屠呦呦(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和她的團隊研制出的青蒿素藥物至今仍然是世界范圍內最主要的抗瘧藥物,成功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2016年12月1日,在線發表于美國Cell(《細胞》)雜志上的一項突破性研究表明,這一藥物或許還可以拯救數億糖尿病患者。來自奧地利科學院CeMM分子醫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利用一種特別設計的、全自動化的分析,科學家們檢測了大量已批準藥物對人工培養的α細胞的作用。結果驚喜地發現,青蒿素能夠讓產生胰高血糖素的α細胞「變身」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
除了細胞系試驗,青蒿素也在模式生物中展現了這一效果。青蒿素給藥的糖尿病斑馬魚、小鼠以及大鼠β細胞量增加了,且血糖內穩態有所改善。由于青蒿素在魚類、嚙齒動物和人類中的分子靶點非常相似,因此青蒿素對α細胞的作用也可能在人類中發生。
Stefan Kubicek說:“當然,青蒿素的長期作用需要進一步測試。人類α細胞的再生能力還是未知的。此外,新的β細胞必須不受免疫系統的攻擊。但我們相信,青蒿素的發現以及它們的作用模型可以為開發1型糖尿病的全新療法奠定基礎。(信息來源:生物探索)
簡單的說,就是神奇的青蒿素,可能恢復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功能,從而徹底地讓胰島組織更新,恢復功能。但是,這項研究還要進行多長時間,何時能大規模的進行臨床應用,還未可知??赡苁敲魈欤部赡苄枰芫?。
無論如何,它告訴我們,糖尿病不能根治,只是現階段的結論而已,不代表未來。
(糖尿病也威脅到孩子了)
當現代醫學對糖尿病束手無策時,「斷食療法」卻出現了很多經由斷食而使得1、2型糖尿病人恢復健康的案例。
《空腹力革命》石原結實(日),2010年12月,中信出版社。
58歲的J先生是某公司的老板,幾年前的體檢查出他血糖值過高,但因為沒有明顯癥狀,他就沒有理會。最近他開始出現口干舌燥和尿頻、體重減輕、倦怠、精力衰退等糖尿病患者特有的癥狀,當我幫他檢測時,發現他空腹時的血糖值高達(12.8mmol/L),已經算是很嚴重的糖尿病,但因為他不想服藥,也不愿意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所以才會到我的醫院來。
經過斷食療法,J先生之后每個月都會到我醫院檢查一次血液,5個月后體重達到60公斤,糖尿病的檢查數據也都恢復了正常。
《空腹奇跡》船瀨俊介(日),2015年8月,中國臺灣商周出版社。
菅野醫師:我曾經推薦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第1型糖尿?。┗颊哌M行斷食療法,其中有15位奇跡式的康復。他們重復兩次雙周斷食的療程后,患者們都停用了40單位的胰島素。在住院三個月之后,其相關數值全部回到了正常的水平。
《絕食療法與氣功辟谷》張榮堂著,1992年2月,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0年4月,經浙江省中醫研究院監測的22個斷食(辟谷)樣本中,斷食前后總體血糖下降不明顯,說明正常人不會造成血糖過低,而兩例糖尿病人血糖降低卻非常明顯。一例從195mg/di降至157mg/di,一例從267mg/di降至151mg/di,這就揭示了對糖尿病患者有降血糖的作用。
總結:對糖尿病病人,在實驗觀察中和其他單獨檢測中,均提示斷食(辟谷)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對血糖正常者可維持血糖的穩定。
2016年5月,南京中醫藥大學劉超教授發布的限食療法治療糖尿病報告,楊女士在限食前空腹血糖為(10.01 mmol/L),限食后為(6.50 mmol/L),5個月后為(6.41 mmol/L)。
總結:據推測,斷食對糖尿病的改善作用,與斷食后身體處在較低血糖水平、血液得以清潔、體內環境凈化、胰島細胞群得到大休息、胰島細胞因饑餓刺激再生等因素有關。
大家說:「糖尿病人一餐不吃就受不了,何況是斷食呢?另外,糖尿病人一旦發生低血糖反應,可能有生命危險?!?/p>
專家總結:正常人盲目斷食尚且有危險,糖尿病人身體內在的自我調節機制不正常,必然是更加危險。所以,一定不要輕易嘗試。
(專家提醒:糖尿病自行斷食有極大風險)
斷食者會經歷兩個明顯的身體反應期。
第一,低血糖反應期。
人體由于身體內流動的糖快消耗完了,向大腦發出饑餓的信號,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不進食,身體就會開始動用儲存的肝糖原,此時反應到血糖指標是快速降低的。
會不會消耗殆盡低到沒有呢?身體有它自我的調節閥值(3.40mmol/L左右),還不到血糖下限,就會啟動其他的供能方式。所以,絕大部分人都是可以餓幾天的。低血糖的難受,不是血糖低到閥值附近導致難受,而是從高處快速下降的落差和不適應導致難受。
正常人的內在調諧系統是完善的,到達閥值就會反彈,不會陷入低血糖的「絕境中」,而糖尿病人的身體調諧系統可能已經損害,就有可能在快速的血糖下降中,不能及時反應,而導致血糖值突破閥值的情況,從而帶來生命危險。
舉個例子,正常人的血糖下降,就像皮球落到地面,觸到閥值會反彈,而糖尿病人的快速血糖下降,就好像沒有氣的皮球,觸到地面不能順利反彈,更有甚者,像一個鐵球砸到地面,不僅不反彈,地面也砸破了。
(斷食會經歷低血糖反應)
第二,糖異生反應期。
所謂糖異生,就是身體將非糖的物質轉化為糖的過程。
當斷食24小時后,肝糖原就會耗盡。在此之前,糖異生就會啟動,糖原耗盡后,身體的主要供能模式切換到糖異生,脂肪(為主)和蛋白質被調回到肝臟,轉換為酮體和少量葡萄糖,大腦和心肌轉變為依賴酮體供能的模式。
如果是一個健康的人,他體內的各項身體機制會正常發揮作用。順利的完成糖異生反應,切換供能模式。脂肪轉換中產生的酮體,一部分被身體迅速利用作為能量,一部分順利經由血液循環排出。
而對于糖尿病人,當脂肪分解加速,酮體生成增多,而身體不能迅速轉換利用,也不能順利代謝排出時,酮體在體內積聚使血酮超過2毫克%,會出現酮體酸中毒癥,可引起昏迷或更加嚴重的后果。
所以,雖然斷食療法能對糖尿病有治愈的效果,糖尿病人切不可在家自行嘗試。
下一期,我們將結合「中醫核心理論」,繼續為您講解斷食的基本進階課程。您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文后面留言給我們,非常樂意與您交流和探討。
今天的故事講完了,敬請期待《斷食是生命的覺醒》連載第40期 | 余愿行談斷食:斷食療法如何進行,自己在家能做嗎?
編輯:羅黎韋
視覺:林淘欣
微信公眾號:余愿行談斷食
(ID:yuyuanxingtandua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