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排版
年關將至,又是闔家團圓的好時光。然而,這時候也是互聯網黑產活動極其活躍的時期,各路欺詐分子蜂擁而出,利用與過年相關的各種名目設下陷阱、招搖撞騙。今天小安就帶大家看看我們在年關之際可能會碰到的一些騙局,提前給大家打個“預防針”,希望小伙伴們都能平平安安過個好年。
日前,劉小姐在手機上收到久未聯系的朋友發來的一個紅包。一看是紅包,劉小姐毫不猶豫地點開,并按照頁面提示下載“紅包”,隨后頁面便顯示她成功領取了一百元。結果沒多久,劉小姐卻發現網銀里的4萬多塊不翼而飛。
過年,就一定少不了紅包,但并非所有“紅包”包的都是祝福和錢,“紅包”之下還有可能是騙子設下的陷阱。隨著各種線上紅包活動的火熱,詐騙分子把釣魚頁面或手機木馬偽裝成紅包的樣子,或是誘騙用戶安裝第三方軟件,或是通過竊取網銀信息及驗證碼短信等內容,實現銀行卡盜刷。這種紅包偽裝性極強,再加上存在利益陷阱,容易讓用戶上當受騙。
搶紅包時切勿輕易點擊不明鏈接,更不要在其中輸入任何個人信息。真正的微信紅包點擊就能領取,并不需要額外下載程序或填寫個人信息。
小吳在一次購買火車票的時候,找了網上的一家車票代付平臺,把自己的12306賬號和密碼提供給了對方,讓其登錄賬號幫忙付款。不久后,小吳開始接二連三地接到詐騙電話,電話那頭能準確說出小吳的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讓他不勝其煩。
自春運火車票開售后,“代付火車票”“網銀代付”等形形色色的第三方代付平臺也不斷涌現,這些服務聲稱能夠幫助沒有網銀、或不懂得使用網銀的網民提供代付款服務。看似方便貼心的服務,實則是導致隱私泄漏、財產損失的一大渠道。由于某些代付服務需要用戶提供12306賬號和密碼,用戶在12306網站上填寫的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隱私信息就會面臨極大的泄漏風險,進而威脅個人財產安全。網上就有不少欺詐分子利用車票代付的方式大面積搜集個人信息數據,在網絡黑市進行數據交易。
請使用官方網站的正規付款渠道購買車票,盡量避免使用代付款服務。如有不便時可使用支付頁面的“找人代付”功能,避免把賬號密碼泄漏給第三方。
前不久,北京的賴女士在網上搜索特價機票,找到一個叫做“特價機票網”的網站。乍一看,該網站和其他機票網站沒什么兩樣,機票卻打了三折,非常劃算。于是賴女士便訂了一張從北京到上海的機票,并根據網站提示一步一步地輸入手機號、銀行卡號、支付密碼等信息。完成訂票后,賴女士卻沒有如常收到訂票成功的短信,反而發現在網站上所填寫的銀行卡里的錢全被盜刷而走。
春節期間是訂機票的高峰期,特價機票也因此成了網上的熱搜對象,但有許多低價機票網站背后卻暗藏貓膩。詐騙分子摸準乘客迫切購票的心理,制作以假亂真的釣魚網站,以超低價的機票為誘餌,誘騙用戶填入銀行卡等信息進而盜刷錢財。
請通過正規官方途徑購買機票,且訂票時最好與航空公司進行核實驗證。在機票代理網站上成功訂票后,用戶通常會收到一個PNR號,可撥打對應航空公司的官方號碼通過此編號查詢訂單的真實性。
曹女士收到一個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邀請其參加今年春節的同學聚會,并附有一個“去年聚會照片”的鏈接。曹女士想到去年春節確實有聚會,就隨手點開了。打開鏈接后,并沒有出現照片,手機上反而多了一個刪不掉的APP。之后沒多久,曹女士通過手機綁定的一個銀行賬戶被陸續轉走了1萬多元,直到此時她才意識到被騙了。
臨近春節,推送“春節聚會”“折扣年貨”等等偽基站信息愈加猖獗。實際上,短信中包含的網絡鏈接多為木馬病毒,一旦用戶輕信該類信息點擊鏈接,就會落入壞人的圈套,輕則手機中毒癱瘓,重則網銀、手機銀行被盜,還有可能遭遇釣魚詐騙,蒙受金錢損失。
不要隨意點開短信中的不明網址鏈接;建議使用可靠的手機安全軟件,定期對手機進行體檢和殺毒。
汪伯伯接到一個自稱是“我要上春晚”節目組的電話,稱其手機號碼被抽中場外幸運大獎,請趕緊聯系工作人員領取10萬元現金大獎。汪伯伯立即按照指示聯系對方溝通中獎事宜,卻被告知根據國家規定需要先繳納1萬元的中獎稅費。汪伯伯猶豫再三,還是按照要求向對方匯去了稅金,可是再打電話聯系“節目組”時,卻無人接聽了。
在這種中獎詐騙中,詐騙者利用人們投機致富的僥幸心理,借助電話、網絡、短信、信件等媒介發送虛假的中獎信息,繼而以收取稅金、手續費、保證金、郵資為由騙取錢財。更有甚者,詐騙分子還會威脅說若不繳納費用,會以逃稅的名義向法院起訴他,企圖利誘加威逼讓其落入圈套。
提高警惕,切勿輕信中獎消息。根據相關規定,中獎公證費應該由該單位支付。而現金獎一般由開獎單位從獎金里先行扣除稅費后再將余款交給中獎方,所以并不存在“先繳費再領獎”之說。
新媒體排版
或許聰明的你早已看透這些騙局絕不會上當受騙,但為了避免親朋好友蒙受不必要的損失,請大家將這些騙局轉告給身邊的人。總而言之,詐騙分子不會因為春節臨近而歇息,越是節假日我們越要提高網絡安全意識。希望大家都能多留一個心眼,過一個不丟錢、不被騙的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