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律師團護駕,有態度不妥協
原創聲明:文章法律觀點均由律兜法律咨詢平臺提供
關注中關村二小欺凌事件有幾天了,昨天校方終于回應了:
近日一北京家長爆料,四年級的兒子被同學扔廁所垃圾筐,尿和擦過屎的紙灑一身,孩子因此患中度焦慮、重度抑郁。家長還稱,老師定性此事為“開了一個過分玩笑”,對方家長覺得就是孩子小淘氣。學校:涉事學生不足以構成校園欺凌,系偶發事件。
難道只有將受害人腦袋按到馬桶里,才是欺凌???扔紙簍就是玩鬧??
關于校園霸凌,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局外人
當網上爆出嚴重的校園欺凌的時候,大人們的普遍反應是不信:小孩子哪能干出這樣的事情。
但大家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經歷過的人都明白,小孩子的世界絕不是那么簡單。國外研究統計,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會在學校遭遇霸凌。
這件事發生北京市中關村第二小學。是海淀區乃至北京市所屬重點小學之一。
很多人會覺得,“好學校里就不會有霸凌現象”,而這次事件則向家長們敲響了警鐘:即便你千辛萬苦費盡心力把孩子送到“好學校”,也不能保證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
是的,校園霸凌是普遍存在的。哪怕你真的什么都沒有做錯,別人只是因為看你不順眼就會開始欺負你。
只要你被霸凌一次,就會被定性為弱者,人人都可以去欺凌孤立。久而久之,所造成的自卑、自閉、不自信、社交恐懼……真的會影響一生。
大部分霸凌其實都是精神上的。而學校監管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其實小孩子不會辨別是非,只會隨著大眾走,才更需要正確的引導。
霸凌和開玩笑絕不是一個性質,需要法律界定一個底線,越過底線依法懲辦。老師和學校的仲裁,就如同法律機關一樣,他們的做法,會為事情定調。
如果沒有規則,而奉行潛規則,孩子們之間就會淪為叢林。
律兜法律咨詢平臺律師
2016年11月11日印發的《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應依法依規處置學生欺凌和暴力事件:
對實施欺凌和暴力的學生,學校和家長要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和警示談話,情節較重的,公安機關應參與警示教育。對屢教不改、多次實施欺凌和暴力的學生,應登記在案并將其表現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必要時轉入專門學校就讀。對構成違法犯罪的學生,根據《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予以處置。
國內每年校園霸凌的新聞那么多,就今年6月來說吧:
6月11日,福建永泰,初三男生遭圍毆脾被切除,此前被同學欺凌4年。
6月21日,四川資陽樂至,一未成年女生被同齡人扒衣拍裸照,施暴者對鏡頭擺剪刀手。
6月29日,福建南安水頭,小學女生被兩初中女生暴力毆打3分鐘,被扇25巴掌。
這些事件的結局呢?很多都是不了了之,最多也不過學校“教育”一下。
再來看另一個案例:
去年3月,在美國加州讀高中的2名中國女留學生,遭到同為中國留學生的10多名學生虐待。虐待內容包括扒光衣服,用煙頭燙身體,強迫她們吃沙子,逼她們吃被剃掉的頭發。
事發后,受害人報警。
新聞稱,案發后,6名被告中的一名家長,立即飛往美國撈人,走中國特色的道路,想花錢擺平——結果,這名家長一塊進去了。
新聞稱,法庭之上,參與虐待的孩子們表示震驚,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做的,都不過是一點點小事而已。打個人罵個人,扒光同學的衣服拿煙頭燙身體,這在美國可就是嚴重的人身傷害了。
參與傷害的三名主犯,分別被判了13年、10年和6年。
其實,美國的反霸凌法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面對校園霸凌,我們需要從各個方面來防范,社會、學校、老師、家長都有責任。最重要的是:千萬別放過那些霸凌者。
有人說,學校里的霸凌只是社會上叢林法則的預演而已。然而我們的社會并非叢林,一切都應有法律為底線。